浅谈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
2015-01-08王欣
王欣
【摘要】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会绽放魅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文介绍了把英语融入生活的几种做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堂 生活化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09-02
语言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发展于生活,任何脱离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中国的英语教育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可是真的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当前中国的初中英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中考的压力让老师们无法丢开书本,没有应用英语的环境,让学生以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最初的学习热情会被浇灭,学习的动力会被磨光,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应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让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让英语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记得曾有学者说过:“新课改不仅改的是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的上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英语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英语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即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智慧、思维、认知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应采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回归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其中的英语内容只不过是在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这些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二、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英语走进生活
仅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而,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它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用语更是孩子们的专利,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交流一些这样的日常网络用语,如:IC= I see, U=you等等,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語就在我们身边。再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Module 5 Western music Unit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一课,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西方古典音乐其实并不多,作为地主的我们可以借助2005年南宁民歌艺术节上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唱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来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这样即贴近生活又能很好的开展下面的活动。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表演家。英语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表演欲,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也能祈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七年级下册Module9一课,这一模块的授课内容为童话故事金凤花姑娘与三只小熊,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分好小组进行分角色扮演,全程只能用英语表达,为了“抢镜”,他们会尽量把学过的英语句子都编入台词中,这样,学生在表演中不仅明白了各个人物的名称、关系,还巩固了以前的交际用语,还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当今英语教学普遍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
三、让生活中充满英语
英语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课堂之上,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使用英语,使学到的英语能学以致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英语的乐趣,在使用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之路。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使用并灵活运用英语。例如:举行英语演讲比赛,演练英语情景剧,定时定量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并将听懂的句子写下来,这其实也是自信的一种培养方式。
总之,以新课改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抓基础的同时,本着“教学内容要活,教学方法要活,信息渠道要活”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实现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让英语走入学生的生活。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它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让我们的外语走向生活、走进学生心田,焕发无穷活力吧!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活动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波多野勤子.中学生心理学. 199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