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学语调的语用策略

2015-01-08郑伟芬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效果

郑伟芬

【摘要】教学语调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旋律,是语调的变体。教学语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音量适当、语音清晰、语调自然等方面阐述教学语调的语用策略。

【关键词】教学语言 教学语调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35-02

吴宗济先生指出:“语调指说话时频率高低变化所造成的旋律模式,也就是若干音节连读时的调型。”也就是说,语调是由音量的高低强弱、音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起伏快慢、语速的行止疾徐构成的,表示一定语气和感情的一种调式和声音旋律。多变的语调能表现出隐藏在语句后面的情态特征,使听者获得某种附加信息。

一、教学语调的艺术

所谓教学语调是语调的变体,是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音量变化和抑扬顿挫的声音旋律。教学语调主要包括音高、节奏、重音三个要素,可以为学生创造情境,提高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同时昂扬向上的教学语调还能够反映教师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所以说,教学语调虽然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唯一因素,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语调的功能

王魁京先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调的功能,即语气、语义和社会文化背景。教学语调除具有语调的一般功能外, 还有自己教学上的功能:

(一)增强教学语言的表达力。语调的变化反映出的是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变化。多变的语调能表现出隐藏在语句后面的情态特征,使听者获得某种附加信息。教材以文字形式承载的情感态度等,教师主要通过语调这一独特的声音运动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它所表现的意义有很大的差别,这早已经被语言学家所证实,也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调已经成为一个直接的教育手段,它丰富了教学语言的内涵,能充分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增强教学语言的表达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人们说出来的话,不单是只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的。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总结如下公式:语言表达的影响力=7%的文字+38%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个公式表明语调的影响力是言词本身影响力的5倍。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引起和维持注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便是其中因素之一。教师讲课时声音高低、轻重、快慢的变化,无疑成了引起和维持学生注意的重要因素。而优美和谐的语调总是给人以美的感受从而被深深吸引。正如古人所讲:“唱曲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款则其中神理自出。如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所以说,语调能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可以快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因为只有真诚、充满爱的心灵,才会拥有充满真诚与爱的语调。当学生敏感的心灵自然地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爱时,师生的心灵就在浓浓的爱中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一个说话优美动人的教师总是能得到学生的喜欢。语调可以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教学语调的语用策略

(一)音量适当。教师在课堂上音量适当,既能体现长者的宽厚与慈爱,又有同辈人的平等意识。在“平等”、“尊重”的心态下,学生思维开阔,,恩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我们提出音量适当,不仅指音量“气”的高低,而且指音势的强弱。它不等于音小势弱的“念经”、“病吟”式表述。如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课堂语调,音量不高,声音较低但气势很强,声声字字激人思维,字字声声,力沉千钧。听他上课,声音并不宏亮,情绪很少激昂,但句句声声无不让人荡气回肠。当然,在课堂教学中,音量大小也不能单一固定不变。

(二)语音清晰。特级教师徐振维说:“我上课追求清晰”,“清晰的语言养成学生清晰的思维”。课堂教学语音清晰首先要求讲授内容要精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 就远该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多十倍,多廿倍,以便能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这就如苏轼所言“以约驭博,厚积薄发”。其次是讲授语言要高度提炼,每一位教师,都应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该经常把自己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三)语调自然。亲切自然的语调,能给人一种悦耳、轻松的愉悦感,能涣起学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积极有效地进行思维。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学生机智之闪烁,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教师和学生双方高度的互动和配合。

自然的语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速快慢结合。教师口头语言应流利畅达,讲话如行云流水。但流畅不等于语速过快。话说得上气不接下气,使听者来不及接收,更来不及思考,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交替变换语速:易懂的地方快一点,提问或讲述难点、重点时慢一点。表达紧张情绪时快一点,表达宁静感情时慢一点。表现兴奋、震怒、急切、危险的情景,應用较快的速度;表现沮丧、悲哀、忧虑、思考,宜用较慢的速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根据表达的需要调节速度,做到有快有慢,快慢交替。

2.用停顿强调重点。快速而没有停顿的讲述,学生只有听的功夫,没有理解思考的时间,容易疲劳也不利于接收。巧妙地运用停顿,能保证把教学内容表达清楚,使学生加深印象。比如句子之间的停顿,段落之间的停顿,高潮过后的停顿,是给学生领会和回味的时间;提问后的停顿,讲解重点、难点过后的停顿,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课堂结束语之前教师稍作停顿,然后再轻声地重复强调一遍,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3.用重音进行强调。我们知道,重音存在的单位是语句,一句话中语句意思体现最为清楚的词和词语就是这句话的重音。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重音也不等于重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说的话语中的词或词组并不处于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地位,有的内容重要些,有的次要些。对那些重要的、主要的内容,在表达时要着重强调一下。一边突出地、明晰地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思想感情。

重音较常见的是与语气、节奏等相辅相成。用声音高低、强弱的转换和变化来强调重音;用声音的长短、急缓、停连等变化来强调重音;通过声音的虚实变化来强调重音。重音的强调方法是相互交融的,也必须和停连、语气等相互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有机得融合在一起,才能传达出正确的“意味”。

4.控制好节奏。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教学语调控制好节奏是指根据知识讲授和情感抒发的需要,教师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体现出来的快与慢、轻与重、抑与扬、虚与实等种种回旋交替的声音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弹好节奏之弦,配合思想感情、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有急有缓,有断有连, 有张有弛。

一般来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的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音量,放缓速度;在进行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讲解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惫状态时,及时变换语音语调,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活跃到课堂中来。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激越的节奏使人振奋,沉重的节奏使人压抑,欢快的节奏使人欢乐。

于漪老师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场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最主要的是用自己的‘心去教,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把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倾注到学生身上,就有巨大的驱动力”。教学语调不只是抑扬顿挫的声音旋律,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教师能主動注意到教学语调的教育作用,在运用一些直观手段分析语调的同时,勤加练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具有很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魏钧.教学语调“抑扬顿挫”的技术分析[J].现代技术教育,2010,(5).

[2]胡宏源.浅谈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

[3]宋楚主.教学语调要有韵味[J].江西教育,2007/1B.

[4]李庆春. 高校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之探微[J].琼州学院学报,2010,(6).

[5] 陆永新.轻 清 亲 ——课堂教学语调初探[J].普教研究,1994(1).

[6] 李庆春.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03).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初探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