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112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01-08赵晓娟尹寿祥皖南医学院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药事科安徽马鞍山2430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抗菌我院药品

赵晓娟 ,姜 鹏,尹寿祥(皖南医学院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药事科,安徽 马鞍山 243000)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自2011 年原卫生部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来,该项工作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国ADR报告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患者个体差异、性别、年龄、遗传、给药方法及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给药剂量、浓度等均为引发ADR 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皖南医学院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上报的1 112 例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了解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分析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4 年我院收集并上报的ADR 报告1 112 份。

1.2 方法

对我院2014 年的1 112 份ADR 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发生ADR 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与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ADR 监测中心评价标准进行ADR 程度分级及因果关系评价。

2 结果

2.1 ADR 与患者的基本信息

我院2014 年1 112 例ADR 中,男性615 例,占55.31%;女性497,占44.69%,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24∶1,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方面,老年患者(>60 岁)所占比例达51.35%。所有患者中,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16 例,有吸烟史者49 例,有饮酒史者30 例,有肝病史者3 例,有肾病史者5 例,有血吸虫病史及其他病史者4 例。发生ADR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例)Tab 1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gender and age in ADR cases(cases)

2.2 ADR 的级别

2014 年1 112 例ADR 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 共有309例,占27.79%。44 例严重的ADR 报告中,43 例均为使用抗肿瘤药出现的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迟发性腹泻等。ADR 的级别见表2。

表2 ADR 的级别(例)Tab 2 ADR levels(cases)

2.3 引发ADR 的药品剂型及给药途径

2014 年1 112 例ADR 报告中,引发ADR 的药品剂型(以怀疑药品统计)以注射剂为主,共851 例。其中注射用无菌或灭菌粉末21 例、注射液830 例(有注射剂口服给药病例),占76.53%;其次是片剂184 例,滴眼剂27 例,胶囊22 例,口服溶液、混悬剂18 例,颗粒剂7 例,软膏2 例,洗剂1 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803 例;占72.21%。引发ADR 的给药途径见表3。

表3 引发ADR 的给药途径Tab 3 Distribution of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 ADR cases

2.4 引发ADR 的药品种类

2014 年1 112 例ADR 所涉及的药品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 所占比例最高,占25.63%;其次为抗肿瘤药,占13.94%。涉及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见表4。

表4 引发ADR 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Tab 4 Categories of ADR-inducing drugs and the constitution ratio

2.5 ADR 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与临床表现

2014 年1 112 例病例中,ADR 累及最多的器官和(或)系统是皮肤及其附件,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用药部位疼痛等;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部分患者表现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ADR 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与临床表现见表5。

表5 ADR 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与临床表现Tab 5 ADR-involved gans and (or)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6 ADR 因果关系判断

根据CFDA ADR 监测中心的评价原则进行评价,2014 年的1 112 例ADR 报告中,评价为“很可能”的有839 例,占75.45%,其余均为“可能”。

2.7 ADR 转归情况

2014 年的1 112 例ADR 报告,经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后,痊愈者782 例,好转者330 例,无加重现象发生。

2.8 上报ADR 报告人员分类

2014 年1 112 例报告的上报人员中,药师有37 例,医师有405 例,护士有670 例。

3 讨论

3.1 发生ADR 患者的年龄及其他基本信息

经统计表明,2014 年我院发生ADR 的患者中,男性较多,与目前国内文献报道略有差异,下一步将继续进行监测[2]。年龄>60 岁者占51.35%。这不仅与老年人各项生理、心理机能逐渐衰退,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有关,也与多种疾病联合用药时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有关。此外,有些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不按医嘱用药、盲目换药或更换剂量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目前儿童静脉用药者较多,不仅包括抗菌药物,而且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亦明显增加,导致ADR有增多的趋势,可能与用药方法的选择有关[3]。下一步工作中,应加强对老年及儿童患者的用药宣教。

在患者基本信息中,药物过敏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一般可详细填报,但其家族史,肝、肾病史等收集较少。除信息数量较少外,也有填写专业性要求较强、收集难度较大等原因[4]。而这类信息,尤其是某些遗传缺陷的个人史和家族史对于药物的合理选用及ADR 的发生非常重要,在选药及填写报告时均需克服困难,详细询问。

3.2 药品分类及变化趋势

2014 年发生ADR 的药品中,抗菌药物位列第1 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对于降低由其引发的ADR 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抗菌药物滥用中,以氟喹诺酮类及头孢类较为明显[5-6]。近年来,国家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越来越重视,连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相比之下,抗肿瘤药、心血管系统药所占比例亦较高,严重ADR 更以抗肿瘤药引发为主,可能与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有关。对于这两类药,应加强合理选择,必要时可考虑针对ADR 预防性用药或开展一些新的检查项目预测或避免ADR。使用抗肿瘤药进行化疗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为普遍,可根据患者前一疗程的反应及身体状况来选择下一疗程的止吐药。如蒽环类抗肿瘤药具有迟发性心脏毒性,用药后1 ~6 个月可发生难逆性心肌病或心力衰竭[8]。在常用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药中,格拉司琼不会引起心电图变化,有心脏并发症的患者或同时使用蒽环类药时可以选用。第2 代5-HT3受体拮抗药帕洛诺司琼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明显增加,对于急性呕吐和迟发型呕吐的作用均明显优于第1 代药物[9]。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导致的迟发性腹泻、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具有相关性,其突变型较野生型患者发生这2 种严重ADR 的风险增加,可在选定化疗方案的时候综合考虑[10]。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存在多样性,应答不良易发生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死亡等缺血事件,应答过度可发生胃肠道出血、卒中和死亡等出血事件。其中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尤其是肝药酶CYP2C19 功能缺失基因的多态性,是个体化差异的重要内在因素,此项监测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11]。

3.3 ADR 类别及表现

新的ADR 可预知性差,严重ADR 对患者和家庭可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并造成社会医疗资源的消耗[12]。2014 年,我院上报的1 112 例ADR 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 占27.79%,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成熟的ADR监测系统中,新的、严重的ADR 报告比例应达到30%以上。临床上部分新的、严重的ADR 存在漏报现象。一方面与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较大,无法及时判断ADR 的类别并上报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因为部分发生ADR 的病例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出现刻意漏报。

ADR 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表现为主,二者合计占69.42%。考虑与此类表现发生频率高、临床症状体征易于观察、与原患疾病容易辨别有关。但是目前认为在药物上市后的监测中,新的、严重的ADR 具有更重要意义[13]。而此类ADR 通常出现在心血管、内分泌、血液、肌肉骨骼等一些监测难度较大的器官或系统中。因此,下一步的ADR 监测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报告数量的变化,更要关注新的、严重的ADR 以及发生在一些难于观察到的器官或系统中的ADR。

3.4 ADR 报告质量及上报人员分析

目前,我国对ADR 的上报采取自愿报告制度,医药工作者及患者均可上报,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收集ADR 的方法。我院ADR 上报人员主要为护士、医师,药师较少,无患者上报,出现ADR 之后的处理工作及后续跟踪记录较少。目前ADR监测工作中普遍存在护士的整体认知程度偏低,医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患者的诊疗中,药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专业优势[14]。同时,对ADR 的表现,尤其是一些先兆症状不够重视,而严重ADR 抢救的成功率与合格的观察和第一时间内有效的急救处理具有很大关系。此外,及时、正确处置和完整记录,也可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下一步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临床药师也应发挥实际参加临床工作的优势,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患者的ADR 监测并及时上报,在制订具体治疗方案时与医护工作者合作,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1] 刘雁,朱锦秀,余美玲,等.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 728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事,2013,27(12):1333-1336.

[2] 刘敏,徐小芳,吕嬿.我院277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师,2014,17(5):839-841.

[3] 张卫红,徐陈琴,王芳,等.武汉市儿童医院输液药品不良反应303 例分析[J].医药导报,2014,33(4):530-533.

[4] 王玲,周晶鑫,张学宁,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规整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7):407-412.

[5] 鲍学武,陈金亮.2008—2010 年我院门诊患者氟喹诺酮类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7):590-593.

[6] 江慧芳,赵心同,江佳,等. 我院310 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6):669-671.

[7] 高钧,卢守四.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6):528-530.

[8] 邢放,许健,邢蓉.我院144 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8):1586-1588.

[9] 陈露露,王亚芹,欧阳冬生.化疗止吐药物的研究进展[J].肿瘤药学,2014,4(2):107-110.

[10] 周政涛,魏清,张峰,等. UGT1A1 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伊立替康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医药导报,2014,33(8):1083-1087.

[11] 宋莹,袁晋青.CYP2C19 基因检测在氯吡格雷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4,14(4):1039-1042.

[12] 陶玲玲,高杰,金鸿宾.162 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3,32(12):1671-1673.

[13] 王文沛,邵蓉.我国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现状及障碍分析[J].中国药事,2011,25(3):227-230.

[14] 李璠,谢望时,李醉.昆明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7):41-44.

猜你喜欢

抗菌我院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什么是抗菌药物?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