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创新能力

2015-01-07刘新民段丽萍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刘新民 段丽萍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地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具有创新性特征的应用型人才。众所周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作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显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追求创新能力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今天.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1 引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方相比,在培养模式上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更加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就业竞争能力。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关键。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不仅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一线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由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业务实习过程实践、社会调查研究、课处科技活动、科研训练、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直接参加生产一线的劳动过程、毕业实习等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

2 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与培养

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科学构建层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河西学院从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出发,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层次化、多元化、特包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构建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内容上来看,实践教学可分为认知实践、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4个层次认知实践的作用是建立一种初步的感性认识.即是对本专业所需人才素质及常用实验仪器或工具的感性认识,对本专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的直观体验。基础实践对于学生理解和强化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创新实践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方法为基础的创造性,应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加深对专业所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在更高层面上加深对专业新的认知。大学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认知实践和基础实践活动,大学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活动。

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多元化就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供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提出灵活多样的实践要求,吸引所有学生主动地、有选择地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多种实践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或任务。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现有实教学环节要进一步强化.使学生得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这是多元化实践教学的基础。在其他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以参与者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参加这些实践活动,通过引导、讨论、协作,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为学生搭建的一个进行科技活动的平台,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其成为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个性化培养、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3 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着力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条件支撑。加强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工科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打下建设基础。校内教学基地既是承担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学校建成了校内大型工程训练中心、创新教育训练中心等高端实践教学设施,与此同时学校还对各教学单位的实验实训设施进行整合,实现了实验室功能的提升与实施实验室开放、共享,满足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的需要。积极拓展企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产教融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积极探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并通过学校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科教合作,全方位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了一批稳定的产学研合作的基地。基于互惠双赢的利益共同点,合作双方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真招、出实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重点加强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相关企业不仅为学生设置“顶岗实习”岗位,而且专门为学生实习安排“实习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4 结语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2006年来,学校 “教学优秀奖”, 每年评选一次;“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 每两年评选一次; “校级教学名师”, 每两年评选一次;“祁连人才”, 每三年评选一次;对在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训练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与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授予不同的榮誉称号,并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引领广大教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些影响在学生的创新训练与创新竞赛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近3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进一步研讨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让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特色及亮点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原因、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把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纲,关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桂昭明,王辉耀.区域人才蓝皮书: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2013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