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国留学生句中使用重叠词语的偏误分析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2015-01-07□李琳
□李 琳
对韩国留学生句中使用重叠词语的偏误分析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李 琳
句中词语重叠现象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留学生们在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错句,对汉语中级水平、证书等级为C的韩国留学生进行偏误分析,从语言研究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三个平面”的角度出发,找出偏误出现的主要规律,继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词语重叠 偏误 语法 语义 语用
一、引言
词类重叠现象是现代汉语中词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的一个难点。重叠分为音节上的重叠、构词的重叠和构形的重叠。具体说来,音节上的重叠主要是为了符合语言音节上的节奏韵律,它可以包括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构词的重叠主要是指由两个相同语素构成的词,例如:“猩——猩猩”。构形的重叠是指两个相同的词组合在一起,例如:“哥——哥哥”,在具体分析中我们主要从是否符合语法、语义及语用规范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阐释。
能否准确把握句中词类重叠的使用特点及使用方法,能直接体现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的高低。本论文拟就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对汉语中级水平的韩国留学生的“词类重叠现象”使用偏误进行分析,以揭示在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在词类重叠问题上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关于偏误分析理论
偏误分析也称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即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和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从而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偏误分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分支,被认为是当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犯错误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偏误分析将“避免犯错误”转到“研究错误本身”上来,给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方便的探究方法。同时,偏误分析也是汉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偏误发现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在语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研究偏误,首先要了解何为偏误。语言偏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随机出现的、没有规律性的偏误,我们可以称之为失误;另一类是能够反映学习者语言知识水平的具有规律性的偏误,我们称其为错误。
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母语的迁移干扰、语内干扰、文化干扰、交际策略、主体心理认知以及教学中引起的错误等等,本文从计算机中存储的动态语料库搜集样本,进行鉴定、描述和解释,主要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地发现错句中隐藏的规律。
三、研究方法
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一项国家汉办科研项目,收集了近些年来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的作文答卷。本文主要是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错句进行检索,以中等汉语水平证书等级为C的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得到63个句中重叠使用错误的句子。其中重复3个,有效的错句语料60个。这些偏误按类型划分,可归为两大类,如下表所示:
偏误类型 数量 所占百分比(%)1.失误 6 10 2.错误语法错误 40 66.67语义错误 5 8.33语用错误 9 15偏误总数 60 100
按词类划分,又可以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词类 数量 所占百分比(%)动词 39 65形容词 11 18.33副词 3 5名词 3 5量词 1 1.67代词 1 1.67助动词 1 1.67指量词 1 1.67偏误总数 60 100
由上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出,词类重叠现象中因为语法原因出现的错误较多,按词类来说,动词和形容词所占比重较大。
四、语料分析
按偏误的类型划分语料,可以分为失误和错误两种。对于错误类型的划分,按照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失误
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随机性、偶然性,不具备规律性的偏误,我们称之为失误。语料例句如下:
(1)以前,他一次也没[C]说说{CJcd}[BD:]“你们一定要成功”。[BC.]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动词“说说”
(2)现在社会上蔓[B曼]延{CQ着}自利自私的现象,各各{CJcd}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可是这样的现象只{CQ能}导致互相不获利{CC利益}。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代词“各各人”
(3)这篇短文说明的是,古代也好,现在也好,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份或大或小{CC大大小小}的自利自利{CJcd}{CD的}心理。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形容词“自利自利”
(4)比如说,开发可以减少{CC降低}环境污染的农药和化肥肥{CJcd}等。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名词“化肥肥”
(5)还有听已经过去的流行歌曲的时候,我[C]可以想想那时候的记忆{CC怀记[C]},好像我[C]再[B在]回到那时候一样,每首每首{CJcd}流行歌曲都有那时候的记忆{CC怀记}。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指量词“每首每首”
(6)但听听{CJcd}我朋友说,我想应该解决代沟问题。国籍:韩国证书级别:C——动词“听听”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语料不够丰富,在这几例语料中判断到底是失误还是错误证据还不够充分,例句(2)我们既可以说是失误,也可以说是因为对不能重叠的形容词进行重叠而产生的语法错误,所以有时候需要结合语篇进行分析或者寻找更庞大的语料库来印证。在本文中,从词类重叠的角度看,并结合原始语料,笔者倾向于把它们都归入“失误”一类。
(二)错误
对于词类重叠的现象,我们将通过学术界目前提出的关于语言研究的“三个平面”(即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1.语法错误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制约着句子组合的合法性。词类能否重叠在语法研究上也是一个区分词类的重要手段。
现代汉语中词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词语重叠现象主要是出现在实词之中,而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区别词、副词、拟声词和叹词等,但不是所有实词都能重叠。虚词中有重叠情况的只有助动词“等等”。分辨是否属于语法错误,就需要了解各词类的语法特点、重叠形式以及与其他词之间的搭配情况。
1)动词
动词的语法特点之一是“动作动词多数能够重叠”。动词的重叠形式在全部词类重叠现象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有以下几种:1.AA式。这是一部分单音词动词的重叠方式。例如:看——看看;洗——洗洗。2.ABAB式。这是一部分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例如:收拾——收拾收拾;讨论——讨论讨论。3.AAB式。这是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可以采用的重叠方式。例如:看书——看看书;散步——散散步。4.AABB式。这类动词的重叠方式不太普遍,主要是当A与B都表示单音节的动词时,例如:蹦蹦跳跳。此外还有“V一V”“V了V”等形式。
对于动词重叠形式的用法,例句如下:
(7)以前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的时候,才去旅游{CC游行},但是,去年秋天,我一个人去过山海关,那时,我在火车里,跟很多中国人一起聊[Pliáo]聊[Pliáo]{CJcd}天,一起吃中国菜,看了外边的风景,真有意思[L]{CD的}。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中单说“一起聊聊天”并没有错,表示一种时量短的动作行为。但是放在句子中,与下文所说“一起吃中国菜”相并列,就不合句法结构了,正确的修改方式为“……一起聊天,一起吃中国菜……”。
(8)我不能豪迈{CC2豪言状迈}地{CC的}说马上会改变,在科学问题上再多点研究研究{CJcd}想出{CC发明}更好的主[B注]意的话,在大海的波涛声和小河的流水声的环境中我们的生活{CJ-zy会}变得{CC的}更美好。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9)啊,我差点忘了,恭喜恭喜{CJcd}爸妈!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两句话中“再多点研究研究”与“恭喜恭喜爸妈”这两种说法都不合语法,应该改为“再多点研究”“恭喜爸妈”。
(10)所以,我尽量每个周末回家跟你们一起吃饭,一起散散步步{CJcd},聊聊天天{CJcd}。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中的错误是把不能重叠的动宾式双音词进行AABB式重叠,现代汉语中没有“散散步步”“聊聊天天”这种动词重叠形式,应该改为“散散步”“聊聊天”。
(11)大家听一听{CJcd}一首[B道]《童话》吧!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听一听”也属于动词的一种重叠形式,其后不能再接数量词短语,这句话不符合语法规范可以改为“大家听一听这首《童话》吧!”或者“大家听一首《童话》吧!”
(12)绿色食品使人们很引人注目{CJZR}。{CP对健康方面来说,不应该用化肥和农药,[BC。]虽然农作物的产量会降低,[BC。]但想{CJcd}人们的健康。 国籍:韩国证书级别:C
这是述宾短语之间的语义搭配不当。“想人们的健康”这种说法不成立。
2)形容词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AA式。这是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基本式为AA、AA的和AA儿,例如:“早早”“高高的”“慢慢儿”等。2.ABB式。例如“绿油油”“金灿灿”等。3.AABB式。这是双音节形容词的主要重叠方式,包括AABB、AABB(的)、AABB(儿),例如:“辛辛苦苦”“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等。4.ABAB式。例如“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等。5.A里AB式。这类重叠式一般是带有贬义的形容词,例如:“小气——小里小气”“糊涂——糊里糊涂”等。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提到:“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研究这些韩国留学生的错句语料,其中主要的出错原因就是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AABB式的性状形容词。例如:
(13)母亲整天照顾我、弟弟和三个姐姐,[BC。]很辛辛苦苦{CJcd}地做家务。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4)为了让我们上好大学,爸爸不分{CC不管}白昼[F晝]黑夜{CC深夜}赚钱[BQ。]妈妈为了维持{CJ+dy我}家人的健康和方便的生活,每天很辛辛苦苦{CJcd}{CQ地}做家务。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5)现[C]在的[C]变化对他们来说,很[C]高高兴兴{CJcd }的[C]。P}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二是把不可重叠的形容词进行重叠。例如:
(16)每次,看到妈妈为了我们准备{CJ+buy好}{CJ-by什么}时,{CJ-zhuy我}实在{CJ-sy感到}惭[C]愧惭[C]愧{CJcd}。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17)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奔跑,[BC、]什么事也按时间跑,连吃饭也在车上忙忙{CJcd}地吃。 国籍:韩国证书级别:C
(18)因为大家都知道,现代人们追跑时间{CJ?},忙忙{CJcd}地奔跑,早晨必须得早起床,晚上必须得{CC地}晚睡,{CJ-zhuy这}让人们很疲劳。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三是形容词与其修饰的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不成立。例如:
(19)例如说,即使{CC虽然}同辈{CC2同年辈}之间,如果没有关心,也不会有深深{CJcd}的对话。 国籍:韩国证书级别:C
四是单音节形容词与其重叠形式在搭配相同名词时用法不同。例如:
(20)问题是在生活当中两代之间产生{CC发生}的小小{CJcd}问题引起{CC引致}更严重的后果{CC情况}。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21)有一个矛[C]盾是为了健康不用农药和化肥引起农作物产量的大{CJcd}降低,影响世界上还[C]处在挨[C]饿[L]{CJ-zxy状态}的国家。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3)名词
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法论著中,描述名词的语法特点时多持“名词一般不能重叠”的观点。但是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名词的重叠形式,一是体现在亲属称呼上,并且是对尊辈和平辈的范围,例如:“妈——妈妈”,“爸——爸爸”,而不会说“女儿——女女”“侄子——侄侄”等。二是用在某些双音节名词的重叠中,例如:“盆盆罐罐”“山山水水”“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花花草草”“子子孙孙”等,这类重叠主要是表示繁多的意思。三是AAB形式的名词重叠,例如:“毛毛雨”“跷跷板”“悄悄话”等。四是ABB式,例如:“山沟沟”“洋娃娃”等。另外就是语素上的重叠,也是满足音节节奏上的重叠,例如:“猩猩”“饽饽”“宝宝”。邵敬敏认为:“‘爸爸’‘妈妈’这类重叠往往只是为了满足音节上的需要,并没有产生附加的语法意义。”而像“妹妹”这一类的词又有所区别:
(22)她视{CC以}我为她的亲妹{CJcd},对待我的时候,很热情。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说道“‘妹妹’只等于说‘妹’,所以是双音词”。多数语法著作中认为“妹”只表示一个语素,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在这个句子中,“亲妹”应该改为“亲妹妹”。
4)副词
副词在句中一般是作状语,收集到的语料中因副词重叠而导致的语法错误比较少,并且主要原因是把不能重叠的副词进行了重叠。例如:
(23)时代自自然然{CJcd}改变,而且新观念的主人就是年轻一代,{CQ在}这种情况下,两代之间的冲突,{CJ+zy历史以来}经常发生。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24)只要这[F這]个[F個]浅易的道理深入每个[F個]人的心里[F裏]的话[F話],自自然然{CJcd}“代沟[F溝]”的问[F問]题就会[F會]得到解决了。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5)助动词“等”
根据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所说:“‘等’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列举未尽,例如:‘我国有北京、上海等四个直辖市。’第二,表示对以上所列举的总计,例如:‘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个直辖市。’‘等等’只表示列举未尽,不能用在专有名词之后,而且后面也不能再有名词,例如:‘今年校运会的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射击、体操等等。’如果表示还有许多没有列举,可以重复使用,例如:‘我们买了不少水果,西瓜、苹果、葡萄等等。’”
(25)因此,我最近上课时,经常遇到很多困难,再说我觉得要{CC以}学习高级水平的教材,还{CC1还是}需要了解中国历史、经济、政治等等{CJcd}方面。 国籍:韩国证书级别:C
该句中关于词类重叠的错误,正确的修改方式是把“等等”改为“等”。
每一种重叠方式都有其在某个特定场合下的使用惯例,这一方面是语法学上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人们心理使用习惯的制约。
2.语义错误
语义错误主要是指在语法结构上成立,但是不符合句子本义的错误。也包括语义程度的不同等。例如:
(26)她为了让弟{CJcd}妹{CJcd}好好读书{CC学},自己却上职业高中了。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中出现的语义错误主要是在名词的重叠上。“弟妹”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两个:①弟弟和妹妹;②弟弟的妻子。因此该词用在句中会出现语义上的不明确。正确的修改方式就是把“弟妹”改为“弟弟妹妹”。
(27)长辈看晚辈的时候想{CJcd}自己的子女,晚辈看长辈的时候应该想{CJcd}自己的父母。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出现的语义错误体现在动词“想”上。“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怀念,想念”的意思,并且把这个义项放在句中也没有语法错误,但是就本句的整体意思来看,“想”应该改为“想想”,指的是“考虑考虑”,有“思索”的含义在里面。
(28)根据文章所提的丈夫,我认为他是{CJcd清清白白}的。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是语义程度上的区别,“清清白白”比“清白”的程度要更深。结合原始语料来看,这里应该把“清清白白”改为“清白”。
3.语用错误
语用错误指通常所说的语言使用是否得体,受说话人、听话人及语言环境的制约。语用错误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上成立,语义上没有差别。研究是否属于语用错误有时候还需要通观语篇,从上下文中来判断。例如:
(29)对于安乐死问题,我有这[C]样的看法:如果在医学技[C]术上没有救[C]好的方法,而且本人希望[C]的时候,从法院或者医[B区]学协会那儿得到许可,可以[C]做做{CJcd}安乐死。 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一些动作动词重叠之后表示一种“短暂”“轻微”的含义,并且第二个音节一般读轻声,例如:“做——做做”。邢福义在《汉语语法三百问》中提到该现象时说道:“动词的重叠式(VV)在时量上表示动作的短摆,在分量上表示动作的轻化,在说话口气上表示动作的随意。”并且“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会显示出特定的语用价值。”就本句话来说,“安乐死”是一件很严肃很慎重的事情,不应该用一种表示试探性、随便性的口吻来表示,所以正确的修改方式是把“做做”改为“做”。
(30)比如,学生听听{CJcd}音乐,不学习,天天跑名星{CJ?}。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C
这句话体现出动词重叠的不得体。例如:当我们说:“我平时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时,那就没有问题,因为“听听音乐”表示一种随心的褒义的喜好,而在这个句子中,从整体来看,情感上明显是一种不赞成的态度,所以应该把“听听音乐”改为“听音乐”,与前者相比表示一种客观性的描述。
五、结语
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对汉语中等水平的韩国留学生“重叠”使用错误的情况进行了偏误分析,在对材料出错类型划分时还要注意区分其出现的具体环境。本文也试图用最客观的原始材料来进行分析,发现失误主要是在语法问题上,并且通过对词类的统计,发现动词、形容词类的错误占较大比重。因此在对韩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应该对这些方面有所侧重,并对产生这些错误的来源进行探究,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馈。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邵敬敏.汉语语法趣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0]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11]李宇明.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ABAB式重叠[J].汉语学习,1996,(4).
[12]李宇明.汉语复叠类型综述[J].汉语学报,2000,(1).
[13]钱多,王岩岩.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6,(8).
[14]刘枫.基于HSK作文动态语料库的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4).
[15]季青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容词重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王金凤.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形容词重叠式偏误研究及教学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杨博然.基于HSK动态语料库词语重叠偏误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8]张灿.韩国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习得的偏误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胡敏.留学生习得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偏误研究及改进对策[D].江西: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0]张超.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病类偏误分析及对部分真题的应试指导[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1]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http://202.112.195. 192:8060/hsk/ogin.asp
(李琳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