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堤柳胜色江南

2015-01-07本刊编辑部

旅游 2015年9期
关键词:昆明湖苏堤颐和园

西堤柳胜色江南

杭州西湖的苏堤天下闻名。就知名度来说,乾隆在颐和园昆明湖克隆出来的西堤要差了很多,人人都知颐和园,但未必人人都知颐和园的西堤,游过颐和园西堤的人就更少些。但这只能说是克隆版西堤锁在深宫人未识,颐和园作为过去皇家的行宫别苑,面积太大,可逛的地方太多,一日游颐和园,有几人顾得上走偏远、边角的西堤呢?别说初来颐和园的人,就是常来颐和园的人,都觉得游西堤舍万寿山是捡芝麻丢西瓜,把杭州西湖的西堤原版搬到昆明湖来,其遭遇未必就比这个克隆版西堤好。只有逛够了颐和园前山后山上外加十七孔桥南湖岛的人才视昆明湖西堤为“至宝”吧?而一旦走上克隆版西堤,这才发现,若平生未游这西堤会是多么大的缺憾。

1 颐和园夕照。2 风戏荷田。3 后河胜景。4湖中仙岛。

胜过苏堤的昆明湖西堤景观带

游过一次昆明湖的西堤,总觉得这克隆西堤比正版杭州西堤好,而且好上多少倍。

可能是赶上了好季节,而且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天通透的蓝,蓝得爽净,映衬得白云也如漂洗过的一样清爽飒亮。湖就在眼前,一架罗锅桥横卧在入湖口,罗锅桥的拱券洞与倒影合成巨型圆月,南湖岛、万寿山都缩得小小的,刻在圆月内澄明的天水间。眼前的圆月是一轮迷人的水月。看着这样的风景,心不能不激动。此时,还没有到西堤,这是在南如意门内,刚刚下了船。

船是从长河上驶来的。长河也叫玉河,也叫太后河、慈禧河,曾经是皇家从紫禁城到颐和园的专有河道,如今用不了一个小时的船程(从紫竹院紫御湾到颐和园的绣漪桥仅半个小时),过去至少得走一天一宿。那时没有电动设备,只有桨橹和纤夫,速度慢,皇帝皇太后还要在行宫歇脚。

走西堤要么从北如意门始,由北向南走,要么从南如意门始,从南向北走,时间最好安排一天,不想一天最少也不要少于半天了。不要安排其他的游览,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收获肯定会大。一者,是这条游览线比较长,时间安排短了逛不过来,匆匆忙忙,走马观花。二者,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这条游览线在颐和园中显得很另类,它确确实实很江南,朴素淡雅,而且能逛出胜西湖的味道来。

从东南角的如意门说起吧。那里除了那座园内最高的石拱桥绣漪桥、小如意门和围墙,就没有什么人工建筑了,芦苇和蒲棒草十分高茂,成片成丛,显出十足的野性,昆明湖由此显得很天然,而且只有从这里向万寿山望,你才知昆明湖究竟有多大。站在万寿山说颐和园四分之三是水面,你是很难相信的,在这里向万寿山望,你才知此言不虚。在万寿山上看到的十七孔桥,仿佛就是昆明湖的边际了,而这里望十七孔桥,偌大偌长的十七孔桥只是远水中窄窄短短的半条小“篦”,从南如意门到南湖岛的水面似比南湖岛到万寿山山脚下的水面还有宏阔辽远。野性的天然感觉的昆明湖让人兴奋,高苇和蒲草是随意可以和岸柳组合的景框,框出的每一道风景都让人心旷神怡。

玉河在南昆明湖外向西流了,湖与河之间是林带、草坪。向西望,西堤上的柳桥在绿岛和绿林丛中赫然夺目,隔堤是玉泉山。这幅画面又使眼睛一亮。主体的风景仍是天然的,人造的秀桥嵌在天然山水中,为天然山水增色添彩,画面丰富了很多,而走上西堤,新的震惊正等待着你,玉泉山赤裸在眼前了。玉泉山与西堤之间,究竟是河还是湖?水面不能说不宽阔,却凸起一座绿岛似的,浓荫绿裹中似有建筑半掩半露,而岛由荷田围脚,荷田里荷花正开,团团点点地嫣红紫艳。西堤侧是高苇苇田,苇田旁,也是荷田,相隔着被风吹起涟漪的水面,如秀带由南向北曲折蜿蜒,这是条有高有低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敞有幽的风景带,在通透的天空下,层次分明,意蕴悠然。谁都会喜欢这样的景色,它美,美得没有边界。再向昆明湖上望,凤凰墩、南湖岛、十七孔桥诸昆明湖名胜已然变换,有了新的角度和意趣,尤其万寿山胜景更现新的风姿,主角们都开始出场了,且是经了碧水长澜的浸润。

西堤让人醉心让人留恋,其因,顺堤一路走下来越走就会越明白,它是一轴连绵不绝的诗画长卷,它的大胜极胜不在自身而在周边,两侧无论是玉泉山还是万寿山都是皇家宫苑园林中的极品,它为阅读这些皇家名胜提供了一个特异的视角,依水切水,搭建观赏平台,或以开阔舒展、或以潆洄幽深的水域空间把临水的自然山林、皇家宫苑建筑群吸纳进来重新诠释,并赋予观赏者在南国水乡才有的品读情怀。在西堤看出去,南湖岛是岛,万寿山又何尝不是岛呢?我们在西堤看到的是一个水乡的皇家园林。

其实,从建筑布局、置景布局上说,这是典型的借景艺术杰作。西堤因有借不完的景而生辉。

西堤六桥

昆明湖西堤既然是杭州西湖苏堤的克隆版,当然就和苏堤一样有六桥,此六桥彼六桥是否孪生兄弟姐妹一样,凭记忆是比较不出来的,名称完全不同则是肯定的。苏堤六桥分别为映波、镇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西堤六桥从南到北则分别是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柳、练、镜之名借鉴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诗句,柳桥取的是杜甫“柳桥晴有絮”中词;练桥取的是南朝诗人谢眺“澄江如练”意;镜桥则得自于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借了名人名诗名句的雅逸之气,也确实是真实景象的写照,西堤无柳不可能有桥叫柳桥。练桥下,水澄如白练并不是浮夸。至于两水如镜的镜桥更是贴切的比喻。此外,玉带桥是依桥形桥貌取的名字,罗锅形的汉白玉石桥,桥拱既高且薄,弧线流畅,对影成月。往文了说就是一条圆圆的玉带。界湖桥在最北,昆明湖和后湖转弯的地方,一桥界出两湖,叫界湖桥很恰当。豳风桥之豳风,来自《诗经·国风》,当与后稷教稼穑事迹有关,用典艰深。这里原有一组仿江南农村的景点,乾隆建清漪园时取桥名为桑苎,重建时更园名为颐和园时改桥名为豳风,都强调的是农事,即水畔的江南农家。

六桥为西堤自身之胜。西堤筑六桥,除为仿杭州西湖苏堤仿得像,得触目回苏杭天堂之趣外,它也是兼备了实用和观赏双重功能的。作为桥,它们把昆明湖和东湖西水连通起来。堤西之水来自玉泉山,玉泉山山泉水源源不绝由桥下流入昆明湖,使昆明湖日日年年都是一座活水湖,水质千古不腐。六桥还丰富了堤貌,使它不只是孤直或弯折曲拐蜿蜒伸展的一条大土埂,还因桥有了高低起伏。六桥又是刻意追求不同风格不同形貌的桥,西堤的整体视觉形象因对桥在美学上的刻意追求而格外迷人。六桥,有两桥没有桥亭,有桥亭的四座桥各是各的不同。柳桥桥亭,歇山重檐箍头脊;练桥桥亭,重檐四角攒尖顶;镜桥,八角重檐攒尖顶,桥亭亭柱也是八根八角;而豳风桥的桥亭则是长方形的屋亭。一路走下来,逢桥歇脚,逢桥观景,一桥一神貌,心潮逐桥高。

1 凭桥远眺。2 借景生辉。3 绣漪成月。4船泊两界。5水畔举秀。6练桥夏韵。7景明傲水。

西堤上还有一组建筑,在柳桥之北,练桥之南,是乾隆年间按元代赵孟頫所绘的《荷亭纳凉图》建造的楼阁,楼名则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叫景明楼。这是一排三座楼组成的楼群,形制颇给西堤增色,建筑结构繁复,东西两座二层古楼,还算规整,上下有廊而已,挂有景明楼匾额的那座正楼,下层四面出厦,每厦一绿剪边琉璃瓦顶,纵看横看都檐檐相错相叠,气势不俗。这是前后临水之楼,登楼可饱览四周湖光山色。只可惜,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在所见的楼是1992年在原址上复建的。是用料太过现代了,水泥柱代替了木柱的缘故?还是漆艺不佳所致?不过20多年光景,几乎所有红柱都漆皮剥落,斑斑驳驳。三座楼四周建有矮墙,围出庭院,墙砖颜色不一,旧有新补一目了然,砖砖雕饰着花纹。它在西堤上像是一曲旋律的休止符,不走到北墙矮阶处会以为西堤到此终结,穿过庭院才知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堤上除了桥、楼这些古建,自身最值得品读的就是桃、柳了。西堤的桃树,都是200年以上的桃树吧?干粗得若碗口,那碗都不是小碗,而柳干就不是若碗粗而是若桶粗若缸粗了,有的柳树直径看上去得有1米有余,几经坏死又滋芽新生,旁侧里长出新干新叶来,把留有的老干映衬得格外沧桑。这里有一个保存的年代最久,年头最长的古柳群,再老的人走在古柳旁都会觉得自己是年轻的。由这些古柳,不由得想起乘船来颐和园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导游指着长河岸边的一座小庙说,那里曾经住的不是和尚而是一个尼姑。乾隆爱下江南,是因江南美女多,一次,他从江南带回了一个却不敢让她入宫,一是满汉不通婚,二是怕宫内三宫六院三千佳丽因嫉妒而把她整死,那么多吃醋的女人整死一个水乡靓姐太容易了,就把她安置在距清漪园不远的玉河岸边的小庙里。谁知没过多久,这位南国小佳丽还是死了,乾隆伤痛欲绝,就亲手遍插柳树表达对她的思念,因那小佳丽的名字就叫柳叶。

西堤古柳肯定是乾隆时代的柳,是不是乾隆亲手栽的就难说了。

杭州苏堤春天的景色最好,西堤春景肯定也不错,古桃开出的花,古柳结出的叶芽,会格外的娇艳鲜嫩吧?

猜你喜欢

昆明湖苏堤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
昆明湖: 京城的生命之水
颐和园中的『园林博物馆』
苏堤和白堤(短篇小说)
巧用比喻 选用动词
颐和园
苏堤清明即事
北京发布
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