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测度及发展对策分析
2015-01-06贾慧捷何青松
贾慧捷+何青松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城镇化与工业化起源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本质,进而选取适当的量化指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不同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间的关系进行测度研究,并根据测度研究的结果对我国各省份或城市进行分组,分别对各组及特殊省份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互动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化 关系测度 发展战略
城镇化的概念与测度指标的选取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源自英文单词“Urbanization”,一般翻译为“城市化”或“城镇化”。将其译为“城市化”的学者认为:小城镇作为城市的初级形态,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性,“城镇化”不能涵盖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又可细分为一般的城市和大城市,不宜简单地译为“城市化”,而应译为范围较大的“城镇化”。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镇的规模一般很大,差不多相当于甚至大于外国的小城市,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而且还要向大量的城镇聚集,选择“城镇化”一词更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状况,因此下文中将采用“城镇化”。学者们对城镇化概念的表述众说纷纭,但究其本质,城镇化的核心其实是人口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衡量指标的选取
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就是对城镇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时期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姜爱林,2012)。由于城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测算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指标法或称主要指标法;另一种是多项指标法、复合指标法或称综合指标法,是单一指标的复合。具体单一指标见表1。
基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并且综合上述结论:城镇化的核心其实是人口的城镇化,下文将选取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比重指标法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工业化的概念与测度指标的选取
(一)工业化的概念
一般来说,工业化反映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转换过程,即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换,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工业化的实质变化包括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向工业倾斜和集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而居主导地位。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有增加的趋势,并且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在增加,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于高级化(谭崇台,1989)。
(二)工业化衡量指标的选取
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也有许多,比如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但将其与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分析时会发现,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率,得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结论过于武断。必须认清工业化的本质并不是只发展工业或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而是以工业为代表的,向其他领域不断推进和渗透的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仅用工业增加值比重还不能反映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度化(张培刚,1999),它只是一个局部指标,不能概括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鉴于“霍夫曼定理”中所提出的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分类标准与我国轻重工业的划分类似,有的学者用轻重工业比重近似代替霍夫曼系数,来衡量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比如王建国教授(2009)对中部地区2000—2010年的工业化水平进行研究,得出其霍夫曼系数大致范围介于0.3—0.5区间,均小于参考值1,表明这一时期中部地区重工业比较高,但如果据此判断中部地区工业化处于第四阶段,显然有失偏颇,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霍夫曼系数不适合衡量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为了打破对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孤立研究, 将其放入一个系统中,结合我国城镇化的一般表现形式和量化特征: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比重日益下降而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人员的就业比重逐渐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下文将采用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非农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等指标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水平进行衡量。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分析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一般逻辑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一般逻辑就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根据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朱妍,2010),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经济规律所驱使,导致人口与资本不断向城市聚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城镇化又以其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的本质特性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测度
1.量化测度法。量化测度法是指根据相关数据,通过绘制图表或者运用公式等计算相关系数,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程度。量化测度法又包括国际标准值法和钱纳里标准法等。
国际标准值法(孔凡文等,2006)。用字母I表示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用字母U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字母N表示非农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理论界通常用IU比和NU比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当IU比大致等于0.5,NU比大致等于1.2时,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比较协调。当IU比<0.5,NU比<1.2时,表明非农从业人员,以及相当数量的农业从业人员都集中于城市,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相反,当IU比>0.5,NU比>1.2时,表明大量的非农从业人员滞留于农村,没有向城镇转移,因此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钱纳里标准法。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数据的研究,得出了钱纳里标准。他提出人均GDP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人均GDP越高,则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也越高。endprint
2.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和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这两个指标都基本上保持一个稳定值(景普秋等,2003)。
不同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差异性分析及发展策略
(一)理论分析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差别较大,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也不相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同步,不同地区在资源状况、发展环境、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道路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保护资源环境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政府直接投资提供的公共服务、产业引导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同时受中央政策导向的影响,有一些地区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另外一些地区则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所以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同,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协调机制存在着差别。
(二)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国际标准值法对我国1994年—2011年各省份的IU、NU比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各城市历年IU、NU比与国际标准值法中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运用origin软件,我们得出如图1坐标轴图形(横轴为IU比,纵轴为NU比,原点代表标准值)。
由图1可见:北京的IU比<0.5,NU比<1.2,表明非农从业人员,以及相当数量的农业从业人员都集中于城市,即城市病,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并且IU比逐年下降,由1994年的58.4%下降到2011年的28.1%,年均下降1.68个百分点,工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急剧下降,这与我国工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政策相协调,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将越来越多。NU比基本呈下降态势,但是下降幅度不大,说明在北京高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速度不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除了北京之外,其他省份的坐标点都位于第四象限,即IU比>0.5,NU比<1.2,说明相对于城镇化发展速度,我国大部分地区工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偏高,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速度相对缓慢。这也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一致:在该阶段,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第三产业并不发达,而只有第三产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就业机会,所以劳动力非农化的进程缓慢。虽然大部分省份的坐标点都位于第四象限,但是它们处于第四象限的不同位置,有些省份的坐标点距离原点较近,有些则较远。
1.区域分布状况。1线周围分布的城市有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2线周围分布的城市有山西、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青海和宁夏;3线周围分布的城市有河北、河南、浙江、安徽、福建、四川、重庆、云南、甘肃和西藏。除北京外,上海、海南和贵州也不在三条线的辐射范围内。下面先对这三个城市(省份)进行分析。
2.特例分析。上海的IU比趋近于0.5,表明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的比重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NU比趋近于1略小于1.2,说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速度略微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速度。总的来说,上海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比较协调。这与中央政府的战略定位,以浦东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使其城市功能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密不可分。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发展,服务经济飞速发展(高健飞等,2012),将会快速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步伐,使上海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更加协调。海南省的IU比从1994年的0.472下降到2010年的0.554,2011年又下降到0.392,近几年基本在0.5上下徘徊,但NU比从1994年的1.157下降到2010年的0.754,2011年又增长到0.975,与标准值1.2的差距越来越大。海南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劳动力也逐年增长。但是海南的经济基础水平受到地理条件限制,没有交通、原料、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加之热带风光的环境保护要求,工业主导发展不能大面积展开,工业劳动力的绝对值仍然较低;高新技术薄弱,对人才的吸引与聚集能力低,加上海南建省之前经济主要是农业和渔业,农业人口仍然占很大比重。城镇化的第一动力是第三产业,工业反而薄弱,城镇化进程已经走在工业化前面,这与其他省市以及全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情况不一样(郑宏毅,1998)。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海南的城镇化目前应采用“自下而上”模式,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开发南海资源基地,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层次,使非农产业劳动力逐步增加。贵州省的IU比一直居高不下,而NU比一直很小。说明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城镇化率较低,体现了当前贵州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欠发达、欠开发”,目前贵州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人均GDP水平处于全国挂末位置。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距太大,农村人口比重大,大城市出现结构断层(廖治宇,2013);中等城市数量不足;小城镇数量多、规模过小,使得城市间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有限。因此,最重要的是将大量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和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贵州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依靠小城镇这样一个枢纽,聚集人口,首先发展壮大中等城市,使其成为农村人口向大城市人口转移的跳板,即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其次,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互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打造工业园区,改变初级产品生产导向的经济模式,促使工业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同时,大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endprint
3.“三线”分布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1线周围分布的城市,IU比大于0.5,NU比小于1.2,但是距离原点的距离较小,说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虽然不协调,但是偏离程度较小。通过观察上述城市的城镇化率、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和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可知:这些城市工业较为发达,尤其是黑、吉、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产业发展没有形成集群效应,产业联动性不强。大部分地区表现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缺乏动力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制约了劳动力非农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这些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转变发展方式,逐渐由效率优先向协调发展过渡,保证就业工程的有效性,解决就业问题,用人口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线附近的城市包括长三角、华中、胶州半岛及其辐射地区和部分西部省份。这些地区的IU比一般介于0.5至0.8之间,城镇化率相对偏低,而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较高,但仍然存在着大量农业人口。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处于“自生状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不强,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没能带动其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有些地区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这些地区应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张协奎等,2013):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集群化发展;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劳动力就业为目标,考虑当地的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找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推进优势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3线附近的城市包括部分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这些地区城镇化率基本很低,但是IU比很大,NU比很小。一度“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使产业结构和农村人口就业的空间转移错位,导致城镇化率虚高,而实际大量人口并未完全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未能顺利转化为城镇人口。为提高现有城市的吸纳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在城市中要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城市增长点。对某一地区来讲,城镇化发展状况应理解为处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不一定有条件发展到更高级的阶段(杨金星,1994)。山区高原由于缺少大城市发展所需的地域空间或由于海拔较高,往往不易形成特大城市,城镇化战略只能走重点发展中小城镇的道路。中小城镇既是形成大城市的“后备军”,也是承启和衔接城乡发展的主要纽带。若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有限,那么就不可能大量增加城镇的数量,而只能集中资金发展某些具有优势区位的增长极。政策主导的城镇发展模式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方面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针对那些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发展较弱、资源不丰富的地区,政策主导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利于这些地区向城镇化发展。
结论
推进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城镇化应该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夯实基础,使两者互为促进,互为推动,各地区根据各自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产业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政府应该着力对各省户籍管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推出一元化户改政策。逐渐消除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收敛(许和连等,2012),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并且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股份合作制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农民对土地实物的观念逐渐淡化,那些在城市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才会主动转让土地,才能解决好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起到城镇化道路的载体和推进器的作用。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对于城镇化这类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采用单一的政策加以调控是难以奏效的(周一星,1992)。城镇的发展条件虽有不同,在发展的权利面前应该是平等的。我国“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应该并行不悖,对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城镇都积极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镇化稳妥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华龄出版社,2012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4.王建国.河南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互动机制构建研究[J].中州学刊,2009(4)
5.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
6.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7)
7.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3)
8.“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9.高健飞,孔锐.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1)
10.郑宏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廖治宇.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
12.张协奎,韩昌猛,林冠群. 广西城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3(5)
13.杨金星.对中国城镇化战略区域差异的初步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14.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2)
15.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J].管理世界,1992(6)
16.王建国.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endprint
3.“三线”分布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1线周围分布的城市,IU比大于0.5,NU比小于1.2,但是距离原点的距离较小,说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虽然不协调,但是偏离程度较小。通过观察上述城市的城镇化率、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和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可知:这些城市工业较为发达,尤其是黑、吉、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产业发展没有形成集群效应,产业联动性不强。大部分地区表现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缺乏动力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制约了劳动力非农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这些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转变发展方式,逐渐由效率优先向协调发展过渡,保证就业工程的有效性,解决就业问题,用人口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线附近的城市包括长三角、华中、胶州半岛及其辐射地区和部分西部省份。这些地区的IU比一般介于0.5至0.8之间,城镇化率相对偏低,而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较高,但仍然存在着大量农业人口。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处于“自生状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不强,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没能带动其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有些地区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这些地区应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张协奎等,2013):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集群化发展;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劳动力就业为目标,考虑当地的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找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推进优势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3线附近的城市包括部分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这些地区城镇化率基本很低,但是IU比很大,NU比很小。一度“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使产业结构和农村人口就业的空间转移错位,导致城镇化率虚高,而实际大量人口并未完全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未能顺利转化为城镇人口。为提高现有城市的吸纳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在城市中要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城市增长点。对某一地区来讲,城镇化发展状况应理解为处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不一定有条件发展到更高级的阶段(杨金星,1994)。山区高原由于缺少大城市发展所需的地域空间或由于海拔较高,往往不易形成特大城市,城镇化战略只能走重点发展中小城镇的道路。中小城镇既是形成大城市的“后备军”,也是承启和衔接城乡发展的主要纽带。若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有限,那么就不可能大量增加城镇的数量,而只能集中资金发展某些具有优势区位的增长极。政策主导的城镇发展模式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方面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针对那些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发展较弱、资源不丰富的地区,政策主导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利于这些地区向城镇化发展。
结论
推进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城镇化应该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夯实基础,使两者互为促进,互为推动,各地区根据各自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产业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政府应该着力对各省户籍管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推出一元化户改政策。逐渐消除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收敛(许和连等,2012),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并且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股份合作制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农民对土地实物的观念逐渐淡化,那些在城市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才会主动转让土地,才能解决好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起到城镇化道路的载体和推进器的作用。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对于城镇化这类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采用单一的政策加以调控是难以奏效的(周一星,1992)。城镇的发展条件虽有不同,在发展的权利面前应该是平等的。我国“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应该并行不悖,对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城镇都积极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镇化稳妥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华龄出版社,2012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4.王建国.河南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互动机制构建研究[J].中州学刊,2009(4)
5.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
6.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7)
7.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3)
8.“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9.高健飞,孔锐.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1)
10.郑宏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廖治宇.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
12.张协奎,韩昌猛,林冠群. 广西城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3(5)
13.杨金星.对中国城镇化战略区域差异的初步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14.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2)
15.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J].管理世界,1992(6)
16.王建国.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endprint
3.“三线”分布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1线周围分布的城市,IU比大于0.5,NU比小于1.2,但是距离原点的距离较小,说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虽然不协调,但是偏离程度较小。通过观察上述城市的城镇化率、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和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可知:这些城市工业较为发达,尤其是黑、吉、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但是产业发展没有形成集群效应,产业联动性不强。大部分地区表现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缺乏动力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制约了劳动力非农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这些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转变发展方式,逐渐由效率优先向协调发展过渡,保证就业工程的有效性,解决就业问题,用人口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线附近的城市包括长三角、华中、胶州半岛及其辐射地区和部分西部省份。这些地区的IU比一般介于0.5至0.8之间,城镇化率相对偏低,而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较高,但仍然存在着大量农业人口。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处于“自生状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不强,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没能带动其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有些地区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这些地区应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张协奎等,2013):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集群化发展;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劳动力就业为目标,考虑当地的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找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推进优势产品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3线附近的城市包括部分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这些地区城镇化率基本很低,但是IU比很大,NU比很小。一度“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使产业结构和农村人口就业的空间转移错位,导致城镇化率虚高,而实际大量人口并未完全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未能顺利转化为城镇人口。为提高现有城市的吸纳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在城市中要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城市增长点。对某一地区来讲,城镇化发展状况应理解为处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不一定有条件发展到更高级的阶段(杨金星,1994)。山区高原由于缺少大城市发展所需的地域空间或由于海拔较高,往往不易形成特大城市,城镇化战略只能走重点发展中小城镇的道路。中小城镇既是形成大城市的“后备军”,也是承启和衔接城乡发展的主要纽带。若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有限,那么就不可能大量增加城镇的数量,而只能集中资金发展某些具有优势区位的增长极。政策主导的城镇发展模式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方面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针对那些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发展较弱、资源不丰富的地区,政策主导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利于这些地区向城镇化发展。
结论
推进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城镇化应该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夯实基础,使两者互为促进,互为推动,各地区根据各自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产业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政府应该着力对各省户籍管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推出一元化户改政策。逐渐消除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收敛(许和连等,2012),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并且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股份合作制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农民对土地实物的观念逐渐淡化,那些在城市中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工才会主动转让土地,才能解决好农村城镇化道路与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起到城镇化道路的载体和推进器的作用。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对于城镇化这类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采用单一的政策加以调控是难以奏效的(周一星,1992)。城镇的发展条件虽有不同,在发展的权利面前应该是平等的。我国“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应该并行不悖,对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城镇都积极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城镇化稳妥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华龄出版社,2012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4.王建国.河南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互动机制构建研究[J].中州学刊,2009(4)
5.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
6.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7)
7.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3)
8.“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9.高健飞,孔锐.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1)
10.郑宏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廖治宇.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
12.张协奎,韩昌猛,林冠群. 广西城镇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3(5)
13.杨金星.对中国城镇化战略区域差异的初步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14.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2)
15.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J].管理世界,1992(6)
16.王建国.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