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15-01-06伊永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糖尿病

伊永娟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如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及不良习惯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显著改善其不良习惯,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3.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3-0119-02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的增高伴心、脑、肾等器官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病变,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的常见疾病之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且不良生活习惯很难纠正,易致该病反复发作,且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不能及时就医而延误病情,血压控制效果欠佳。糖尿病属终身性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据数据分析[1],约有半数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疾患,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因,因此本院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控制,同时改善其不良习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确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10例,初中20例,小学及文盲10例。病程1~8年,平均(4±1.5)年。高血压分级:轻度15例,中度25例,重度1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5±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9例,初中22例,小学及文盲8例。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1)年。高血压分级:轻度14例,中度26例,重度10例。入选患者的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且需长期服用降压药,自愿配合护理干预并且患者知情同意,并在知情书上签字,排除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肝功能异常患者、全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具有病程拖延、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沮丧、恐惧、抑郁等情绪波动,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影响到血压的恢复,并对后期康复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适当的职业言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避免服药不及时等因素影响患者血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心理干预计划,缓解其情绪和精神因素,促进心态稳定、乐观、鼓励引导患者多与家属及朋友沟通,情绪不可大喜大悲,确保患者情绪稳定。定期随访,加强心理疏导,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提高高血压的控制效果。

1.2.2 健康指导 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且文化程度不高,对疾病的预后存在焦虑心理,影响其生活质量,护士应多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如疾病的易发因素、发病机制、预防及并发症、先兆症状,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依从性,消除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可定期进行血压知识的专题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适当进行有氧训练,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以更好的控制血压稳定。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屬,所用药物的剂量、种类、作用,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行指导,嘱患者切勿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自行更改药物,让患者充分认识遵循医嘱行为的重要性,坚持长期服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许多患者在患病后并无明显症状,仅自觉轻微不适,并无大碍,告知患者服药后避免立即活动,休息片刻,避免一过性血压升高、摔倒等意外发生。

1.2.3 饮食干预 高血压患者饮食方面十分关键,世界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与超重、高钠饮食以及酗酒有关。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合理饮食,减少钠盐及脂肪的摄入,以每天<6g最佳,避免暴饮暴食及吸烟酗酒等,多吃蔬菜、水果,遵守三高两低原则。护士根据患者体质与活动量给予膳食方案,嘱患者避免食入鱼子、蟹黄、动物肝脏、油炸、甜品等食物,严格控制体重,降低高热量摄入,预防血糖升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血糖高,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身边最好随时带着一些糖果或是甜味饮料,有注射胰岛素导致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

1.2.4 运动干预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或降血压效果,以有氧运动最佳,如:慢跑、太极拳、散步。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方案,注意劳逸结合,出现不适立即休息。强度以患者自觉疲劳感、身体微微发热为宜。

1.2.5 药物干预 糖尿病和高血压通过保守治疗能达到满意效果,但服药具有长期性,患者必须严格按医嘱给药,禁止自行停药、换药,增减剂量,以免诱发低血糖,如头晕、出冷汗、心悸等,这时应立即给患者快速升高血糖,避免意外发生。由于药物种类、用量较多,因此,对患者加强用药指导,确保降糖药及降压药发挥最佳效果。另外,还需要对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进行穿刺指导。

1.3 血压控制效果评价 显效:舒张压下降2.6KPa或降至正常。有效:舒张压下降1.3KPa。无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没有下降,甚至上升1.3KPa以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上述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习惯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习惯均得以改善,对照组仅有18例患者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糖尿病属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作为一种“富贵病”“慢性病”,合并症多,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防治,长期维持血压在理想范围。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国民患病率约为11%,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后果严重,治疗过程漫长,服药出现间断,缺乏自我急救知识。因此,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效果不是最为理想的,应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水平,病情稳定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监测、服药等治疗,出院后继续治疗为疾病的预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长期控制效果显著,讓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经研究表明,需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若患者不好好配合,护士即使选择良好的时机,也是纸上谈兵,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合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改正患者的生活习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护士通过社会以及家庭的支持,从家庭中抓起,家属可以更好的鼓励支持病人,利于患者康复,加强康复指导,正确的生活习惯传播到社会上去,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并且改变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疾病康复存在影响,且老年患者自律性差,习惯不易改变,容易存在钠盐过量、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采取护理干预,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精神过分紧张,可导致患者的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发生抑制,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不良情绪可促进肾上腺分泌,使心排血量增多,血压升高,因此,加强锻炼,改善机体神经调节功能,缓解动脉硬化,定期来院复查,有效提升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进行常规检查至关重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琳琳,余振球,屈丰雪,等. 顽固性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2014,9(01):1-5.

(收稿日期:2014.05.08)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高血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全国高血压日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