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川县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2015-01-06刘海鹰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泾川县全膜垄沟

刘海鹰,薛 亮

(甘肃省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泾川 744300)

泾川县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刘海鹰,薛 亮

(甘肃省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泾川 744300)

在泾川县南部旱塬区进行了春播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4种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以全膜微垄沟播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1 846.88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06.64%;全膜双垄沟播大豆折合产量次之,为1 475.00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65.03%。且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方式集雨、保墒、通风透光效果好,有利于开花、结荚,提高了单株荚数、荚粒数,可作为泾川县旱地大豆最佳覆膜栽培方式推广。

大豆;旱地;覆膜栽培;泾川县

大豆是陇东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大豆生产[1~2],泾川县大豆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5 800 hm2增加到2011年的7 200 hm2,随后面积趋于稳定[3~4],单产由1 227.0 kg/hm2增加到现在1 591.5 kg/hm2。但由于传统生产技术的制约及品种老化等问题致使泾川县大豆产量增长缓慢,亟需制定一套适宜当地大豆生产的栽培技术规范。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4年在泾川县南部旱塬区进行了春播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试验,以期确定泾川县最佳覆膜种植方式,为提高泾川县旱地大豆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指示大豆品种为中黄39号。试验采用地膜厚0.01 mm,膜宽为120 cm和100 cm(由甘肃省天水塑料厂生产),试验磷肥为白银磷肥厂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氮肥为中石化宁夏化工厂生产的尿素(含N 46%)。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泾川县南部旱塬区的太平乡何家村。当地海拔1 358 m,年日照时数3 216.8 h,年均气温≥10℃,有效气温3 335.6℃,无霜期174 d。试验地土壤为覆盖黑垆土,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4.7 g/kg、碱解氮85.0 mg/kg、有效磷8.3 mg/kg、速效钾163.0 mg/kg,pH 7.9。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一致,肥力中等,前茬冬小麦。

1.3 试验方法

依全膜覆盖不同起垄覆膜播种方式,设5个处理,处理A为全膜微垄沟播,先用行距50 cm的划行器划行,然后用50 cm间距的起垄机全田等距离起微垄,垄宽50 cm、垄高5~10 cm,再用宽120 cm的地膜全地面覆盖,膜与膜相接处在垄面中间位置。采用人工点播器按行距50 cm、穴距15 cm在垄上开穴播种,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为3~4 cm,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采取1-2-1株的形式定苗,保苗19.5万株/hm2[5]。处理B为全膜双垄沟播,先起双垄(小垄宽40 cm、垄高 15~20 cm,大垄宽70 cm、垄高 10~15 cm),使大小垄相接处形成播种沟,然后采用宽120 cm的地膜全地面覆盖,最后在播种沟内(沟距40 cm,大小垄共宽110 cm)按大行距70 cm、小行距40 cm,穴距15 cm开穴播种,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3~4 cm,种植密度为12.0万穴/hm2。每穴采取1-2-1株的形式定苗,保苗18.0万株/hm2。处理C为全膜覆土穴播,首先用100 cm的地膜全地面覆盖,上面均匀撒一层1 cm左右的细土,然后采用人工点播器按按行距50 cm、穴距15 cm开穴播种,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为3~4 cm,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采取1-2-1株的形式定苗,保苗19.5万株/hm2。处理D为全膜不覆土穴播,首先用100 cm的地膜全覆盖地表,膜与膜相接,膜上不覆土,采用人工点播器按行距50 cm、穴距15 cm开穴播种,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为3~4 cm,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采取1-2-1株的形式定苗,保苗19.5万株/hm2。处理E为露地条播(CK),采用人工点播器按行距50 cm、穴距15 cm开穴播种,每穴播2粒,播种深度为3~4 cm,种植密度为13.5万穴/hm2。每穴采取1-2-1株的形式定苗,保苗19.5万株/h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2 m2(4 m×8 m),每小区种8行。露地条播(CK)于4月26日播种,全膜微垄沟播、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均于4月29日播种。各处理在播前,基施农家肥75 000 kg/hm2、N 90 kg/hm2、P2O5120 kg/hm2,按小区称量混合均匀后撒在地表,然后一次深耕翻入。其余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大豆生长期间田间观测大豆的物候期和生育期。大豆成熟后按小区随机取样10株进行室内考种,并按小区单收计实产。

表1 不同处理大豆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各覆膜处理虽播种迟,但由于地温高而出苗快,均较处理E(CK)提早出苗4 d。开花期处理C、处理D较处理A、处理B、处理E(CK)提早1 d。结荚期处理E(CK)较处理A提早1 d,较处理B、处理C、处理D均提早2 d。鼓粒期处理E(CK)较处理A、处理B提早8 d,较处理C、处理D均提早9 d。成熟期各覆膜处理均较处理E(CK)推迟4 d。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的生育期一致,均为90 d,较处理E(CK)延后8 d。

表3 不同处理大豆的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

2.2 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以处理A最高,为38.2 cm,较对照高7.9 cm;处理B次之,较对照高7.5 cm;处理C、处理D分别较对照高3.8、4.2 cm。单株分枝数也以处理A最多,为2.1个,较对照增加0.2个;处理B、处理C、处理D次之,均为2.0个,均较对照增加0.1个。荚长以处理A最长,为4.16 cm,较对照长0.62 cm;其次处理B次之,为4.12 cm,较对照长0.58 cm;处理C、处理D分别较对照长0.50、0.44 cm。

表2 不同处理大豆的主要经济性状

2.3 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

从表3可以看出,单株荚数以处理A最多,为27个,较对照多8个;处理B次之,较对照多7个;处理C、处理D均较对照多5个。荚粒数也以处理A最多,为2.3粒,较对照多0.2粒;处理B次之,较对照多0.1粒;处理C、处理D与对照相同,均为2.1粒。百粒重以处理A最高,为15.4 g,较对照高3.2 g;处理B次之,为14.5 g,较对照高2.3 g;处理C、处理D较对照分别高1.9、1.1g。折合产量也以处理A最高,为1 846.88 kg/hm2,较对照增产106.64%;处理B次之,为1 475.00 kg/hm2,较对照增产65.03%;处理 C居第 3,为 1 337.50 kg/hm2,较对照增产49.65%;处理D为1 256.25 kg/hm2,较对照增产40.56%。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21.65>F0.01=7.01),区组间差异不显著(F=0.12<F0.05=4.46)。进一步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处理A与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B与处理C差异显著,与处理D、处理E(CK)差异极显著,处理C与处理D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与处理E(CK)差异极显著。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效果均显著,以全膜微垄沟播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1 846.88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06.64%;全膜双垄沟播大豆折合产量次之,为 1 475.00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65.03%。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方式集雨、保墒、通风透光效果好,生长发育旺盛,生长进程加快,生育期较短,有利于开花、结荚,提高了单株荚数、荚粒数,因而提高了产量。试验期间,6—7月出现长期、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大豆开花结荚成熟受到严重影响,各经济性状指标及产量均大幅下降,但全膜微垄沟播大豆的产量较往年试验减产不明显,该栽培方式应作为泾川县旱地大豆最佳覆膜栽培方式示范推广。

[1] 谯显明,张彩霞.旱地大豆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4(7):71-72.

[2] 马海霞,口玉娥.起垄方式及覆膜时期对旱地大豆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2(2):19-22.

[3] 史志锋,段进宝,尹 强,等.泾川县全膜覆土穴播大豆播期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2(6):25-26.

[4] 段进宝,史志锋,尹 强,等.泾川县全膜垄作沟播大豆播期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2(5):27-28.

[5] 刘广才,马 彦,刘生学,等.旱地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4(7):56-57.

(本文责编:郑立龙)

S565.1

A

1001-1463(2015)02-0049-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2.018

2014-11-07

刘海鹰(1971—),男,甘肃泾川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lhy828175@163.com

执笔人:薛亮

猜你喜欢

泾川县全膜垄沟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