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问题的梳理与反思

2015-01-06韩国威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外贸课程体系职业

韩国威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专业发展前景

目前,外贸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发生变化。2012年进出口3.8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1];2013年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2];2014年进出口总额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外贸稳定的增长趋势以及持续不变的重要地位保证了社会对外贸行业的信心。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对于扩大海外营销渠道,提升我国外贸产品品牌竞争力,实现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就加快发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做出批示,要求各部门提高认识,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外贸行业持续增长的趋势、极具潜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为高职外贸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高职院校外贸专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空间,专业前景看好。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在广泛开展调研,进行行业分析、用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研讨,最终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归纳为:本专业立足湖北,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培养有文化,有职业道德,熟悉贸易规则、惯例、政策法规的,具备较强的进出口业务开发、外贸单证填制、外贸业务跟进、进出口报检与报关、进出口货物运输安排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对外贸易与管理工作,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输送到中小型外贸公司、外资企业、外运公司、报关和商检等涉外经济部门。

从这一培养目标中不难发现,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涵盖外贸业务助理、外贸业务跟单和单证处理、外贸业务开发与维护、国际贸易管理,并包括与外贸业务密切相关的报关、报检与国际货运代理等岗位,这些关键岗位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那么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应把职业资格证的获取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手段之一。

(二)人才培养规格

我们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用能力和素质分析来表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外贸业务开发与维护、外贸单据制作、进出口报关与报检、货运安排与组织、商务英语交际、计算机及互联网应用等能力;社会能力包括:以遵守外贸行业职业道德为基本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交际表达能力和公关能力;方法能力包括:资讯收集整理能力,计划、决策、实施与检查能力、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

这三种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部分,后两种能力合称为关键能力,是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质加上职业技能就组成了综合职业能力[4],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这种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三、课程和课程体系

课程的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的,具体的课程和课程体系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课程体系是整体,课程是局部,处理好这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之一。

(一)课程体系构建

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学习“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认为在高职外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愿望,结合岗位要求,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运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方法,以系统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基于这一思路,我们通过调研、实践、专家座谈和研讨,明确了外贸职业从入行到进入骨干职员和管理者行列,要经历两次飞跃,分别是从跟单员、单证员到业务员实现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飞跃,随着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职业能力的增长,实现向外贸管理层和自主创业的第二次飞跃。我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所示的正态分布的曲线描述了职业任职分布情况,职位主要集中在中级阶段,那么我们的人才培养也就主要是针对中级阶段的岗位。

图1 外贸职业不同职位任职分布情况

在明确了职业成长阶段后,下一步我们就是将每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表1),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职业能力分析的依据。

表1 不同职业成长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

有了以上准备工作,专业建设团队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对基础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进行了归纳。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特定的职业行动能力和专业学习内容,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完成这些学习领域的学习,我们给每个学习领域安排了恰当的课程,至此,一个基于外贸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就构建好了。

(二)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搭建好之后,就要开始具体的课程建设了。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5]。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具体要素,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契合关系。由于一个专业的课程比较多,以下我以有代表性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例阐述课程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有6门,分别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商检实务》、《进出口通关实务》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每一门课程都是以真实的业务案例为依托,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依据。多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能够形成对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并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每一门课程都承担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一个任务,都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外贸模拟实训系统,全过程培养学生外贸岗位职业能力,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实现由知识重心向能力重心的迁移[6],由“老师、教室、学书本”为中心向“学生、实训室和做中学”为中心实现三转变,融“教学做”为一体,把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和课堂落实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来。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合适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以有力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7]。本专业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并实行多层次的双向融合,采用“双环境、双师资、双证书、多方向”的“三双一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来讲,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将真实和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构建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双环境”;充分利用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资源,用“双师资”来培养学生;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参照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试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8],实施对岗施教,使课程安排与资格考试无缝衔接,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外贸岗位能力要求相融合,做到双证融通,这就是所谓的“三双”。而“一多”是指实现多方向就业,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职业成长中级阶段对应的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货运代理员六个方向。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三种结合,分别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技能和素质的结合、课岗证的结合。具体来讲:首先,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的课程体系,较好地融合了实践课和理论课,为有效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我们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仿真实训环境为主,全真实训环境为辅,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课内教学、课外训练和校外实习,全方位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技能和素质的均衡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最后,在课岗证相结合方面,我们主要针对外贸职业成长阶段的中级阶段,将职业资格的获取、岗位能力的培养和教学的实施相结合。课程是基于岗位设置,课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证的获取则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五、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水平方面,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首先,引进专业带头人,争取社会资源,并把这一举措作为专业发展的突破口。专业的发展,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靠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引进专业带头人来争取社会资源,以此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在校企合作这个问题上,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难以有一个可观的合作体量,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在合作深度上下功夫,专业建设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既有外贸行业资源,又能给我们的校企合作提供一定保障和促进作用的企业资深人士加入我们的教学团队并充当骨干教师甚至专业带头人的角色。

其次,大力培养专职教师,把专职教师的成长作为专业发展的根本,把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作用的发挥作为专业发展的源动力。一方面努力扩大专业团队骨干教师的比例,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升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双师素质,逐渐培养自己的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通过推行专业教学团队的量化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推进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把兼职教师的聘请和引导作为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努力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稳定、引导并利用好这支队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首先从留在本地从事外贸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以及他们的人脉入手,充实这支队伍。在这支队伍的培养上,我们可以探索双师制教学模式,即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合作培养,其中专职教师负责常规教学,兼职教师负责专项实训教学和参与实践考核。

第四,把教师队伍推出去,努力提高队伍的知名度,从而扩大专业影响力。我们不仅要争取校内的各项荣誉,还要在校外荣誉的争取上下功夫。比如:利用省级精品课的申报、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等机会,锻炼我们的队伍,提高他们的水平,除了争取获得更高的奖项、提升专业知名度外,更重要的是把赛训结合、提升专业知名度和专业团队水平的提升统一起来。

六、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保障体系,课程标准编修保障体系,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借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保障体系指导专业教学改革,我们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适时诊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和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相一致,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否有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联动的机制[9],保证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专业课程标准则由企业资深人士、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编订并适时修订,确保课程标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实训教学管理上,依托校企合作,建立一个由学校组织教学→企业参与教学→学生动手学习→社会检验反馈→学校改良提高的反馈链,构成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依托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建立一支由企业专业人员参加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实现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监控质量。

[1]海关总署.2012年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表[EB/OL].(2013-01-10)[2015-01-22].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666/info623661.htm.

[2]海关总署.2013年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表(美元值)[EB/OL].(2014-01-10)[2015-01-22].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666/info690421.htm.

[3]海关总署.2014年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表(美元值)[EB/OL].(2015-01-13)[2015-01-22].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666/info729720.htm.

[4]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

[5]刘志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2,(15):19-22.

[6]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7]韩国威.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三双一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31-32.

[8]魏艳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证、课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13-214.

[9]李黎,何向民,沈绮云,等.高职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09,(33):49-51.

猜你喜欢

外贸课程体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职业写作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爱的职业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