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埠设关至汕头开埠期间的海关机构沿革
2015-01-06周修东
周修东
(汕头海关,广东汕头 515041)
庵埠设关至汕头开埠期间的海关机构沿革
周修东
(汕头海关,广东汕头 515041)
潮汕地区海关机构潮州总口在康熙二十七年粤海关澳门总口和大关总口设立之后相继创设,潮州总口由于设关在潮州府海阳县庵埠,故又称“庵埠总口”。至咸丰四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在汕头妈屿岛上创设潮州粤海新关起,潮州总口所在地庵埠正税口不再作为海关总口,总口职能转移到潮州粤海新关,由总口负责征管的潮州府有关卡口的税收转由设在汕头妈屿岛上的新关征管。此后,原潮州总口所在地庵埠海关在税收方面的重要性也就进一步弱化,沦为跟东陇、潮阳等正税口一样的地位。
庵埠;潮州总口;潮州粤海新关;沿革
潮汕地区正式设立海关机构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或稍后。据《粤海关志》[1]114和《中国海关通志》[2]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平定台湾,开放海上贸易。翌年,议定粤、闽两省先行创设海关。康熙二十四年(1865),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到任,在广州设立粤海关。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便于对停泊澳门的外国船舶及货物进行稽查与征税,粤海关在广东香山县澳门设澳门总口、在省城设大关总口作为关税正口,同时,还在距省城较远的地方设置琼州、潮州、惠州、高州和雷州五口,皆为正税之口,负责当地进出船只、货物的稽查、征税等事务。可见,潮汕地区海关机构——潮州总口就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澳门总口和大关总口设立之后相继创设,潮州总口由于设关在潮州府海阳县庵埠,故又称“庵埠总口”。兹就潮州总口设立至汕头开埠期间的机构沿革略为考证如下。
一、潮州总口创设及管辖范围
庵埠,古属海阳龙溪都,位于潮州府城南六十里,地当海、澄交界,为韩江下流西、东、北三溪出海处(有梅溪直通汕头出海),乃海阳(现“潮安县”)、揭阳、潮阳及澄海四县之通衢市集,商贾辐辏,海船云聚,逐日开市,各乡集贸。以近有白云古庵,故名该埠为庵埠。
清康熙中期,值台湾收复,海氛初靖,清政府为顺应海上外贸需求,于康熙二十四年(1865)创设粤海关,设专官征管海洋贸易税务,辖七大总口,潮州总口为其中之一。据《粤海关志》[1]116,粤海关七大总口又分设子口,按工作性质分为正税口、挂号口和稽查口。正税口以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为主,挂号口以征收过往民船挂销号费为主,稽查口以稽查来往船舶为主。道光年间,潮州总口下辖庵埠、潮阳、澄海、东陇、府馆、黄冈和炮台七个正税口。庵埠正税口下辖双溪、溪东和汕头三个挂号小口,潮阳正税口辖后溪、海门和达濠三个挂号小口,澄海正税口辖卡路、南阳两个挂号小口,东陇正税口辖樟林挂号小口,黄冈正税口辖乌塘挂号小口。潮州总口共管辖七个正税口和十个挂号口,没有稽查口。
对于庵埠总口即潮州总口别称,近年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粤海关志》有潮州九正口之说。这九正口即指的是庵埠总口所辖七口,再加乌坎总口所辖靖海、神泉二口,他们都在潮州府地界”。[3]40由此认为“庵埠总口与潮州总口还有区别,并非像有些书所说的是同一指谓”。[3]40此说有误。其实,粤海关下设七处总口,设于潮州府的总口称潮州总口,因驻地在庵埠,又称庵埠总口。而靖海、神泉二口由于靠近位于陆丰县的惠州乌坎总口,为方便管理,划归乌坎总口管辖。
潮州总口之称见之《粤海关志》多处,所称谓的指向与庵埠总口相同。如《粤海关志》卷7《设官》称“惠州、潮州、高州、琼州及雷廉五总口,并分隶五总口之各小口四十馀处”[1]116,此处就是指潮州总口与惠州总口等五处总口,连同“大关、澳门总口两处”,共有七大总口,庵埠总口只是潮州总口的别称,就像乌坎总口是惠州总口的别称一样,都是以设立总口所在地地名来称呼该总口。
卷十六《经费》:“通关额设委员七人,大关、澳门总口两处,额支火足银两。馀如惠州、潮州、高州、雷州、琼州五总口,于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奏请,改委就近地方丞倅兼管各员,俱有本任廉俸,停止支给。”[4]323
同卷:“大关书吏二名,每名月支银四十两,岁共支银九百六十两。惠州总口一名,月支银二十五两,岁共支银三百两。潮州总口一名,月支银三十两,岁共支银三百六十两……”[4]325本节出现“潮州总口”就有八处之多,其指向就如惠州总口等同于乌坎总口一样等同于庵埠总口,兹不赘引。
从上引文可知,粤海关设于潮州府的海关分支机构就称潮州总口,别称庵埠总口。那么“潮州九正口”之说出处何在,所指为何?
经查《粤海关志》卷五《口岸一》:“见今之设有正税之口,有稽查之口,有挂号之口。正税之口三十有一,在琼州者十,在潮州者九,在惠州者四,在广州、雷州、廉州者各二,在肇庆、高州者各一。”[5]此处所列各正税口,乃是按府所在区域而言,如广州府范围内有两个正税口:江门正税口、澳门正税口,分属大关和澳门总口;肇庆府范围内有一个正税口,隶属高州梅菉总口;潮州府范围内有九个正税口,因神泉、靖海二正税口靠近惠州乌坎总口而归属其管辖,剩下庵埠、潮阳、澄海、东陇、府馆、黄冈和北炮台七个正税口归属潮州庵埠总口管辖。所以,“正税之口……在潮州者九”乃是从潮州府管辖区域而言,潮州庵埠总口有七正税口,乃是从总口管辖机构而言,只能说潮州府有九个正税口,而不能说潮州总口有九个正税口。即如广州府有江门、澳门两个正税口,但分属大关和澳门两个总口,而不能说是广州大关总口有两个正税口。因此,统计范围、统计口径不同,统计的结果也就不同,不可混淆。
潮州总口何以不设于府城,而创设于庵埠?这是由于当时庵埠地理位置处于韩江下游、便于交通所决定。当时府城虽有韩江利于水运,然河床日浅,海舶仅能于汕头沿梅溪而达庵埠,于庵埠分卸驳船而转运府城,并可沿着韩江而溯流远涉大埔、嘉应、汀州、赣南。
其时庵埠已成为一大港埠,潮州、樟林、东陇等处货物均“来在梅溪”,汕头及别埠货物米谷“兼时来庵”。港内各乡驳船、挑夫云集,船载肩挑,分运“内洋乡村”。停泊庵埠港内并征税商货船有:往上海黄白糖船,往潮阳木排,往琼州铁锅船,往达濠、蓬州、鮀浦装零星木头货船,而且还有出口及进口装运豆麦各货的福建、东都(即台湾)船①英濬《奉宪示禁》碑(钦加升御管理海关税务潮州粮捕水利分府英为严禁事),碑在庵埠缅先亭碑廊。。潘载和《潮州府志略》称:“韩江承汀赣之水,如高屋建瓴;庵埠集百货之舟,如蜂屯蚁聚。”可见该港在当时已颇具规模。
二、潮州总口官员的任命情况
至于潮州总口官员的任命情况,起初,“惠州、潮州、高州、琼州及雷、廉五总口,并分隶五总口之各小口四十余处,监督亦分派家丁带同书役分路查察,仍每一总口委官一员,每年由藩司于现任及试用佐杂人员内,详请督臣派委前往稽查约束。此向来办理关务之章程也。”[1]116也就是说,当时海关员役就是粤海关监督分派的家丁及其带领的书役;海关官员就是由布政使司在佐杂人员中选派,经两广总督同意委任的。
康熙五十七年,清廷以庵埠日显繁荣,事务庞杂,所以特地将海阳县丞移驻庵埠;雍正八年,铸给关防。乾隆十四年,潮州府捕盗通判(六品)移驻庵埠,原分驻县丞同时回驻府城附县。①光绪《海阳县志》卷十八《建置略二》。这次官员调整,由六品衔通判顶替九品衔县丞,说明庵埠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上级的重视,需要更高层级官员以资弹压。
就在乾隆十五年(1750)十二月,两广总督陈大受清查各大总口,发现粤海关监督所“派委标弁及司事家人、书役等收税,侵课累民,不一而足。请遴委佐杂,分口征收。”②《清乾隆实录》卷379,卷1258。当时究竟委派潮州府那些佐杂吏员管理海关税务,暂不可考。
到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六月二十九日,两广总督孙士毅、粤海关监督穆腾额奏请“改令就近之丞倅督率经理。其本任廉俸,足资办公,毋庸议给饭食银两。”③《清乾隆实录》卷379,卷1258。“查惠、潮、高、雷、廉、琼各府与五总口附近之处,均适有同知、通判,内择其才守较优者,督臣、监督会同抚臣饬委,督同书役稽查一切税务。”[1]117经朝廷同意,委派潮州府海防同知(五品)为兼管庵埠总口海关委员。[1]117此时驻扎在庵埠的官员是潮州府捕盗通判,但是负责潮州总口海关委员却不是由通判兼任,而是另外委任潮州府海防同知兼管,其中或许有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因素在内。
据《粤海关志》卷7《设官》,乾隆五十年至道光五年(1785-1825)兼任潮州总口海关委员的潮州府海防同知有:乾隆五十年(1785)德亮;乾隆五十三年(1788)欧阳新;乾隆五十九年(1794)邱桂山;嘉庆三年(1798)何钟;嘉庆十一年(1806)李青云;嘉庆十三年(1808)普裕;嘉庆二十年(1815)邬正淞;道光五年(1825)汪肇元。
《粤海关志》约纂于道光十九年(1839),所载兼任潮州总口委员的潮州府同知只是收录至道光五年(1825)的汪肇元;而《潮州府志》在清代最迟修纂于乾隆朝,民国《潮州志》潮州府同知题名基本上是移录于乾隆《府志》,少有增补。因此,道光五年(1825)至汕头开埠期间潮州海关委员也就无从得知了。既然未能从志书中搜集到潮州府同知的更多信息,那么我们把眼光拓宽到田野作业的碑刻中去寻访,在庵埠存世的碑刻中,还可以搜集到嘉庆十七年(1812)、道光二十七年(1847)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兼管海关税务委员的情况。
其中嘉庆十七年(1812)仲春月《捐设祭祀碑文》,署名为“粮捕使者兼海关榷务蜀都李辰霄书”,在《粤海关志》卷7《设官》没有查到其任职记录。按理说,《粤海关志》收录潮州府同知兼海关委员名单至道光五年(1825),嘉庆十七年(1812)李辰霄应该记录才是。究其原因,有可能是该《志》漏录,或者是李辰霄任职时间不长而未有记录。详情如何,暂不可考。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月廿四日所立《奉宪示禁》碑,署名为“钦加升御管理海关税务、潮州粮捕水利分府英(濬)”,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六日所立《奉宪勒石》碑,署名为“署理潮州粮捕、水利分府、尽先即补军民府、兼管海关税务、加十级纪录十次黄(名不详)”。
这三块石碑记载的内容,分别为捐款设置祭祀事项、严禁地方恶棍强抽过埠钱和严禁谢姓子孙将祖屋卖与外乡异姓之人,内容与海关税务并没有关联,其值得注意的是该碑署名“海关税(榷)务”,从这里可以解读,当时管理海关税务委员俱由“粮捕、水利分府”兼任。“分府”一般来说是“府同知”的别称,也有人认为通判雅称“三府”,庵埠通判府也称潮粮厅或分府,具体情况还需再考。如果此“粮捕、水利分府”指称通判,那么至少到了道光二十七年,清知府已经改委潮州府分管粮捕、水利通判(六品)兼管海关税务。
据杨伟翻译《汕头常关情况报告》所载,在1907年前后,汕头新关是由两位海关委员管理,这两位委员分别由驻扎庵埠的潮粮厅通判和驻扎碣石的海防厅同知兼任。④杨伟翻译,《汕头常关情况报告》(1901年7月22日),旧中国海关出版物第五系列办公系列(Office Series)第73号,62-68页。可见到了清朝后期,潮州总口海关委员已经是由潮州府通判兼任了。详情待考。
海关委员虽然由潮州府同知或通判兼任,但“海关税务,统之监督,不属有司”⑤乾隆《潮州府志》卷二十一《赋役·附海关禁例》。,其他地方官员如潮州府知府和各县知县等无权干涉海关职权。但由于“所分口岸,潮郡共大小二十,……诸口距省遥远,岁久弊生,胥吏相缘为奸。”①乾隆《潮州府志》卷二十一《赋役·附海关禁例》。因此,乾隆《府志》特地将乾隆二十一年(1756)两广总督杨应琚颁布的《海关禁例》十三条中“切于潮者四条,附登于《志》,愿有子民之责者,咸览焉”。②乾隆《潮州府志》卷二十一《赋役·附海关禁例》。也就是说地方官员要知悉这四条有关潮州府的“海关禁例”,以便予以适当监督。
三、潮州总口曾历经劫火及重建
潮州总口历史上曾数历劫火,为不法之徒眼中的利薮。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庵埠叛民李亚万,“父显生曾为火居道士,藏有妖书。乾隆十三年戊辰四月天旱,米价腾贵,阿万与母吴氏同谋,纠林千、林赛、周孝、陈登辉等,以掠富济贫为名,劫蓬洲所米船、庵埠税馆,复制五色旗,书‘李天真大国’五字,订期五月二日夜放火举事,夺船下海。奸党李保、谢定恃勇先驱,至水吼桥,为练总陈铨所获,续擒阿万,并余党数十人。事闻,磔阿万于市,林千、林赛、周孝、陈登辉俱伏法,馀遣戍,吴氏毙于狱。”③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十八《征抚》,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潮州市档案馆刊,2001年8月,952页。《清乾隆实录》卷317、卷324亦载有此事,内容大同小异,兹不赘引。
大约到了咸丰四年(1854)闰七月,庵埠土匪“吴忠恕攻庵埠陇仔乡,通判贺桂龄率兵救之,不克。陇仔既破,庵埠乡远近为贼胁应,势应披猖,并毁通判署,分党踞之。”④光绪《海阳县志》卷二十五《前事略二》,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潮州市档案馆刊,2001年8月,250页。“时庵埠分府署及海关税务,均被烧毁。”⑤庵埠《邓氏族谱·十八世祖苑甲公》,民国抄本。
庵埠税馆即潮州总口,在庵埠寨内水吼桥侧。据《粤海关志》卷六《口岸二·庵埠总口图》(图1),通判署居中偏右,而海关总口据前左,观音庙据前右,分列水吼桥左右。可见道光时期潮州总口是位于庵埠寨内。大约是在咸丰四年(1854)潮州总口被吴忠恕烧毁后,总口馆址迁至庵埠寨外万和桥侧重建。
图1 《粤海关志》卷六《口岸二·庵埠总口图》
据杨启献《〈庵埠海关地界〉碑寻根记》载:“《邓氏族谱》载咸丰四年(1854)海关为吴忠恕烧毁,其址却应肯定。邓铁鞭老人回忆儿时听长辈说,建海关楼房时专门到大埔县采办杉木,此属重建,揣其时间,当在成立潮海关庵埠分关时,‘庵埠海关地界’碑也应此时立下。当时这座海关略成方形,座东向西,立于潮澄交界处,襟庵江而带水吼溪,大门隔水朝庵埠寨,又有‘大观楼’木匾高挂楼前,更显得建筑壮观。”
现“庵埠海关地界”碑镶嵌在庵埠缅先亭碑廊上,是历史上庵埠设关的直接见证物,虽然这块地界碑没有时间落款,但根据该碑原来立于庵埠镇万和桥旁,结合潮海关档案“连杉街海关关产图”(图2),可知当时总口关址已经从水吼桥侧迁移到今庵埠万和路1号,前面庵江,左滨水吼溪,右临连杉街(又称“万和路”),见图3。
图2 庵埠连杉街(万和路)海关关产图
四、潮州粤海新关设立后总口归属
从道光末年始,庵埠所处的韩江下游双溪口一带,淤积日渐严重。经多次疏浚,屡浚屡塞,韩江出海支流已经无法适应外贸船舶进出的需求,装卸港口转移到了东陇、樟林口,既而转移到汕头口。特别是到了咸丰年间,随着外国大型火轮的到来,汕头港口的优越性逐步得到显现,对外通商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据《汕头常关地位与工作报告》①潮海关署理税务司夏立士(A.H.Harris)指导、验货员康普金 (W.H.Campkin)撰写、杨伟译《汕头常关地位与工作报告》,总税务司署上海造册处,1908年,109-112页。,咸丰四年(1854),广东当局充分认识到汕头港口的重要性而批准在粤海关管辖下设立新的分关——潮州粤海新关,并实施同样的税则。这个新的常关设立在妈屿岛上,潮州总口征管的各口税收转由新关管理,因此,潮州总口变为分卡,这个变化使得本地区所有的分卡都叫“旧关”(Kau Kuan或Old Customs),唯一新设立的常关叫“新关”(Hsin Kuan或New Cus⁃toms,即“潮州粤海新关”)。这些“旧关”,都是归属于潮州粤海新关管辖的分卡。汕头新关负责管理沿海民船贸易,旧关分卡负责管理内河民船贸易。
图3 庵埠古寨图(引自《庵埠志》)
也就是说,从咸丰四年(1854)设立潮州粤海新关起,潮州总口所在地庵埠正税口不再作为海关总口,总口职能转移到潮州粤海新关,由总口负责征管的潮州府税收(除神泉、靖海二口外)转由设在汕头妈屿岛上的新关征管。此后,原潮州总口所在地庵埠海关的重要性也就随之弱化,沦为跟东陇、潮阳等正税口一样的地位。
到了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汕头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开设了实施洋税务司制度的潮州新关(后来称为“潮海关”,俗称“洋关”)。1860年7月26日,潮海关颁布《汕头新关税务开始告示》:
钦加同知衔陵水县正堂督办潮州等处新关税务俞、督办潮州新关各国洋税事务税务司华,为晓示事:
照得本关于六月初八日接奉总督部堂劳、粤海关部毓札行,内开:妈屿、汕头地方,嗣后凡有内地商船装载洋货进口者,该委员务须督同书役验明照例输税。至内地商船装载洋货,或于汕头起卸者,亦着该商船前赴妈屿,照例一律完饷。并即会同华税务司出示晓谕,俾商船得以遵办,毋任抗违等因。奉此。为此示晓各商船户遵照,嗣后载有洋货,不论起在妈屿、汕头,均须报赴妈屿新关查验,照例一律完税,毋得抗违,各宜凛遵。特示。
咸丰十年六月初九日示①俞思益,华为士:“汕头新关告示”,转引自房建昌《潮汕地区中英交涉数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告示中规定,原属于潮州粤海新关管辖的装载洋货进口或在汕头起卸的内地商船(民船),都划归潮海关(洋关)征税。这时,潮州粤海新关的征税业务已经逐步萎缩为除通商口岸贸易之外国内民船贸易,称为“常关”。
据《汕头常关情况报告》,在1901年7月22日以前,潮州粤海新关(潮州常关)就已经管辖14个旧关分卡:庵埠口、梅溪口、潮后口、水井口、炮台口、澄海口、厦岭口、碣石口、东陇口、黄冈口、甲子口、神泉口、乌坎口、汕尾口。②杨伟翻译,《汕头常关情况报告》(1901年7月22日),旧中国海关出版物第五系列办公系列(Office Series)第73号,62-68页。也就是说,至少在1901年7月22日前,乌坎总口也被撤为卡口,其管辖各口也一并归属潮州常关管辖。
在1907年前后,汕头新关名义上由本关的二位委员管理,这两位委员分别由驻扎庵埠的潮粮厅通判和驻扎碣石的海防厅同知兼任,由于他们不在汕头常驻,实际工作由司事办理,所征税款存入海关银行并汇缴至广州。除东陇、黄冈二个分卡由粤海关监督指派的清书所控制外,“其余卡口都以固定的税额由世袭清书承包。因为大约有200名清书,派往哪个卡口每年都由粤海关监督当场抽签决定,每人轮值一年。清书没有官方头衔,潮州府内的清书由庵埠潮粮厅负责管制,南部卡口及惠州府内那些卡口的清书由碣石海防厅负责管制”。①杨伟翻译,《汕头常关情况报告》(1901年7月22日),旧中国海关出版物第五系列办公系列(Office Series)第73号,62-68页。
到了光绪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9月29日),按照户部的指示,设在汕头的潮州新关总口被潮海关接管。潮海关原拟接管50里内(指以洋关所在口岸为中心,半径50里范围内)的6个常关分卡:庵埠、梅溪、潮阳、澄海、水井和厦岭,但由于常关委员沈庆的反对而未遂。沈庆仍任常关委员,继续管理常关。到了民国三年(1914),常关各分口分卡距离潮海关五十里以内包括庵埠口等七个卡口,于1月1日由监督交由税务司兼管,炮台口于10月31日也被潮海关接受管理。
后来,庵埠口靠连杉街地方租与顺成饭店、成裕树行两家铺号经营,民国十六年(1927)4-6月间,因扩建马路需要,顺成、成裕两号临街处被拆去宽十英尺,长六十英尺,面积共六百方尺,用于筑路。民国二十年(1931年)6月1日,庵埠等卡口裁撤,庵埠口关产委托庵埠商会负责保管,该地面积共有13620英方尺,建有正房24间,每间约100英方尺。到了民国二十一年(1932)5月,该关产由承租该关产铺屋之顺成、成裕号两家出价大洋5000元购买。
庵埠海关关产虽然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出售,但“庵埠海关地界”碑仍竖于万和桥旁,到了1983年,该碑才被转移到庵埠缅先亭的碑廊,成为凭吊历史、发思古幽情的一处胜地。
[1](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卷7[M].袁钟仁,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中国海关通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海关通志:第一篇[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166.
[3]陈勇.潮海开关史事考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4](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卷16[M].袁仲仁,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卷5[M].袁仲仁,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59.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mpow Customs Office to the Opening of Swatow Customs Office
ZHOU Xiu-dong
(Shantou Customs Office,Shantou,Guangdong,515041)
The Chaochow Customs head office,established in the 27th year of Emperor Kang Xi’s reign (1688)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cau Head Office and the Canton Head Office of Yueh Maritime Cus⁃toms in succession.Because the Chaochow Customs head office was situated at Ampow,in the district of Hai⁃yang of the Chaochowfu prefecture,it was also called the Ampow Head Office.A new Native Customs officially known as the Chaochow New Yueh Maritime Customs was established at Mayu of Swatow by the Viceroy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 provinces and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Yueh Maritime Customs in the 4th year of Emperor Xian Feng’s reign(1853).Since then,the collection of the prefectural duties transferred from the Am⁃pow office to the new institution,thereby causing the Ampow office to rank as a sub-station just like Tunglung and Chaoyang.
Ampow;The Chaochow Customs Head Office;The Chaochow New Yueh Maritime Cus⁃toms;development
K 928.6
:A
:1007-6883(2015)05-0064-07
责任编辑 吴二持
2015-05-15
周修东(1965-),男,广东潮阳人,汕头海关副调研员兼关史陈列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