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比较研究
2015-01-06周莉敏童举希
施 杨,王 峥,周莉敏,童举希
(常熟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比较研究
施 杨,王 峥,周莉敏,童举希
(常熟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围绕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从性别、年龄、教育3个方面选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归纳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提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与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地方公共服务、农民自身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的观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统计学特征;江苏省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外出、回流和留城3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江苏省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许多农民的部分或全部土地被征用,成为“非城非农”的失地农民。受地域、收入及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选择外出就业。
为客观反映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从性别、年龄、教育3个方面选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归纳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考虑到调查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界定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外出就业情况。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情况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截至2013年,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共计4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22个县,县(市)中包含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按区域来分,江苏省可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省辖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省辖市。
2008年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户籍从业劳动力3 130.9万,其中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967.5万,区域转移率为30.9%,说明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趋势日趋明显[1]。从地域上看,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用工需求等因素制约,经济欠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迫切希望通过外出就业改善生活水平。
由表1可知,这两个地区户籍外出从业的农村劳动力分别占相应地区农村常住劳动力的32.6%和35.9%。由于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区位优势明显,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比例不高,更倾向于在本地范围内就业。
表1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情况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是指人口的具体情况,通常包括年龄、性别、国籍、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种族、受教育情况、职业、家庭人数、家庭收入等信息。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于分析人口增长和变动趋势以及社会阶层的结构变化具有启示意义。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特征
根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全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652.6万人,女性315.0万人,分别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67.4%和32.6%,全省外出从业劳动力男女性别比为2.07∶1。
由表2可知,与户籍从业劳动力相比,江苏省外出从业劳动力男女性别比明显偏高,苏中地区高达2.44∶1。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客观上也拉高了流入地地区就业人口的性别比,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女性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表2 不同性别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2.1.1 农村男性劳动力转移
相对于户籍从业劳动力,全省39.6%的农村男性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这与农村男性劳动力身体条件、工作承受力、就业机会搜寻等方面的优势有关。
由表3可知,苏中、苏北地区农村男性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尤为明显,外出就业比例高达44.2%和45.3%,反映了这些地区适合男性劳动力就业的岗位较少,客观上导致男性农村劳动力主动或被动离开当地外出就业。当然随着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工资收入的增加,外出就业的男性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也逐步显现。
表3 不同性别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
2.1.2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与农村男性劳动力倾向于外出就业不同,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选择相对保守。全省只有21.2%的农村女性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这一比例在江苏省内差异不大。受家庭观念和照顾责任、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对跨区域就业相对消极,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更加突出。表3显示,苏南地区87.0%的女性劳动力仍然选择在本地就业。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发适合女性劳动力工作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农村就业。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特征
根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全省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的99.6万人,21~30岁的279.4万人,31~40岁的316.6万人,41~50岁的185.9万人,51~60岁的74.4万人,60岁以上的11.6万人,分别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10.3%,28.9%,32.7%,19.2%,7.7%和1.2%。其中,20~40岁年龄段外出从业劳动力达到71.9%,这反映外出从业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2.2.1 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分布
根据测算,江苏省户籍劳动力、户籍从业劳动力、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9.2,41.1和34.2岁。从统计结果看,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平均年龄较小。
由表4可知,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平均年龄32.4岁,劳动力低龄化程度明显。许多年轻劳动力放弃接受更高层次教育,选择外出务工。但由于自身职业规划不明确,就业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岗位就业者较少,客观上造成就业稳定性较差。作为劳动力流出地来说,如何有效引导这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仍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2]。
2.2.2 各年龄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
相对于户籍从业劳动力,江苏省各年龄段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比例分别为60.8%,52.8%,38.0%,4.9%,12.4%和4.5%,反映了外出从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与外出就业比例呈反比关系,区域转移比例按年龄结构的高低顺序依次递增。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选择外出就业比例越低,这与劳动力身体条件、劳动强度承受度和心理预期等因素有关。
由表5可知,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50岁及以上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比例均低于15%,反映中老年劳动力就业渠道更加单一,就业地域更加集中。与之相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凭借自身在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优势,纷纷涌向城镇就业。尤其是2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普遍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外出就业意愿非常强烈。这一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苏中和苏北地区尤为明显,56.1%和66.7%的新生代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对于劳动力流入地来说,如何有效利用新生代劳动力满足地方人力资源需要,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表4 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分布
表5 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特征
根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全省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9.0万人,小学147.1万人,初中683.4万人,高中111.8万人,大专及以上16.2万人,分别占外出从业劳动力的0.9%,15.2%,70.6%,11.6%和1.7%[3]。
2.3.1 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根据测算,江苏省户籍劳动力、户籍从业劳动力、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3,8.0和8.9年。
由表6可知,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当然从总量上看,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比例明显偏低,这一情况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也同样存在。
表6 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2.3.2 各学历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
相对于户籍从业劳动力,江苏省各学历段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意愿分别为5.9%,16.1%,39.1%,39.7%和44.6%,反映外出从业劳动力学历结构与外出就业比例呈正比关系,区域转移比例按教育程度的高低顺序依次递减。这一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苏中和苏北地区比较明显,超过四成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就业。当然,这两个地区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受传统观念以及收入水平的因素影响对自身教育培训投资较小,尚未掌握相关职业技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苏中和苏北地区仍有较大比例学历层次不高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在本地就业。
由表7可知,苏北地区93.2%未上学和80.4%小学学历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这些劳动力基本上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相对低端的就业岗位,外出就业相对困难。
表7 不同学历段的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
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江苏省仍然面临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差异明显、外出就业整体素质偏低的现实问题。作为地方政府应考虑各地特点,有效落实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关注城乡就业一体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根据各地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形势,以区域产业升级为动力,努力把扩大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发挥产业政策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内在调控机制。按照全面规划、重点部署的总体原则,依据各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城乡统筹就业的相关政策[4]。
针对江苏农村劳动力以本省就业为主、外省就业较少的情况,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和统计制度,定期调查并公布各地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工种(职业)的供求情况,加强苏南、苏中、苏北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动态配置。围绕实现“更高层次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目标,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建设。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紧密结合
巩固完善城乡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普惠制,建立以政府培训机构为主导、社会民间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制。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城乡社会培训体系,有序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培训,确保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深入研究江苏省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户籍、不同收入农村劳动力的具体需求,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提升计划,重点实施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在岗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创业培训、社区的公益性培训、面向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充分发挥就业培训的倍增效应。
3.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地方公共服务紧密结合
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总体部署,按照便利和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目标,建立以流入地为主、以流出地作补充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开放户籍制度与公共管理服务新体制,切实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对留在外地工作可能性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农村劳动力,充分考虑其获得本地户籍、在本地发展、享受本地政策的强烈愿望,探索“居住证”和“积分制”相结合的改革举措,适度降低城市尤其是苏南二、三线城市的准入及落户门槛,建立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机会均等、享受福利待遇权利平等的公共服务政策,从而推动城乡人口合理有序转移。
加快苏中、苏北等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扶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职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根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的转移路径,把促进就业和创业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
针对江苏省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年龄偏小、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宣传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创业致富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加大农村劳动力对于就业政策、就业法律和法规以及生活常识、就业援助和劳动保护、创业扶持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 邹农俭.江苏农民工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施杨,王婷婷,高佳嘉.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66-468.
[4] 赵万一,黄忠.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N].人民日报,2012-03-22(7).
(责任编辑:张瑞麟)
F 325.22
:A
:0528-9017(2015)10-1661-04
文献著录格式:施杨,王峥,周莉敏,等.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比较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661-166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046
2015-06-15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SHC006)
施 杨(1980-),男,江苏淮安人,讲师,博士,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E-mail:69106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