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01-06张月华姚祥坦徐素琴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含油量嘉兴市嘉兴

张 敏,张月华,姚祥坦,徐素琴

(1.嘉兴市农业经济局,浙江嘉兴 314050;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 314016)

嘉兴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 敏1,张月华1,姚祥坦2*,徐素琴2

(1.嘉兴市农业经济局,浙江嘉兴 314050;2.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 314016)

通过对2009年以来嘉兴地区油菜生产面积、地域分布、品种情况及生产方式等的调查,分析当地的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振兴当地油菜产业的建议。

油菜产业;现状;对策;嘉兴

浙北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油菜籽主产区之一,油菜是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越冬作物之一,在当地有良好的油菜种植和菜子油消费习惯。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大面积流转,以及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农村劳动人口的减少,导致种植效益低下[1]。直播油菜受前茬水稻收获期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确保按时播种,产量受到影响,种植效益优势不明显,降低了种植大户的积极性,导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嘉兴市油菜种植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的6.7万hm2降至2012年的2.21万hm2[2]。通过对2009-2014年嘉兴地区油菜生产情况及品种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找到当地油菜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出适合当地油菜产业发展的策略。

1 发展现状

1.1 生产面积变化

嘉兴市是浙江省主要的春季作物生产区。由表1可以看出,2009-2014年间,春季作物总体生产面积基本稳定在9万hm2左右,年度间变化不大。但油菜生产面积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3.530 hm2降至2014年的1.611万hm2,下降54.7%,油菜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1.2 区域分布

2009-2014年,随着嘉兴市油菜生产面积的逐年下降,油菜区域间的分布也发生显著变化。由图1可知,2009-2014年,嘉兴市所辖各县(市、区)的油菜生产面积除桐乡市2014年较2013年有小幅增加外,其余县(市、区)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以平湖市下降速度最快,从2009年的1.07万hm2降至2014年的0.309万hm2,减少71.1%;其次是海盐县,栽培面积从2009年的0.553万hm2降至2014年的0.165万hm2,减少70.2%;南湖区的栽培面积从2009的0.269万hm2降至2014年的0.08万hm2,减少70.3%;嘉善县从0.168万hm2降至0.067万hm2,减少60.1%;桐乡市从2009年的0.433万hm2降至2013年0.217万hm2,减少49.9%,但2014年油菜面积有所回升,栽培面积达到0.262万hm2。比较而言,秀洲区与海宁市的油菜栽培面积虽呈下降趋势,但降幅较小。2014年较2009年分别下降33.8%和27.2%。

表1 嘉兴市2009-2014年油菜及春季作物栽培面积

1.3 品种变化趋势

从统计数据看,嘉兴市油菜生产以常规品种为主,杂交品种几乎没有,仅个别年份有引进零星栽培,但栽培面积不大。从近6年来品种的变化看,嘉兴地区主要栽培的油菜品种仍以浙江、上海两地选育的常规品种为主,尤以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品种为主。同时,从品种种植面积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新选育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面积占比逐年增加。

从图2可以看出,2009年嘉兴地区油菜品种主要以浙双72、沪油15为主,2个品种分别占总面积的32.7%和29.4%,栽培面积分别达到1.155万和1.036万hm2;2010年开始,浙油18面积逐渐上升,2011年栽培面积达到0.749万hm2,占嘉兴市总栽培面积的28.1%,成为当年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2011年开始,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浙油50面积逐年增加,2012年成为嘉兴市油菜主栽品种,2012-2014栽培面积分别达到0.824万,0.885万和1.010万hm2。在嘉兴市油菜栽培面积整体下降的情况下,面积逐年增加,品种覆盖率分别达到39.5%,49.4%和62.7%。

图1 嘉兴市2009-2014年油菜生产区域分布及栽培面积变化

图2 嘉兴市2009-2014年油菜主栽品种面积变化

从油菜品种的含油量来看,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油菜品种含油量有较大幅度提高。20世纪90年代的主栽品种九二-13系含油量仅38%左右,2000年后的主栽品种浙双72、沪油15、浙油18等含油量在43%左右,近3年来主栽品种浙油50的含油量达49%,引进推广的油菜品种中双11号的含油量达49.04%。2014年高含油量品种中,中双11的栽培面积也达到0.142万hm2,成为当年第二大油菜品种,使当年含油量45%以上的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覆盖率达到71.5%,油菜品种基本实现更新换代。另外,九二-13系作为双高品种,成为嘉兴市近年来面积变化幅度最小的品种,说明当地对这种植株较小、人工收割便利的平头油菜类型还有需求,对该类型品种的品质改良将影响嘉兴市油菜籽的品质。

1.4 主要栽培方式

据调查,嘉兴地区油菜的主栽方式仍以稻田免耕移栽为主。一般9月底播种,11月上中旬移栽,技术成熟,产量稳定。近年来,通过农技部门的努力,稻田免耕直播技术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嘉兴地区一般要求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期要在10月底以前完成,播种过迟会影响油菜的产量。近来由于晚稻收获期的推迟,晚稻-油菜的茬口矛盾严重影响直播油菜发展;同时,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日渐成熟,机械化收获在当地尤其是大面积种植区域发展迅速,这体现了油菜种植的规模化水平。2014年,嘉兴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0.192万hm2,占全市油菜栽培面积的11.9%,规模化栽培水平不高。

由图3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当地油菜栽培面积下降明显,但直播油菜及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相对较稳定,直播油菜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嘉兴市直播油菜面积0.243万hm2,占全市油菜栽培面积的15.1%,以免耕直播和机械化收获为代表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将在当地今后的油菜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3 嘉兴市2009-2014年油菜直播及机收面积

2 主要问题

2.1 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很多地方的土地进行整体流转。由于种植粮油作物总体效益不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很多原先种植水稻-油菜的土地,流转后大多转为生产蔬菜、水果、水产等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产品。与此同时,近年水稻-蔬菜、水稻-西甜瓜等粮经轮作模式发展迅速,更促进了传统农业向以蔬菜、水果生产为代表的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导致传统的水稻-油菜、水稻-大、小麦一年两熟栽培模式面积有所下降。同时由于传统的油菜栽培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土地流转后,随着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油菜栽培的比较效益更加低下,种粮大户宁愿种植劳动力成本低的大、小麦,也不愿种植油菜,从而造成近年来油菜面积的迅速下滑。

2.2 晚稻茬口推迟,直播油菜推广难度大

直播油菜由于省工省力,目前已可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油菜种植的人工成本,受到当地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重视,已形成一套适合当地的直播轻简化油菜高效栽培技术。但受晚稻茬口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杂交稻品种,产量高但生育期长,晚稻收获时期较以往明显推迟。以2013年为例,在11月8日水稻收获面积仅为1.040万hm2(9.0%),水稻大面积收割时间一般要在11月10日以后。而已有研究表明,在浙北地区直播油菜的安全播种期一般在10月底,过迟播种直播油菜很难获得高产,从而导致种粮大户不愿种植油菜,直播油菜推广难度大。

2.3 油菜规模化水平低,全程机械化优势较难体现

由于移栽油菜用工成本大,直播油菜茬口紧张等原因,大面积土地流转后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油菜种植规模化水平低,全程机械化,特别是机械化收获的优势不明显。同时,受机械化收获的技术特点要求,机械化收获时间集中,种植规模小,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3 发展策略

3.1 重视水稻-油菜协同发展,追求综合效益

当前嘉兴市直播油菜推广速度慢,很大程度是由于晚稻收获期延迟,茬口紧张,播种期不能保证的原因造成,而种粮大户追求水稻高产,更驱使茬口紧张。许多农田由于晚稻收获偏迟,冬种油菜生产较难开展,因此必须重视水稻-油菜协同发展,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达到水稻、油菜一年两茬双丰收,以获得综合效益。同时,通过水稻油菜的水旱轮作,可有效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病虫害发生,并可实现农田绿色过冬,生态效益明显。故而应从水稻-油菜一年两季协同发展的角度进行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农业科研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在品种选择及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争取做到水稻-直播油菜一年两季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

3.2 推广优质油菜品种,提升油菜产业总体效益

随着科技进步,油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很快。近年来,国内选育的油菜新品种在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等方面均较原有品种有很大改善。研究表明,每增加含油量3%,相当于提高产量10%左右[3]。从近年国审品种来看,已有多个审定品种含油量在45%以上[4-5],包括已有的浙油50、浙油51、浙大622、中双11等含油量在50%左右的优良品种,对其加以引进推广,可大大提高油脂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益。引进包括高油酸含量等特异性状的油菜品种,有利于提升油脂生产企业的产品品质,提高企业效益,从而引导开展油菜籽订单生产,提高油菜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油菜产业的总体效益。3.3 研究油菜直播技术,增加油菜栽培面积

当前国内已有较多的油菜直播栽培技术,但很多与嘉兴当地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当地农业相关部门研究的油菜直播技术[6],由于茬口等问题,播种期偏晚,风险较大。在鼓励开展水稻-油菜协同发展的同时,研究油菜迟直播技术,筛选适合晚播栽培的油菜品种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浙北嘉兴等地晚稻大面积收获时间在11月10日前后开始,如果能筛选到适合11月10日以后播种的品种,并研究配套油菜667 m2产量达到150 kg左右的相关高效栽培技术,解决部分茬口问题,将提高种粮大户冬种油菜的积极性,对当地油菜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4 推广全程机械化,促进油菜规模生产

近年来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越发成熟,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油菜种植的规模化水平,同时规模化生产更能体现机械化的优势。通过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模种植、油菜机械化收割的补贴政策,提高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油菜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全程机械化的相关研究及新型高效生产机械的研制及应用,全面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促进油菜产业发展。

3.5 建设美丽嘉兴,发展油菜休闲观光产业

油菜花期较长,成片种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全国各地油菜花节方兴未艾,结合嘉兴江南水乡的特色,发展油菜休闲观光产业,将会带动油菜产业的发展。2012年成功举办的湘家荡油菜花节,为发展当地油菜休闲观光产业提供了很多经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进不同花色、不同叶色的油菜品种,发展以油菜花观赏为主的创意农业,以及江南水乡特色的油菜花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利用嘉兴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丰富游客资源,开展以游古镇、赏油菜花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游,将增加油菜生产附加值,延伸油菜产业链,推动油菜第三产业的发展。

[1] 张有进,仲云龙,朱建国.浙北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J].中国农机化,2009(6):34-36,39.

[2] 嘉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嘉兴年鉴2013[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3] 涂金星,张冬晓,张毅,等.我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50-352.

[4]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冬油菜新品种动态:2011-2012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冬油菜新品种动态:2010-2011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6] 张敏,姚祥坦,张月华.播种期和密度对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3):48-51.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565.4

:A

:0528-9017(2015)10-1590-03

文献著录格式:张敏,张月华,姚祥坦,等.嘉兴市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0):1590-1592,1597.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021

2015-05-22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11R50026-25);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AZ2020)

张 敏(1979-),女,浙江嘉兴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zm428@sina.com。

姚祥坦。E-mail:yxt156@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含油量嘉兴市嘉兴
《初心》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利用SNP芯片构建甘蓝型油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含油量性状QTL分析
浙江嘉兴卷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