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师队伍 促进专业成长
2015-01-06曾德才
打造教师队伍 促进专业成长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万科金色城市小学 曾德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最宝贵的办学资源。我校现有教师54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青年教师居多,绝大部分为近三年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人。他们学历和个人素质较高,工作积极性高,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快速成长,学校主要通过以下五个层面来打造教师队伍,促进其专业成长。
一、学校层面
1.规范教学行为。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专门制订了《教师教学工作手册》,手册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听课记载、学情反馈和教情反思、教研活动记载、参加培训记载、读书笔记或教学笔记、教案互查记载、作业互查记载、教学论文和案例、教学工作总结等。每月由教研组检查,每学期期末学校检查验收后收入教师成长档案。
2.师徒结对。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签订《师徒合同》,对青年教师跟踪辅导,相互听课,进行传、帮、带,以老带新。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并在相关会议上交流经验。三年期满,教务中心检查验收,学校行政会议审核,颁发出师证和导师证,评选最佳师傅和徒弟,并通报全校。
3.听“三课”。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推门课、跟踪课和通知课“三课”。对所有的教师听“推门课”:领导大面积听常规课,事先不通知被安排听课的教师,直接进班听课,课后及时反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重点教师听“跟踪课”:在大面积听“推门课”的基础上,发现苗子,重点培养,跟踪辅导,不定期听“跟踪课”;对问题教师听“通知课”:对在“推门课”中发现问题较大的教师,学校领导通知其另行准备上课内容,接受领导的听课,如果领导还不满意,再上一节,直到满意为止。
4.教学沙龙。教学沙龙活动由上课、说课、议课等环节构成,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在备课小组内进行,备课小组内人人上课、说课,小组成员议课,评课;二是在教研大组内进行,由每个备课小组推荐两人,分语文、数学、体音美、综合四大教研组开展上课、说课和议课;三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由四大教研组分别选拔两名教师在全校进行展示,先由授课教师上课,接着说课,然后全体教师畅所欲言,进行沙龙互动。实践表明,教学沙龙活动立竿见影,教师受益匪浅。
5.教学比武。学校制订教师教学比武办法,确定评价标准,先在各教研组内进行,接着各组按规定比例遴选优胜者在全校比武,然后学校评选出一、二等奖若干名,最后获一等奖的教师在全校展示,并进行交流互动。
二、市、区层面
一是请市、区教研员上“下水课”、听课、评课、讲座辅导,一对一听,一对一评;
二是推荐和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寒暑假各科培训。
三、大学层面
1.开展“四个一”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部选派华师附小骨干教师到学校开展“上一节课、听一节课、说一节课、评一节课”的“四个一”活动。“上一节课”是指华师附小的骨干教师到学校上一节课,“听一节课”是指华师附小的骨干教师听一节学校教师上的课,“说一节课”是指华师附小的骨干教师说自己所上的课,“评一节课” 是指华师附小的骨干教师评价所听的学校教师的课。这一活动指向明确,效果明显。
2.跟岗培训。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发展部的统一安排下,每月派两名教师到华师附小分学科一对一安排到班级跟岗培训。
3.集中培训。日常培训:包括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主要是听专家报告、辅导讲座和汇报交流教学、管理经验等。假期培训:今年暑假全校所有教师分两批培训,一批到华师随州附小,另一批到华师海南附中,先集中听专家讲座,再按学科分班管理,名师辅导,上课磨课,评课互动,进行“魔鬼式”训练。
四、名师、专家层面
1.引进名师工作室。一是请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上示范课;二是请名师工作室成员一对一地对教师进行教材辅导培训;三是学校教师上研讨课,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评课、议课。此举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适应教学的能力。
2.聘请名师、专家蹲点辅导。我校聘请了一位名师、专家对教师进行蹲点辅导,每周五的上午为蹲点辅导时间,先是由名师、专家听两节课,然后是评课、盘课,一对一听,手把手教,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名师、专家讲座和上示范课。一是请全国、省、市、区名师上示范课;二是请大学教授、博导和专家举办教育教学、课改和科研专题讲座。这对开阔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五、外派层面
为了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捕捉最新课改信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分别听全国小学数学比赛课、全国小学语文比赛课、中国好课堂比赛课、中南六省美术课堂教学比赛课、武汉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课等。
以上可谓众措并举、多管齐下,下大力、出重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开办一年来,在洪山区所有的五项课堂教学比赛中,我校各派1名教师参赛,取得了4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的好成绩。教师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共有24人分别获市、区一、二等奖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