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卜楞寺保护看遗产地精神的阐释
2015-01-05朱宇华
朱宇华
拉卜楞寺坐落在甘肃省甘南藏区的夏河县,全名为“尕旦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旗委琅”(意为“具喜讲修兴旺吉祥右旋寺”),简称“拉章扎西旗”(意为“位于扎西旗的佛官”)。又因拉卜楞寺创立者一世嘉木样活佛曾经出任过拉萨哲蚌寺扎西郭莽扎仓(扎仓为藏语音译,意为僧院的堪布,原为西藏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称号,其后举凡深通经典之喇嘛,而为寺院或扎仓之主持者,皆称堪布)职位,康藏地区也习惯称之为“安多扎西郭莽”。
拉卜楞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9年)由嘉木样一世活佛创立,至今300余年的发展历程,使得拉卜楞寺成为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格鲁派六大寺院包括拉萨三大寺,即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也是我国目前保留最为完整、藏书最丰富、拥有六大学院,强调显密双修的大型藏传佛教寺院。1982年,拉卜楞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4月,受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样六世活佛和甘肃省发改委共同委托,清华设计团队承担了此次保护规划工作。规划成果对寺院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和完整架构。2009年拉卜楞寺保护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市规划二等奖。
遗产地精神
2008年10月,主题为“遗产地精神——在无形和有形之间”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6届大会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召开,会后形成了两个宪章和一个宣言,大会发表《魁北克宣言一关于保护遗产地精神》,正式提出了保护遗产地精神的概念。在该文件中,遗产地精神被界定为:有形(建筑物.遗址、景观、线路、实物)和无形元素(记忆、口述、书面文献:仪式、庆典活动、传统知识、价值、质地、颜色、气味等),即赋予遗产地意义、价值、情感和神秘性的物质和精神元素。遗产地精神由各种社会行动者(不仅包括它的建造者、管理者,还包括使用者)共同构建而成,这些人积极持续的参与,共同赋予了遗产地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和意义。
拉卜楞寺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规模宏大,现存精美的藏族建筑约800余座,是藏式寺院建筑的代表。同时作为国家大型的宗教活动场所,拉卜楞寺至今在佛教传承,经学研究以及宗教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也是全国各族佛教僧侣前往修行和学习的重要学府。因此,对拉卜楞寺的保护不仅需要关注有形的寺院藏式建筑,也需要关注作为寺院建造者和使用者的僧侣群体,以及他们所传承的丰富的佛学文化。要从保护和传承遗产地精神的高度去认识和制定保护规划。
历史研究和价值评估
研究拉卜楞寺的创立、兴盛、衰败和复兴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拉卜楞寺的兴衰都和历代嘉木样活佛息息相关。1710年嘉木样一世按照佛经指示确立寺院选址,兴建拉卜楞寺,建立大经堂;其后,第二世、三世和四世嘉木样活佛围绕大经堂逐步开设显宗扎仓、因明扎仓、密宗扎仓、时轮扎仓和医药扎仓等佛学学府,建立了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续部上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和喜金刚学院六大学院。围绕六大学院,各类佛殿、活佛宅邸、印经藏书院及大量僧舍建筑随之建造起来。从寺院创建至今300余年问,寺院多次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争损毁,但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灾害过后迅速得到修复。从1943年拍摄的寺院整体照片上看,拉卜楞寺格局完整,气势宏伟。“文革”期间拉卜楞寺遭到巨大破坏,三分之二的寺院被拆毁,全寺仅余几幢孤立的经堂建筑。“文革”结束后拉卜楞寺格局在二十年间迅速得到恢复,从今天拍摄的拉卜楞寺整体格局来看,和历史上几无差别,表现出类似于有机体再生般顽强的生命力。
通过对拉卜楞寺的历史进行了细致研究和梳理,规划者认识到,作为一处以古建筑群为载体的遗产地,支撑其物质形态始终保持传统风貌的原因在于遗产地精神的传承和影响。无形的精神与有形的物质形态之间相互影响,并且相互建构,保证了拉卜楞寺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得以保留和传承。不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历代寺主嘉木样活佛都坚持把寺院发展和所处时代紧密结台,坚持寺院传承藏传佛学的传统,严格规范格鲁派教义,坚持开展佛学教育,由此产生了大批学识渊博的高僧,不断吸引着大批僧侣前来修习,寺院的巨大影响力深入整个甘南藏区社会,同时也不断影响着中央政府的政策,使得寺院文化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得到传承、复兴和发展。
价值评估是开展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前提。拉卜楞寺的保护规划不仅对有形的藏族寺院古建筑群和寺院格局进行价值评估,同时也对无形的宗教和传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从而全面认识拉卜楞寺作为活态遗产所具有的遗产地精神的完整内涵。对有形的文物古迹价值评价,主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从历史、艺术和科学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目前没有细致的评价标准。规划通过对拉卜楞寺无形遗产的分类,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的六条标准,完成了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见附录1)。
遗产构成
正如《魁北克宣言一关于保护遗产地精神》中所说,“遗产地精神由无形的要素(记忆、口述、书面文献、仪式、庆典活动、传统知识、价值、质地、颜色、气味等)和有形的要素(建筑物、遗址、景观、线路、实物)予以定义,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要素赋予了遗产地的意义、价值以及情感和神秘性。不能把精神与遗产分开,不能把有形与无形的要素彼此对立来考虑”。事实上,在拉卜楞寺的保护规划中,对遗产构成的认定也不仅仅着眼于对精美的藏族寺院古建筑群,同时也关注创造、使用这些古建筑的人及其活动,比如传统的寺院修习活动,管理组织制度、传统民俗文化和宗教活动等都是构成遗产地精神的无形要素,是拉卜楞寺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的古建筑群和寺院景观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是整个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有形遗存和无形要素同样重要,不可分割。
拉卜楞寺的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景观选址环境、建筑群、附属实物三方面有形的因素,其中每一类当中又包括许多具体的保护对象。如景观选址环境即包括环境选址要素、人文环境要素、寺院格局等(见附录2)。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也非常丰富,既有宗教庆典活动、也有传统知识体系,其他如藏医药工艺、藏戏、唐卡、壁画,传统工艺数量众多。另外,寺院内宗教活动开展的线路和场所留传下来的“文化空间”也是新的遗产类型。因此拉卜楞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遗产地精神无形因素的类型,可划分为三大类型:宗教仪式庆典活动(典礼仪式),宗教知识教育传承体系(传统知识),传统技能(见附录3)。endprint
保护措施
从遗产地精神的角度看待拉卜楞寺的历史变迁,可以清楚地发现寺院在不断的历史兴废中发展,经过多次的衰败和复兴,始终保持传统格局,延续寺院功能。在这里,无形的传统宗教文化和有形的寺院建筑在变化中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一方面气势恢宏的寺院建筑群不断吸引僧侣前来求学,产生大量学识渊博的高僧大德参与社会实践,影响遍布汉藏两地。另一方面寺院严格的教育组织制度和佛学文化传承也不断影响和建构着寺院,在寺院遭到毁坏时能迅速得到恢复重建,在和平发展时能够与时俱进地持续建设和改造。这种整体认识贯穿整个规划的编制过程。规划结合国际上对于遗产地精神的最新表述,对拉卜楞寺的文化遗产类型和遗产构成体系进行了全方面的梳理,不仅仅关注有形的建筑和景观,也关注在寺院中传承的宗教文化,关注寺院的人,关注和人相关的传统活动,尝试建立了全面的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并分别进行细致的评估,提出了保护措施。
经过评估,对于面临不同危害的文化遗产,规划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对于有形的古建筑群,依据国家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分别制定保养维护工程、现状修整工程、重点修复工程、抢修加固工程四类保护工程。对于景观选址方面,规划明确把属于寺产范围、具有宗教选址意义的曼达拉山和卧象山纳入保护范围,同时对于山顶的日楚召寺也一并纳入遗产本体对象。对于无形遗产,规划确定了必须按照国家宗教管理条例继续传承寺院的佛学教育体系,继续开展传统宗教活动的措施。并进一步强调,在涉及寺院建设和发展的方面,一方面政府要指导寺院遵照国家文物保护要求做好文物登记,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明确作为寺院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寺院管理委员会和僧侣具有最终选择权。规划强调,在遗产保护方面,政府必须建立与寺院良好的沟通和决策机制,推进寺院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可持续地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正如《魁北克宣言一关于保护遗产地精神》中所论述的一样。“认识到遗产地精神的变迁本质上和人密切相关,因此,这种变迁也将成为保护工作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最紧密的沟通和相关利益者的参与,遗产地精神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加强。这里,沟通是保持遗产地精神活力最好的手段。”
附录1:拉卜楞寺价值评估
有形的文物古迹价值
拉卜楞寺是目前藏传佛教的六大宗主寺之一,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建制齐全,在我国佛教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展传承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拉卜楞寺院建筑群整体规模极其庞大,建筑等级分明,单体建筑无论是建筑材料和色彩,极具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拉卜楞寺院建筑群依山而建,建筑高低错落,沿山脚层层叠叠展开,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重要的景观价值。
拉卜楞寺内包含大量的附属文物,包括佛像、灵塔、壁画、唐卡等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拉卜楞寺是在国内外享有巨大声誉的大型佛教寺院,至今仍是研习藏传佛教的重要场所,在地区群众生活和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无形的文物古迹价值
拉卜楞寺是甘南藏族地区民族文化和知识传播的中心。进寺求学是当地藏族群众的一个历史传统。
拉卜楞寺佛学教育体系完整,规制严格,具有浓厚的宗教和藏民族文化内涵。寺院依然保持传统严格的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始终保持巨大生命力。
拉卜楞寺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寺院招收并培养藏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优秀匠人,涉及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在寺院中不断地加以传承和创新,以延续藏族文化优秀的创造力。
拉卜楞寺的宗教活动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包含藏戏、法舞、佛殿音乐等多方面艺术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出甘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创造力,为当地百姓所习惯和认同。
附录2:拉卜楞寺的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历史环境与选址
1.环境选址要素
与寺院相关的环境主要包括山、水、原、泉、林等要素。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拉卜楞寺背靠的卧象山和寺南面的曼达拉山,主要环境要素的价值体现在拉卜楞寺最初建寺选址的宗教意义上。
2.人文环境要素
拉卜楞寺的人文环境要素包括拉卜楞附近的村落(塔哇)、属寺、附属静修山寺、夏宫等几方面;其中五处静修山寺是拉卜楞寺的重要组成,分布在寺院周围的山峰上。寺院与附近村落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和历史价值。
3.寺院格局
主要包括寺院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功能分区和道路格局,功能分区包括经堂建筑群区域、园林区域、活佛囊欠区和僧舍区,道路格局主要是路网和主要的出入口,是寺院整体布局的重要特征。
古建筑群
1.经堂建筑群(学院建筑):包括闻思学院、续部下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喜金刚学院和续部上院六大学院的经堂建筑群,每个学院基本组成包括经堂、厨房、辩经庭院、护法殿以及若干配属佛殿等。
2.佛殿建筑:拉卜楞寺佛殿建筑数量多,分布广,主要附属于各大学院和大囊欠(活佛宅邸)。主要佛殿包括宗喀巴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白伞盖菩萨殿、文殊菩萨殿、寿安寺、贡唐佛塔等。
3.囊欠与僧舍建筑:均为自建住宅建筑,在寺院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其中囊欠是大活佛宅邸,僧舍为普通僧侣住宅。大的囊欠建筑包括嘉木样佛宫、贡唐仓、德哇仓、萨木察仓、加洛华仓、阿莽仓等活佛的宅邸,多为较大型院落。
4.其他宗教建筑:包括藏经搂、印经院、白塔等,作为寺院边界的转经廊也是拉卜楞寺重要的古建筑。
附属文物
拉卜楞寺建寺300多年,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文献,附属文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佛像、活佛灵塔、佛经典籍和经板、封诰和印鉴、珍宝古玩以及壁画、唐卡等,许多属于国家级一、二级文物。endprint
附录3:拉卜楞寺无形文化遗产体系
宗教知识教育传承
拉卜楞寺根据佛教上显、密宗分科,下设六个学院,即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续部上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和喜金刚学院。其中,最大的是显宗学院,即闻思学院,主要学习显宗典籍及教规戒律。其余五个学院属于密宗学院,其中续部下学院和续部上学院为神学院,主要修习密宗典籍及教规戒律;喜金刚学院和时轮学院为天文学院,学习天文、历算、藏文文法、书法、音乐、护法舞蹈、绘制坛城等。医学院为专门学习藏医药学的学院,主要学习《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及《月王药诊》等著作,以及采药、制药等内容。
拉卜楞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有计划、成系统的教学体制,以及严密的教规戒律。并依据格鲁派的“先显后密”的教学程序,形成系统的学习过程。拉卜楞寺的教学程序严密,组织管理有序,对经学典籍的课程安排,考核制度和成果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对僧人晋级和授予学位的标准有严格的规定和考核程序。
宗教仪式仪轨、节庆活动
法会是宗教节庆活动,拉卜楞寺每年举行许多法会,六大学院(扎仓)每年也有自己各个学院的传统法会活动。寺院大部分宗教法会的历史悠久,有些传统活动已经成为当地藏民共同的传统节日,具有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比如属于全寺法会活动的有“毛兰姆”法会(正月大法会)、“尼贝措却”法会(二月法会)、柔扎法会(七月大法会)、燃灯节(阿木却,圆寂日)、娘乃节(四月法会)等,其中“毛兰姆”法会、柔扎法会、娘乃节都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共同参加的地方传统节日。
此外,各大学院内部也保持着许多自己的传统宗教活动,比如最大的闻思学院内“磋朗”辩经会、辩论大赛、“恰吉”活动等,主要是寺院佛学教育开展的学员考核,比赛辩论而形成的传统活动。其他密宗学院也有许多内部的宗教法会活动,这些宗教活动共同构成了寺院浓郁的宗教修习和传承的历史氛围。
传统工艺技术
传统手工艺和技术包括殿堂建造工艺、雕刻、塑像、壁画、唐卡、雕版印经、制药、酥油花等传统制作工艺和技术。这些传统工艺和技术大部分仍掌握在各学院的僧人学员中,并在僧人中相互传承,为寺院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传承服务。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孙秀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