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剧都有悲情的核

2015-01-05

党建文汇·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潘长江陈佩斯葛优

近十年来,登上话剧舞台的明星不少,其中包括葛优、陈道明、潘长江、朱时茂、郭冬临等,无一例外的,他们选择的都是喜剧,且都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但像陈佩斯这样能在话剧舞台打持久战,而且在自己打下一片天空之后还提携新人、开办喜剧培训班,搭建一个喜剧的平台,将“喜剧”视为终身职业和研究对象的,却绝无仅有。

看似从未失手,事实上却是陈佩斯花费了大量工夫,从枯燥的喜剧理论入手研究,实地到全国的乡野农村采风,看书看戏反复琢磨出“喜剧的根源”,“为什么我演那些倒霉的小人物,能让观众笑开怀,原来是观众从中产生了优越感”,陈佩斯说:“以前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必须找到喜剧的规律,才能摸到观众的脉。”

“任何喜剧中都有一个悲情的核”,这是陈佩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在剧中越是折磨自己,观众的笑声越发强烈。所以,在生活中陈佩斯一向低姿态,从而找到小人物的悲欢,有了这样一个个的喜剧人物积累,陈佩斯的喜剧之路也越走越宽了。

对待喜剧,每个创作者的态度都不同。长期以来,很多导演看不起喜剧,在观念上常常把喜剧和闹剧混为一谈,认为喜剧上不了台面;还有一类导演,认为喜剧相对正剧更有观众和市场,因此常搞一些低俗的笑料糊弄观众,从中牟利。可是,陈佩斯对待喜剧是真正潜心研究,多年来他将生活中朴实无华的情感磨砺打磨发光,创作出一系列经典喜剧形象。

陈佩斯的喜剧作品是“小人物集散地”,充满了各种可笑的接地气儿的小人物,散发着泥土芳香,带着我们悲欢离合的生龙活虎。而这些都是陈佩斯从日常生活中搜罗来的,他的生活从未“高大上”,偶尔请记者们吃饭,也从来不去大饭店。他的生活更是简单,他不喜欢打高尔夫,就喜欢在自己家楼前楼后走路锻炼;他平时就是布鞋棉袄,不出镜从不名牌加身;他开的车子曾有一辆捷达,开了十年,最近两三年才淘汰。这样的生活态度也决定了他的作品从未失真。 (邓晨曦)endprint

猜你喜欢

潘长江陈佩斯葛优
潘长江:“花甲小伙”逆生长
潘长江:“花甲小伙”逆生奇迹
『葛优躺』其实很伤身
陈佩斯托起喜剧的一片天
刘桦搭潘长江9月《斗地主》
葛优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