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2015-01-05谷战英雷小林李建安
熊 利 ,孙 颖 ,谷战英 ,雷小林 ,,任 骏 ,李建安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a.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b.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4;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熊 利1a-c,孙 颖2,谷战英1a-c,雷小林1a-c,2,任 骏1a-c,李建安1a-c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a.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b.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4;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油茶;幼林;间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1-3]。但其管理水平过于粗放,严重制约了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4]。通常油茶种植株行距为2.0 m×2.5 m或2 m×3 m,可以进行农林间作。油茶幼林采用合理的农林间作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率,还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以短养长,以耕代抚的目的[5]。李纪元等经研究发现在油茶幼林中间种经济作物,可补充一定的养分流失[6]。油茶幼林地间种花生和红薯,可以提高春梢和树高的生长,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7]。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为增加油茶幼林的早期收益,通常在油茶幼林中进行间种,间种作物有花生、大豆、茶叶、鱼腥草、墨西哥玉米草、黑麦草以及各种林下中药材[8-14]。本研究中选用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林下间种试验,通过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的调查,分析不同间种模式对油茶幼树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油茶林地间作提供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江西星火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土壤性质为红壤土,土壤pH值为4.75,适合油茶生长发育。基地面积66.7 hm2,地势平坦开阔,2010年3月造林,株行距为2 m×3 m,主要栽种2年生长林系列油茶嫁接苗。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组处理,每组处理面积10 m×20 m,重复3次,具体如下。
处理Ⅰ:于2014年4月10号,油茶行间距离树兜外50 cm开小穴间种花生,每小穴播2粒花生种子,株行距为0.2 m×0.2 m。
处理Ⅱ:于2014年4月10号,油茶行间距离树兜外50 cm开小穴间种大豆,每小穴播2粒大豆种子。株行距为0.2 m×0.2 m。
处理Ⅲ:于2014年4月22号,油茶行间距离树兜外50 cm开小穴间种黄菊,株行距为0.5 m×0.5 m。
处理Ⅳ:油茶纯林,不间种,作为对照。
2.2 调查项目
于2014年5月23号、2014年8月28号分2次调查油茶树体生长状况。每组处理随机选择10株标准株进行测量,重复3次,树高、冠幅采用钢卷尺测量,精确到0.01 m;地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到0.01 mm;新梢数目采用观察计数法。
2.3 数据分析
采用Of fi ce2007中EXCEL和SPSS17.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
图 1 不同处理对树高生长的影响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ree height increment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油茶树高生长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茶树高生长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春季树高增长量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分别高出处理Ⅳ133.33%、88.89%和55.56%;夏季树高增长量处理Ⅰ高出处理Ⅳ46.67%,对4组处理春季和夏季树高增长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春季、夏季树高增长量差异显著(P<0.05)。春季树高增长量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夏季树高增长量处理Ⅰ与其它3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3.2 不同处理对油茶地径生长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茶地径生长的影响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春季地径增长量处理Ⅰ和处理Ⅲ分别高出处理Ⅳ69.60%和56.48%;夏季地径增长量处理Ⅰ和处理Ⅱ分别高出处理Ⅳ57.11%和67.18%。对4组处理春季和夏季地径增长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春季、夏季地径增长量差异显著(P<0.05)。春季地径增长量处理Ⅰ、处理Ⅲ与处理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夏季地径增长量处理Ⅰ、处理Ⅲ与处理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 2 不同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ground diameterincrement
3.3 不同处理对油茶冠幅生长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茶冠幅生长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春季冠幅增长量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高出处理Ⅳ71.43%、85.71%、128.57%,夏季冠幅增长量处理Ⅰ、处理Ⅲ分别高出处理Ⅳ71.43%和40.00%。对4组处理春季和夏季冠幅增长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春季、夏季冠幅增长量差异显著(P<0.05)。春季冠幅增长量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与处理Ⅳ存在显著性差异;夏季冠幅增长量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 3 不同处理对冠幅生长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crown growth
3.4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生长的影响
3.4.1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数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数量的影响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春梢数量、夏梢数量处理Ⅰ比处理Ⅳ分别高出57.91%、40.89%。对4组处理春季和夏季新梢数量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春梢数量和夏梢数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春梢数量处理Ⅰ与其它3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夏梢数量处理Ⅰ与其它3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Ⅲ与处理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 4 不同处理对新梢数量的影响Fig. 4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new shoot number
3.4.2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长度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长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春季梢长、夏季梢长处理Ⅲ比处理Ⅳ分别高出10.10%、6.49%。对4组处理新梢长度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图 5 不同处理对新梢长度的影响Fig. 5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new shoot length
3.4.3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粗度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茶新梢粗度的影响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春梢粗度处理Ⅱ比处理Ⅳ高出14.63%,夏梢粗度处理Ⅰ、处理Ⅱ比处理Ⅳ分别高出15.91%和18.18%。对4组处理新梢粗度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春梢粗度、夏梢粗度差异显著(P<0.05)。春梢粗度处理Ⅱ与其它3组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夏梢粗度处理Ⅲ与处理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 6 不同处理对新梢粗度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new shoot diameter
4 小 结
在本试验中发现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3种模式均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油茶幼树的营养生长,其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王玉娟等发现间种花生能有效促进油茶树体生长[4,15];李振纪等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林下种植花生、大豆均能促进油茶树体生长[16-18]。其原因为:花生、大豆均属于豆科植物,能起到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氮元素可明显促进油茶树体营养生长。间种花生对油茶幼树树体的促进作用远大于间种大豆,这可能有以下原因:间种花生行间覆盖度达到65.43%,土壤温度为30.8 ℃,间种黄豆覆盖度为45.2%,土壤温度为32.2 ℃,间种黄豆行间覆盖度低、温度过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丰富度下降,间接影响土壤酶活性[19-20]。因此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1]何 方,胡芳名.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78-288.
[2]何 方,何 柏.油茶栽培分布与立地分类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5):64-72.
[3]王 瑞,陈永忠.湖南省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展望[J].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59-61.
[4]陈隆升,陈永忠,彭绍峰,等.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11,37(1):10-11,16.
[5]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313-321.
[6]李纪元,肖 青,李辛雷.不同套种模式油茶幼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J].林业科学,2008,44(4):167-172.
[7]陈永忠,王玉娟,王湘南,等.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5(5):117-120.
[8]邓 云,田松华.油茶林套种鱼腥草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4):55-56.
[9]杨柳平.梅州市幼龄油茶园间种大豆高效种植模式[J].现代园艺,2011,(10):35-36.
[10]陈丽莉,陈 斌,刘兴锋,等.林下套种墨西哥玉米草营养价值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2):27-31.
[11]滕维超,刘少轩,曹福亮,等.油茶大豆间作对盆栽土壤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J].中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2):24-27.
[12]周乃富,袁 军,高 超,等.生草栽培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4,32(3):76-80.
[13]陈杰森.油茶套作茶叶的生长效应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9, 36(2): 266-269.
[14]吴培付.油茶套种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68-69,87.
[15]王玉娟,陈永忠,王 瑞,等.覆草间种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及生长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6): 43-49.
[16]李振纪.油茶间种[J].湖南林业科技,1976,(2):34-37.
[17]明延柏,李爱华,袁知雄,等.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与综合效益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12, 4(25): 98-101.
[18]魏浙杭.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15(2):36-37.
[19]Zogg GP, Zak DR, Ringelberg DB,et al.Compositional and functional shift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due to soil warming[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97,61(2):475-481.
[20]Waldrop MP, Firestone MK. Altered utilization patterns of young and old soil C by microorganisms caused by temperature shifts and N additions[J]. Biogeochemistry,2004,67(2):235-248.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planting patterns on growth of youngCamellia oleiferatrees
XIONG Li1a-c, SUN Ying2, GU Zhan-ying1a-c, LEI Xiao-lin1a-c,2, REN Jun1a-c, LI Jian-an1a-c
(1.a. The Key Lab of Non-wood Forest Products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 The Key Lab of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Non-Wood Forest Trees of Education Ministry; c. 2011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for Non-Wood Forest Trees of Hunan Provin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2. 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Nanchang 330032, Jiangxi, China)
In order to find effici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 of economic crops in youngCamellia oleiferatrees, some growth indicators of youngC. oleiferatre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which were interplanted with three economic crops, including peanut, soybean and chrysanthem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three interplanting patterns could all effectively promote growth of youngC. oleiferatrees. These three economic crops arranged based on the effect from high to low were peanut, chrysanthemum and soybean, and the peanut interplanting pattern in young forest ofC. oleiferashould be promoted.
Camellia oleifera; young forest; interplanting
S604;S794.4
A
1003—8981(2015)02—0082—04
2014-12-13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红壤丘陵区经济林生态经营关键技术研究”(201104052);中央财政林业推广项目“低丘红壤地区毛竹低质低产林复壮技术推广与示范”(〔2012〕59)。
熊 利,硕士研究生。
李建安,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lja0731@126.com
熊 利,孙 颖,谷战英,等.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5,33(2):82-85.
10.14067/j.cnki.1003-8981.2015.02.014
http: //qks.csuft.edu.cn
[本文编校:闻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