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效率研究

2015-01-05宫伟文李梅芳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1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宫伟文 李梅芳

相关研究综述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将出台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和外部危机的影响,政府干预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在政府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提高和扩大,其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寻求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政策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国外研究综述

20 世纪80年代中期,PaulRomer(1986)和Lucas(1955)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增加对本国的研究与开发(R&D)、人力资本等因素的投入,加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Nelson(1982)认为研发活动的外溢性会导致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就要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适当干预。政府在激励新兴产业发展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对研发活动的外溢通过财政政策的优惠支持对其进行弥补,从而降低新兴产业的研究成本。Delong and Summers(1995)认为研发活动具有外溢性,政府应当考虑社会效益对研发活动的外溢性通过财政政策予以弥补,刺激企业创新活动,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Sorenson(2000)分析明确指出,政府提供财税支持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基础。如果人力资本存在较大的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就应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来开发人力资本。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政府财政政策对新兴产业支持效应的研究有:熊正德、詹斌、林雪(2011)以DEA效率测度结果为基础,构建分析效率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巨大,与低碳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端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三大产业实现金融支持效率存在难度。郭晓丹、何文韬(2011)研究表明政府R&D补贴所传达的信号能够提高企业获得来自银行和社会投资者的可能性,但并没有增加企业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支出的增减更多的受来自企业研发支出决策和规模等内部因素影响。谢悦(2013)研究表明从企业层面角度考察的政府补贴绩效3个指标均表现出良好的绩效,政府补贴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产出、资产收益率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从行业层面角度考察政府补贴的绩效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姜塍林(2012)通过对国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分析和比较,指出政府应采取财政支出、政府采购及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手段加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且应当建立相应的财政风险投资评估体系和税收优惠政策及服务体系的评价机制。

以上研究基本上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在指标选取上存在片面性,对我国上市公司财政支持效应的解释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上不够深入。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选取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政支持效应进行分析,以期对该理论研究有所拓展。

研究变量的设定、样本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一)变量选取

根据前人的研究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于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我们首先从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两个方面来分析,由于政府R&D补贴资金直接导致企业奖励专利的增加,人才的培养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所以直接产出选取企业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的奖励(项)、当年申请的专利量(项)、技术员工比重和研发支出比重4项指标。由于企业的直接产出会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经济效益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带动一定的社会效益。所以政府R&D补贴资金的间接产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考虑。经济效益产出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成长能力4个方面来选取,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选择流动比率、销售毛利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4个指标来衡量经济效益产出,社会效益产出包括银行贷款、普通股民投资和机构投资者投资3个指标。各变量的定义列示于表1所示。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分析

本研究选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市公司2010-2012年3年的数据为样本,为确保样本数据间的可比性,选取发行A股上市的新兴产业公司,剔除发行B股及ST的上市公司,最后得到有效样本共计411个。数据来自巨潮网(www.cninfo.com.cn)、和讯证券(www.hexun.com)、东方财富网(www.eastmoney.com)、新浪证券(www.sina.com.cn)和证券之星(www.stockstar.com)公布的公司年报。

根据以上研究变量,本文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it=αit+βXit+ei

i=1,…,n上式中,Xi是1×K维解释向量,β是K×1维的未知参数向量,K为解释变量的个数,e为随机扰动项,it代表第i公司的t年度数据。

1.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见下表2所示。

表1 研究指标一览表

表2 研究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知,新兴产业政府R&D补贴资金的均值为0.91,标准差为1.49,极差12.28,可以看出不同年份企业补贴资金差距很大又有所不同。从直接产出来看,上市公司之间奖励数和专利数相差很大,研发员工和研发支出比重差异也非常大。从经济效益产出来看,盈利能力、营业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均较好,但是公司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表示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各异。从社会效益产出来看,银行贷款增长率均值0.70,标准差4.82,极差74,可以看出不同上市公司从政府获得的贷款数量差异较大,而从股民手中获得的融资数量极小值为-0.7305,极大值为2.5753,差异较少。机构投资者投资增长率均值为9.93,极差竟高达1178,表明不同上市公司带动的机构融资程度有很大差异。

2.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剔除了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从上表3可以看出:

直接产出方面:研发员工比重和政府R&D补助正相关,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研发员工比重增加3.286个百分点。研发支出比重和政府R&D补助正相关,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研发员工比重增加0.649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产出方面:流动比率和销售毛利率均与政府补助存在正向线性关系,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流动比率增加0.792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增加2.993 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政府补助存在负向线性关系。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政府补助无关。

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财政政策对直接产出的影响

奖励和专利不存在明显的关系。表明企业所得的政府补助并没有导致企业奖励和专利数的增加。研发人员比重与政府补助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政府补助每增长1%,研发人员比重增长3.286%。研发支出比重与政府补助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政府补助每增长1%,研发人员比重增长0.649%,这印证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从财政补贴对奖励、专利、研发员工比重和研发支出比重的实证结果分析来看,政府对上市公司使用财政补贴,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利用政府补贴,逐步形成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法等,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通过一些条件以保证财政补助能真正达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表3 新兴产业财政支持效应的回归分析表

(二)财政政策对间接产出的影响

销售毛利率和流动比率与政府补贴均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说明政府补贴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政府补贴存在负向的线性关系,说明政府补贴越高,企业自身的营运能力反而越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年份上存在很大差异,与政府补助没有很大关系,因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衡量的是企业的成长能力。

从财政补贴对流动比率、销售毛利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实证结果分析来看,政府补贴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但是却一定程度减弱了企业自身的营运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企业自身的运营过度依赖于财政补贴,导致“温室效应”,所以政府在发放财政补贴时,需要设立明确的规定,哪些项目能享受补贴,哪些项目不能享受补贴,以保证财政补贴政策能真正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参考资料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2012,(6).

2.翟华云.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金融支持效率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2(11):20-25.

3.熊正德,詹斌,林雪.基于DEA和Logit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J].系统工程,2011,(6):35-41.

4.郭晓丹,何文韬.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R&D补贴信号效应的动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9):88-93.

5.赵东平.政府对上市公司财政补贴决定因素与效应的统计分析[M].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6.侯珍珠,张爱香.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1,(7):68-70.

7.吴金光,肖丫苹.财税政策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求索.2013,(5):26-28.

8.谢悦.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绩效—基于企业与行业两个维度的实证研究[M].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2013,(4).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