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2015-01-05范红升
范红升
真正科学、有效的中文图书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作,需要若干人苦心钻研、踏实做事,前赴后继地去努力、去奉献,才能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图书的关注度,有利于促进中国出版业的改制转型,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虽同为传统纸质媒体,但中文图书的影响力评价体系根本无法与中文期刊的评价体系相提并论。例如,关于核心期刊的评价和研究,在国内虽起步较晚,但目前似乎已成为显学。从事中文期刊评价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日益增多,都是很好的佐证。同时,来自各级部门的政策关注和科研课题支持,又进一步推动这一评价体系日趋稳定和规范。
为何构建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
从更消极的意义上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综合和规范的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或模型至今在国内还没进行过整合式探索。首先,透视颇具活力的网络渠道图书评价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已于美国上市的当当网的“最具影响力年度图书评选”,还是卓越网、久久书城、博库书城等推出的类似评选活动,尽管都旨在打造建立公正的图书评价体系、为广大读者搭建具有真正参考价值的公信力平台,但其电子商务的天然血统,使它们过分侧重商业价值评价和推广的色彩难以抹淡。其次,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和发布的图书排行榜,虽然对出版社而言相对权威和专业,因为其统计数据来自于可控的遍及全国的上千个销售终端且动态更新,但因为受“买榜”“打榜”等所困,其评价功能也一度备受争议。再次,销售数字绝对化,排行榜成了销售榜,只以发行量为标准产生了巨大的“话语暴力”。发行量大、在排行榜前列的图书,不管其品质好坏,都备受推崇,甚至引发盲目地跟风,艺术品质比较高的,但发行量小的图书,会逐渐失去竞争力,最终会导致整个出版业态走上唯利是图的歧途,这与我国出版业一直提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结合”的方针远不相符。最后,审视各类各级的图书评奖活动,无论是国家级的中国政府奖,还是省部级的奖项,一是限于获奖数量较少,二是因为评奖时间跨度长,三是因为评奖导向和主题的特殊要求,其对图书评价的针对性、时效性、广泛性都受到了限制。
综合和规范的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建立,既是对读者、作者、出版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学习、工作、运营、监控和管理的必要补充,更是中国出版业态自身良性发展的必然需求。
构建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之路径
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缺失,使得读者不信任,出版企业不安心,出版人更是忧心忡忡。一位普通的图书编辑曾这样自嘲:“现阶段大家其实都不知道怎么做,只能靠着自己的良知,尽量做些老实点的书评。”良知加上老实的书评,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也是建立规范的中文图书影响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要件。但真正科学、有效的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作,需要若干人苦心钻研、踏实做事,前赴后继地去努力、去奉献,才能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图书的关注度,有利于促进中国出版业的改制转型,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在中文图书“走出去”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中文图书在世界的推广。构建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1.评价人员的构成与筛选
评价人员的学术背景、科研思想、服务意识、来源阶层等对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规范建立和其最终所能发挥的作用具有关键的影响。之前不少的图书评价活动,有的设立时间还不短,主办机构级别也相当高,但其影响力却日益式微,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组织者或主导者代表范围不广。以近年来地盘越来越小、名声越来越差的图书评论为例,具有鲜明风格、独立原则、高尚操守的书评人越来越少,各大报纸所开副版上的书评板块也成为最先被撤的对象。即使在一些主流的图书报刊上,有分量、有影响、客观公正的书评也很少,更多的图书评价,变身为图书出版通告,甚至是软性广告。就连出版业内人士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所谓书评,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了,简直成了出版人的自娱自乐。这是读者的不幸,更是出版人的悲哀!而在网络渠道中,这种现象尤盛,众多的“书托”或“水军”,更是利用监管的不到位,疯狂炒作一些品质低劣的图书,极大地削弱了图书的评价和声誉。
为了公正和全面地体现对中文图书影响力的评价,评价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应当进行严格筛选。比照已成体系的期刊评价模式,图书评价的主体人员目前可选择的范围至少有:图书出版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各省市级新闻出版局、出版协会;专业图书出版报纸和期刊,如《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评论》;高等出版教育与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出版研究所;各级图书馆;独立的出版信息研究机构,如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图书发行实体机构及网络销售商,如新华文轩发行集团、当当网、卓越网。
此外,还要不折不扣地真正设法把图书产品的最终使用者——读者——纳入评价人员群体。尽管受其文化程度、所处地域、经济条件所限,可能在数量的选择,及其意见吸纳上,可以采取相异于前几类评价人员的标准和权重,但必须牢记的是:没有使用者“在场”的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和结果是要不得的,最终会“曲高和寡、曲终人散、无人喝彩”。
2.评价机构的定位与构成
评价机构的中立定位,是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基石。如果评价机构建立之初,就纯粹为着商业目的或是有其他非公正、非科学性的企图,就注定此种具有先天缺陷的影响力评价体系不会长久,也不会真正为广大用户接纳和采用,从而对整个出版业态的发展也无多大裨益。
当前,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机构的设立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吸收来自上文所述机构的人员组成独立运作的中立机构;二是采取联盟的形式,以联合课题、合作攻关的形式进行动态研究和评价。而在目前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基本框架都未成形的局势下,后者应当具有更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然,随着从事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机构、部门、人员日益增多,体系逐渐规范,专业的、中立的全国性和地方性评价机构既有建立的必要,也有建立的基础和可能。
3.评价数据的来源与整理
科学、有效、真实、动态的数据,是决定和影响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核心资源。北京开卷图书排行榜在出版业界成为相对权威和严谨的图书评价参考的原因,既在于其自成立以来的定位之专业、定位之精准,更在于其长期坚持从图书销售终端采集一手数据,而且努力使其数据采集范围不断扩大、类型不断增多、有效性不断增强,从而直正成为出版企业掌握业态发展趋势、判断企业发展时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研发图书新产品的有效帮手。构建更加权威、有效、规范、有影响力的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所需要的数据类型或数据库规模就应当更为多样和庞大。除去像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那样到一线大型图书卖场采集数据,还应深入各级学校图书馆、公众图书馆中,采集图书借阅率、新书采购量等数据;深入到专业学术期刊中,采集图书文献引用情况等数据;深入到国际领域,收集中文图书被翻译、版权输出等数据;深入到普通读者用户(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中,采集其图书购买力、图书借阅率情况等。
采集数据,只是为建立体系化的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准备了基本素材,而对采集后的数据如何整理、取舍、分析和利用,则可能决定此评价体系的走向和功用。数据权重、计算模型等都需评价人员严格依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认真、反复、细致的科学探讨和论证。
4.评价结果的公布与利用
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体系的结果应当及时、定期、规范地公布,这样才能产生其对主管部门、出版企业、读者等相关各方应有的功用。随着数据采集范围不断扩大、精度不断提高、数据库运行稳定性不断增强,评价结果在发布时间的跨度上应当尽可能缩小。比如可以发布如“中文图书影响力旬报”“中文图书影响力月报”“中文图书影响力季报”和“中文图书影响力年报”等。评价结果的公布,更应当做到公正和规范,使得相关各方都能准确、及时、有效地从中获取其所需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中文图书影响力评价结果,也可以按需而制。如针对学术研究,可以制作和发布“中文图书学术影响力年度报告”;针对出版运营,可以制作和发布“中文图书商业影响力年度报告”;针对广大读者,可以制作和发布“中文图书畅销影响力年度报告”;针对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制作和发布“中文图书综合影响力年度报告”“中文图书国外影响力年度报告”等。
(作者单位: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