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道法师:爱亦有道

2015-01-05初科汝董清风

新商务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道场佛法聋哑

本刊记者 初科汝 董清风

明道法师:爱亦有道

本刊记者 初科汝 董清风

以社会为道场,以服务为修行,以人心向善为香火;动员十方人士,每天发一念善心,成就一次善行,汇聚成功德海,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有所受用

2015年4月30日,“共好百国汇—百国使节庆祝联合国成立70周年启动晚会暨共走丝绸之路启动仪式”在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明道法师表演的“撞金钟祈福世界共好”演出活动为整个晚会增加了风采,由聋哑孩子伴舞的《千手莲花赞》,用他们独有的魅力、艺术的形式诠释了“地球村”“共好友谊”的伟大;用佛教佛法佛理祈愿、倡导并呼吁世界各族人民大团结,大融合,共发展,共繁荣,促进全人类与众生万物共好的共同体!引发了现场来自英联邦等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中国驻外大使、杰出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对“爱”和“和谐和平”的感念。

德道利众就是佛法精髓

明道法师善眉慈目,宁静之中也别有一番特殊的韵味和气质,让人很自然地感觉到舞台上《千手莲花赞》的那份圣洁与灵气。说起她选择让聋哑孩子为她伴舞时,她说:“我受邀参加共好百国汇参加演出的目的是消灾难、降福祉、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全球合作。抵京后,我与北京英联邦协会副主席那媛女士见面时,她知道我每到一地必行善一地的本心,谈及了北京‘心的呼唤残疾人艺术团’这个民间艺术团的困境,这个主要由聋哑孩子组成的艺术团成员都是来自偏远农村的弃儿和孤儿。由善心人士捐助生存,生活条件非常艰辛,但那些孩子却都有一颗爱艺术的心,健康的笑脸,阳光向上的心态。当夜10点多钟,我带着竹林寺的工作人员王辉和全荣,绕过大半个北京城见到了这群孩子后,当即决定,由我亲自指导他们编排这首难度很大《千手莲花赞》舞蹈。我想让这首洗涤心灵、引导孩子向善向上的歌曲,唤起人们‘心灵不残疾’的力量,也可以帮助这群残疾孩子走向世界舞台,给他们一个光明的前程。”

“您是如何教导这些孩子的?”记者问道。

“由于孩子们听不见,我又没有指导聋哑孩子的经验,我在京公益活动不多,时间紧迫,排练起来异常艰难。”明道法师唱了一个佛谒道,“在与孩子们接触的那一刻,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美、对生活的炙热追求。但开始排练时,却让我碰得一鼻子灰。孩子们并没有专业系统学习过,动作并不规范,但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深深打动了我,也深感命运对这些孩子的不公。”

在那段日子里,明道法师虚心地向手语老师请教,耐心用手势向孩子们传递舞蹈情绪,虽然一开始教学效果很差,往往事倍功半。但明道法师没有退却,到如今已经能把手语运用自如;明道法师发现让孩子们配上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是个相当大的难题。这些孩子们的无声世界里,没有节奏的概念。她试着一遍又一遍比着节奏,让孩子们跟着做,又或用手掌打节拍,让他们跟着数。孩子们的舞蹈动作过关了,又遇到情感关。因为聋哑孩子无法听到音乐,为了能让他们感受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明道法师就自费购来VCD,边看边讲解每一支舞蹈的表现形式。用约定的动作让孩子们体会舞蹈动作的快慢、强弱、轻重和力度大小的变化。

“聋哑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但是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明道法师就一遍一遍不停地重复,让孩子们形成肢体习惯,记住动作要领……”工作人员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正式演出时,虽然孩子们的表演略有瑕疵,但在明道法师天籁般温暖的歌声中,孩子们的伴舞蕴涵了残疾人艺术之美、特殊艺术之美和人性之美,显得更加珍贵,令人震撼。

“佛法中有‘不以善心而不为’的理念,只要把爱渗透到社会的点点滴滴中去,就能达成大善大悲。比丘尼道场就是要引导人们向善的,这是我终生的追求。”明道法师说。

在完成演出任务后,明道法师还抽出时间,去看望那些孩子,并给残疾艺术团捐助了一万元人民币。

做善事就是一种慈悲为怀

“爱就是慈悲为怀,爱人以德,爱从关爱弱小开始,行善劝人从善,是佛法里最伟大的爱!”明道法师不但这样说,而且带领竹林寺的出家人与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结缘。敬老院老人们、特殊学校的孩子,亦是他们关怀对象。

“出家人慈悲为怀,做善事就是慈悲为怀,就是利益众生的方式,是与佛义相符的。”明道法师说,他们不但现在做善事,以后还继续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以社会为道场,以服务为修行,以人心向善为香火。”明道法师坚持走出寺院,把爱洒向社会。她说,在很多人眼里,寺院可能就是烧香拜佛、念经学佛之地,无关世俗之事;而她就是要走出寺院做善事,让世人知道寺院是行善之地。

明道法师修行的竹林寺坐落在徐州市和平大桥东首的骆驼山,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距今有1600多年历史。竹林寺是徐州八大寺之一,被誉为第一比丘尼道场。此外,徐州也是汉文化发源地之一,为传承汉文化,明道法师在竹林寺开设了公益性质女子学堂,她说古人云:“一代有好妻,三代有好子”。可见作为妻子和母亲,在家庭中

明道法师简介

俗名张莉。20世纪70年代生于上海徐汇区。

2003年开始学佛,2004年4月在五台山发心要出家为尼,决心舍掉小家爱大家,为弘扬佛陀的大慈悲精神贡献自己的后半生;2005年6月在苏州某寺庙正式剃度出家,法名明道。尔后进入佛学院研读佛学;2007年5月明道参加全国性的受戒训练,成为这期新戒的首领。2008年9月,明道法师创立了“明道向善爱心功德海”善行平台;2009年9月,应徐州佛教协会邀请入主住持。的作用有多么大,多么重要。孟母三迁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子以母成”说明好妻子好母亲能用自己的行动用心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如同滴水穿石般的潜移默化和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无声无响地滋润影响着丈夫和孩子。使家人拥有谦虚、忍让、包容、关爱、诚信,善于沟通,助人为乐,爱学习,爱思考等优秀品格。可以说,一个女人的美德,就是一个家庭、社会的宝贵财富。

不止如此,2008年10月,明道法师动员了一些信众为江苏东台私人职业学校做捐献活动。她本人捐献了仅有的5000元。后来她被该校聘请为名誉校长。

2014年12月31日,竹林寺举办了“明道慈善功德藏音乐晚会暨撞金钟祈福大法会”,对徐州市29个贫困家庭及残疾人进行捐赠,共捐出善款38000元。并举行了慈善拍卖,明道法师亲自将这些现金送到了这些受捐助的人手里,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竹林寺一贯注重慈善事业,秉承‘以人心向善为香火’的办道理念。佛法说普度众生,其实行善就是一种普度众生方式。通过行善,感动更多人的行善,达到劝人从善,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明道法师一番话,说出竹林寺法师热心公益的心声。

走出寺院,以社会为道场,明道法师在办道方向上,以研修中心和修学会所为依托,切实推进国际交流、特别研修、农禅体验、观光演艺和社会慈善等文化事业,从多元文化中凸显佛教的法义,把佛法呈现给有缘的人。

猜你喜欢

道场佛法聋哑
聋哑人罪犯服刑期间的心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两个好朋友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她用母爱温暖聋哑儿
二间高夹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