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内外旅游互融互促大有可为

2015-01-05邵春

新商务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互融产业革命华人华侨

文 / 邵春

海内外旅游互融互促大有可为

文 / 邵春

依托中华民族遍及全球的人脉关系,整合海内外旅游资源,为国际商务合作拓展市场,为华人华侨资本升值搭建平台,实现海内外旅游互融互促大有可为

邵春

旅游品牌专家,《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国家旅游局原巡视员,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旅游委员会会长

今年3月,在由《新商务周刊》、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商务合作论坛”期间,蒋泓峰、郝宏智等与我交谈,设想依托中华民族遍及全球的人脉关系,整合海内外旅游资源,为国际商务合作拓展市场,为华人华侨的资本升值搭建平台。我赞赏这个提议,并认为海内外旅游互融互促大有可为。

资源丰富,中国参与国际旅游合作大有可为。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等海外社团组织团结的世界各地的侨领和精英,他们和祖国有深厚情谊,又十分熟悉所在国家的情况。中国旅游产品的优化提升、招商引资、对外营销、旅游合作等,需要他们牵针引线。改革开放35年来,他们已经做过许多这样的贡献。

中国对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充满自信。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是世界公认的旅游资源大国;中国文物遗存丰厚,遗产价值珍贵,又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文化传承唯一没有断层的国家;加之56个民族的多姿多彩风情、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也是独特的旅游风景线。这都是进行海内外旅游互融互促的基础。

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也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旅游从业者不仅有资源自信,也充满着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到大众产品,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入境游发展到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足鼎立;从改革开放之初7座城市(北京、西安、杭州、苏州、上海、广州)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到遍布全国3万多家的规模景区景点;从单纯的观光游到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全业态、复合型产业集群。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可预期的世界最大出境游市场。据统计,2014年,国内旅游36亿人次,增长10%;入境旅游1.28亿人次,下降1%;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增长11%。中国国民出游次数已达人均每年2.5次,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5年前就已在世界各国排序中名列前茅。

今天,中国资源优势逐渐转换成产品优势,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并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中长期战略规划正在制定中,刚刚闭幕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制定了515战略,3年内实现五大目标,10大行动,52项举措。

国家法律、制度、政策推动是旅游业大发展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中国国民休闲纲要发布,旅游业已成为国家重视发展的产业之一。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健康产业、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环保产业等,五年要投入数十万亿,相关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正在形成。

今后,旅游的发展方向是跨行跨界融合。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生活社区的三区合一的产业融合体,是未来旅游产品的领跑者。提升品质、扩大规模、克服产品散乱差弱局面、树立品牌形象,是中国旅游业升级版的重要内容。国内外资金正在向旅游业集聚,仅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投入100个亿以上的旅游项目达151个。世界华人华侨精英投资中国旅游业,会得到各地政府的全力支持。

加强旅游业国际交流,是一个世界性课题。1992年,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表明:旅游业以年流量5亿人次、年消费3000亿美元、就业人数1.2亿的规模正式宣告超出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因而旅游业被各国视为朝阳产业。

休闲是影响全球经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美国作家格雷厄姆.T.T.莫利托在《未来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说,休闲业列于首位,其后依次为:生命科学、宏观材料、新原子、新空间。文章指出,新世纪最早到来、最大的推动力是休闲时代。美国学者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宣告人类已经经历过的三次浪潮: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后工业化经济,21世纪进入“第四次浪潮”,这次浪潮以休闲活动为中心。

两次产业革命成果叠加,将推动旅游休闲业的快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宣告了席卷全球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它的核心是信息革命。30多年来,天下资源可共享,网上聊天没距离,就连恋爱都可在网上结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热词风行。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值兴旺,第四次产业革命又方兴未艾。两次产业革命的成功叠加,形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旅游业是这两次产业革命成果叠加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同时两次产业革命成果叠加又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也是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的发展机遇。

今天,中国资源优势逐渐转换成产品优势,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并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过去的35年,中国旅游业主要是引进来,今后也要走出去。在引进中,世界华人华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走出去的潮流中,华侨华人也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到2014年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51个。世界华人华侨联合会过去已经开展了不少合作,譬如双向引进资本,在海内外建设旅游区、提供旅游咨询、专家团队,今后也将继续加强。

国家旅游局拉出清单,加强对外开放。举办第八届APEC旅游部长会议并发布《澳门宣言》;举办2014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第14次世界旅游旅行大会;设立中国—中东欧旅游促进机构与旅游企业联合会协调中心;制定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美丽中国”全球统一品牌战略;推进大湄公河、大图们江次区域旅游合作;新增上海自贸区地中海邮轮旅行社作为试点经营出境游业务的外资社,广东省开放5家港澳独资旅行社经营内地居民赴境外团队旅游业务;深化内地与港澳台的旅游合作。

开拓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围绕 “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整合多方资源,3年内共举办150多项重点合作活动,突出大国间旅游合作,深化与目的地国家的旅游合作,深化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

今年中国“两会”上有一个热词叫“创客”。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创客。世界华人华侨精英中就有不少创客,精英联合会就是创客的大本营和出发地,是项目孵化器。

相信在海外华人华侨共同努力下,大有可为的海内外旅游互融互促必将出现新局面。

猜你喜欢

互融产业革命华人华侨
绽放在东赢的侨界之花——记在日侨团优秀侨领、日本北九州华人华侨协会事务局局长孙娟
智能电视亮相 OPPO智美生活发布会开启万物互融新生态
“借脑引智” 提质发展——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协会博士团来访江苏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中职教师师德师风与教育教学“互融”“互促”的常态化建设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南北派竹笛彼此相借鉴分流与互融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