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理·古律
2015-01-05
妇女之友 2014年12期
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都的古德、古理、古法精华糟粕并存,照单全收或完全抛弃都是跑偏。
古代的十恶不赦
据说“十恶”最早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至隋唐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之说:
1.谋反。“谓谋危社稷”,十恶之首;
2.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即毁坏皇家宗庙、陵寝、宫殿;
3.谋叛。“谓谋背国从伪”。叛国投敌;
4恶逆。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5.不道。无道,指灭绝人道,如杀死一家三口,而被杀者都不属应判死刑的;或用肢解手段杀人;或用蛊毒的方法,企图使人中毒致死;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器具和日常用品,盗取或伪造皇帝玺印,因失误致皇帝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咒骂皇帝及钦差大臣等。
7.不孝。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父辈死后隐瞒不料理后事,丧期嫁娶作乐或诈称祖父母、父母死亡。
8.不睦。指一种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谋杀出卖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
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及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10.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另外,佛教以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虚诳不实之语)、两舌(离间两方之语)、恶口(恶语)、绮语(污言秽语)、贪欲、瞋恚(仇视、愤怒、怨恨)、邪见为十恶。
不孝有三另两项是什么?
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指:
1.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孟子认为最大不孝;
2.阿谀曲从,陷亲不义。指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3.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