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01-04
2015年9月,针对欧盟内部在接受黎巴嫩难民时产生的争执与推诿,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说,试图唤起欧洲对于自身这块长期充满着战争、迁移与融合的土地上,关于难民的历史记忆:“我们欧洲人必须记得,欧洲大陆上的所有人在某个时刻都曾是难民;我们欧洲人不该忘记,寻求庇护的权利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人权,我们永不应忘记此点。”对不幸者的人道主义是我们理解此一轮欧洲难民危机的起点,它是战后欧洲精神中最伟大的政治原则之一,是一个自由、和平、繁荣的欧洲所能给出的象征与许诺。
然而11月13日巴黎城区恐怖主义袭击的枪声,打破了这一许诺,并用鲜血指向其最无力和虚伪之处:这次袭击对于欧洲的意义并不亚于9·11之于美国,且其更为令人恐惧之处在于,它是一场来自内部的战争。同为欧洲公民的法国第二代移民,在他们共同居住的城市里,以最原始野蛮的方式处决自己的法国“同胞”。而从境外潜入的凶手则利用了此轮难民潮来掩盖自己的身份。前者意味着此前进入欧洲的移民与难民并未有机融入这个社会,而后者则将原本在难民潮中举棋不定的欧洲拖入更为胶着的阴翳中。
欧洲长久以来围绕着难民生发的诸多争议与担忧,以极端主义的方式在巴黎事件中实现了它最为悲剧性的一面。正如王宇洁文章所指出的,作为两个地缘上极为接近的文化传统,伊斯兰与欧洲世界长达数千年的征服与被征服史,在伊斯兰世界陷入动荡而欧洲持续繁荣的今日,最终胜利者却未必是欧洲。欧洲内部的右翼民族主义者相信,由于敞开怀抱接纳了太多与其文化传统全然无法兼容的穆斯林,最终欧洲将被高生育率的穆斯林“反征服”。尽管舆论长期谴责这种保守主义思路,它长久以来也未真正影响欧洲的开放政策。然而这无法掩盖保守主义乃至纳粹式的种族主义在缺乏安全感的民众之中的潜滋暗长,陈宇文章就指出了在难民潮爆发后,原本坚持人道主义理想的欧洲民众,在抢占就业、犯罪率上升以及触犯欧洲价值观这些实际问题面前,所发生的民意态度上的转变。
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人口流动,本身配合与促进着地区繁荣。而战争所引发的难民潮,若能够予以深富政治智慧的安排与吸纳,亦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最为良性的融合发展,则将生长出包容的文化多元主义和自我组织的公民社会,这些社会意义上的发展,意味着政治文明的真正进步。吴强文章以德国“欢迎文化”的形成为例,用一种理想主义的笔调说明了这一颇多波折的过程是怎样促成了德国前总统高克“绝不宽容不宽容者”的宣言。
但这个世界的真实图景,或许更像袁丁文章中所写的欧盟总部马克西米里安公园,固然有雪中送炭的NGO组织协助,但难民群体自身的多元特征,以及技术官僚为了区分对待所设计的种种限制,使得能获得难民福利的,始终只是流离失所者中的少部分人。这些母国的中产阶级,却面临着欧洲新生活中漫长的文化融入过程,并在大部分时间中仅仅以完全异质的“多元”身份在此停留。此次专题的几篇文章均对难民欧洲的文化融合与社会再造表现出了深切的担忧,并暗示只有穆斯林世界真正的和平,才是解决难民问题的最终途径。在现有的国际框架下,这一条和平之路的不切实际与艰难,其实暗示着二战后开始的民族国家独立愿景并未真正实现。在这个跨境战争从内部爆发的时代里,数以百万的难民们所冲击的,绝不仅仅是一条条设起关卡的国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