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而神”

2015-01-04力行

书屋 2014年12期
关键词:普遍性辩证法直觉

力行

有思想家把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别区分为,东方人的思维是笼统的,重领悟;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重思辨。这不是没有道理。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处理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具体来说,西方人是辩证的,而东方人是直觉的,即所谓中华文化中的“圆而神”的智慧。

所谓“圆而神”,是中国《易经》里的名词,与“方以智”相对应。我们知道,在西方哲学中,一切用理智的理性所把握的普遍的概念原理,都是“直”的。所谓“直”就是要么在深刻性上不断深入,这叫纵的“直”,要么在广泛性上不断外延,这叫横的“直”。这些直的一个接一个,只能成为方的。所谓“方”,就是有明确的方向、明确的界定、明确的转折。这些普遍的概念原理,因其是抽象的,因此当应用在具体事物上时,必须对具体事物的有些方面的性质有所忽略和取舍,才能与其相适应,这样就必然要有所取舍,因而就不可能完全真实、尽善尽美地反映该事物的特征和个性。由于任何一个复杂的事物,其全貌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描绘的,要想能完满无遗地反映出事物的全部特征和个性,我们就必须有一种智慧的方法,就是随具体事物的特殊的单独的变化,而与之婉转俱流、随形向意地进行变化的、概括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运用,最初可能没有普遍性,而是把普遍融化入特殊,而从特殊中又看到体现出了普遍性,普遍性就在此特殊中。而且从字面看也不清晰,是笼统的。但这种特殊性所规定的普遍性,被人们主动推行认可后又成了一普遍性。人们经过认识到这一普遍性,再将其应用于某一特殊事物,这一特殊的事物又具有了普遍的性质。就像一直线才向一方伸展,随即运转而成圆,以绕具体事物之中心旋转。这就是一圆而神之智慧。用通俗的话来说,“圆而神”就是虽然听起来有点“模棱两可”,但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其精神基本上是对的,描述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像中国庄子思想所谓“神解”、“神遇”,孟子所谓“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此神非上帝之神、精神之神,而是伸向的意思,即直指事物的本质。人只以普遍之抽象概念原理观物,必有所合,亦有所不合。有不合处,便有滞碍。有滞碍,则心之精神有所不伸,想象力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人必须能将其普遍抽象的概念原理,理解并转化为与事物婉转俱流的圆的智慧,然后才能运用自如、心想事成。所以叫“圆而神”的智慧。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活学活用,总之,就是要把握认识事物的活的灵魂。

这种智慧不只是一种辩证法的智慧,而略近于我们所说的“直觉”。直觉是一种由个人禀赋、长期经验、外力启示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人的本能的感觉,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精神意识。辩证法的智慧是以一普遍者规定一具体实在后,根据其客观条件,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地加以解决问题。这里的普遍,仍是一一表现在人们认识之前。而这种“圆而神”的智慧,则可适用于一切普遍事物,不用等到事物内部的矛盾凸现出来,即已使你将要产生的矛盾不再激化而暴露出来,化解在待发未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事前就能意识到所要发生的事情,而悄无声息地化解在萌芽中,防患于未然。于是在人之意识之前者,只有与物婉转俱流一个办法,活泼周运之圆而神的智慧之流行。

“圆而神”的智慧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综合成果。这是中国历史上天人感应学说的发展和应用,它的一个集大成的体现就是中国传统的中医学说,它也是中国文化之所以神秘的一个方面。中国人随时随处以“圆而神”的智慧,体会自然生命,观天地化机,欣赏赞美活的人格之风度,以至以此智慧观时代之风会气运之变,并本此智慧,以与人论学而应答无方,随即指点,如天籁之流行,这种智慧不像西方的辩证法那样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讲得很透彻、很清楚。它没有一本具体介绍的书籍可读,然而我们在中国文学艺术,如《论语》、《孟子》、《世说新语》、《禅宗语录》、《宋明语录》及中国先儒之论学书信中,皆可随处发现此种智慧之流行。然其真谛只能“心领神会”,“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些都只有在当人能沉潜涵泳于中国文化之中,然后才能深切地领悟感觉到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遍性辩证法直觉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哲学的普遍性面向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数学直觉诌议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