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炎帝神农的发明看重构中华文明
2015-01-04刘源俊
刘源俊
我从台北市来到湖北省随州市,参加这次“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暨拜祖大典”,并应邀在“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名家论坛”讲演,感到十分荣幸。就个人而言,此行既是共襄盛举,又得以行动表达作为炎黄子孙之一的认同,极有意义。我曾多次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举办的活动,也两次到参拜黄帝陵,这次是首次参加纪念炎帝神农的活动,得以弥补之前的憾事。
纪念炎帝的文化意涵
吾人纪念炎帝,当区别“人物炎帝”与“文化炎帝”。从“人物炎帝”的观点,炎帝是一个人──神农的后裔,炎帝与神农同是神农氏部落的(一后一前的)两位明主;从“文化炎帝”的观点,则炎帝是一文化概念,是神农氏的代表,涵盖了大约距今七千年到四千年属“新石器时代”的期间。于本“文化论坛”,吾人固着重于文化层面的讨论;本文所探讨的“炎帝”乃是“文化炎帝”,所谓“炎帝神农”是与“神农氏时期”同义。
至于吾人在此纪念炎帝的文化意涵,以下举出四点,就教于先进:
一、中华民族是一多元民族,大家在此一土地上共同生活,共同创造,孕育出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虽然各族群过去彼此有过战争,曾有各种利益冲突甚或杀戮仇恨;但后代子孙当懂得共存共荣的大道理,从而消弭芥蒂,携手合作,再造文明。
二、孔子说:“祭如在。”意思是说:“祭祀自己的祖先,要像祖先还活在眼前一样。”祖先明明已经不在,为何还要祭祀?这是藉着仪式宣示文化的联系,表示个人不是孤单存在于世间,而是与祖先同属一个源流──在时间之流里,人与祖先同在。而且,我们抚今追远,饮水思源,以此昭告后人。在此纪念炎帝,当有与炎帝同在的心情。
三、神农氏是中国远古时代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部落,文明初创的许多重要发明在该氏族中诞生,而后扩展传播到其他部族,因而神农氏曾是中心氏族,深为受敬仰。换言之,炎帝是靠文化传播──而非武力,取得王天下的地位。此点极有启发意义。炎帝部落虽后来衰败,为黄帝部落所统一,但人们至今仍然以“炎黄”并称,并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根本原因当在于炎帝有够高的文化水平。
四、炎帝神农的诸多发明传于后代,中华民族乃得以繁衍兴盛。我们不只永志不忘,更应从中获得启示,并发扬光大,以期应用到现代社会。特别是,中华民族过去一百多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仓皇回应,曾几近沦亡边缘;近年虽在奋斗中兴盛,从新崛起,但仍然在西洋文明笼罩之下,颠踬摸索前进的道路。吾人在缅怀炎帝神农之时,当更深思未来应如何重建健康的中华文明。
炎帝神农的重要发明
归纳古籍记述,炎帝神农的主要发明在此举出八项:
一、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明
神农氏最重要的成就是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明。他们从野生植物中选育出各主要农作物的品种,要求栽培性状良好、质量优良、产量高,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具体而言,是发现了五谷,于是奠定了中国人吃五谷杂粮的饮食习惯〔1〕。另外,相传炎帝还发明“刀耕火种”法,教民垦荒种地,其法是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2〕。
二、创制农具耒与耜〔3〕
神农氏发明耒与耜,两者都是木制翻土播种用的农具。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耒耜的发明属生产工具的创造,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提高了耕作效率,农业因而得以发展。耒耜的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三、尝百草,发明中药
神农氏看到族人在生产渔猎中受伤殒命,在生活中患病丧命,于是深入山野辨尝各种草木的性味,发明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4〕。
四、制陶器
把红黏土烧制成陶器,人类于是有取水、存储食物的用具。制陶术的发明是人类由原始茹毛饮血的蒙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的基础〔5〕。陶器是文化的结晶,也展现时代的艺术精华。
五、发明纺织
神农氏首创抽出麻丝,利用轮纺织布。后来发明养蚕取丝的黄帝夫人嫘祖也是神农氏的后裔。
六、开集市,通贸商
炎帝时期开创在日中时设立集市,聚集四方货物,进行以物易物,各取所需。于是物品开始流通,成果开始共享;这是社会出现分工后所生的贸易活动,开市场经济的先河〔7〕。
七、创立原始天文学和历法
炎帝神农时期已有地域观念,始立地形,甄别考察天下方位〔8〕。又传说炎帝神农氏“造历日,正节气,审寒暑,定为八节,以治农功”〔9〕。可见炎帝神农部落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注意到“火”(案:即星)与季节的关系,并利用所掌握的天文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这正是天文历法中的所谓“观象授时”〔10〕。
八、做琴瑟,始音乐
炎帝神农氏还是乐器的最早创始人。音乐的发明与流传,使人类不仅有了物质生活,也开始有精神生活〔11〕。
说“发明”
这里要说一说“发明”。中国固有词汇里早有“发明”一词,近人更当成西文invention的翻译。一般人常将“发明”的意涵局限用器物上,例如说:“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又例如探讨“中山装是不是孙中山发明的?”《辞海》释“发明”为:“创制新的事物,首创新的制作方法。”涵义较广,却仍见狭隘。
Invention一词在韦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字典里释为“an act to finding or of finding out;the power to conceive new ideas and relationships.”换言之,新的理论、新的学问也是发明。中国古人本也这么用的,例如司马光说“学非问辩,无由发明”〔12〕。今人最懂得“发明”的意义的人当属孙中山,例如他说:“近日有这种学理之发明,更足以证明我向来的主张是不错。这是什么办法呢?就是‘权与‘能要分别的道理。这个权、能分别的道理,从前欧美的学者都没有发明过。”〔13〕endprint
换言之,“发明”就是“发前人之所未见”。发明的对象可以是器物,也可以是技巧、技术、艺文、方法、制度或学问。发明有小,有大;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上节所述炎帝神农的八项发明,其中“农具”、“陶器”、“乐器”属器物与技术层次,“农耕”、“纺织”、“中药”属方法层次;“市场”属制度层次,“历法”则属学问层次。可见,当年炎帝神农的发明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吾人不能只注意到器物与技术的层次。
发明的动机不外解困、牟利或好奇;发明的形态有集体与个人之别。古人发明的动机当是为脱困、解难,还谈不上牟利或好奇。又,炎帝神农时期的发明当属集体的发明。
如何发明?方法不外乎“学”、“验”与“思”──学必须思,思贵能悟,悟然后验;学思复验,验复学思,于是发明。近年我兼顾音义,将science译为“学─验─思”,意在揭橥“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精义,鼓励国人发明新理论,而莫抄袭洋外,或拾人牙慧,或甚至食洋不化。
什么是有价值的发明?须求本固木长,不是境外移植;须是温故知新,不是标新立异;须有完整论述,不是拼凑创意;须可形诸文辞,不是胡言乱语;须能利用益生,不是天马行空。
优秀的发明非凭空可得──其前提是精诚、勤奋、专注;其方法是辩问、旁思、择善;其基础在务本、温故、专业。爱因斯坦有一段话说得精辟:“创造一新理论并不是像毁去旧谷仓后,就地建造一高楼。是像登山,见得更新更广,而发现原先出发点与其丰饶环境间意想不到的关联。出发点仍然在,也仍然看得见,祇是变得更小,成了更广见地中的一个小部分……”〔14〕
换言之,发明须是“温故而知新”,文化发展须是演化而非革命!
现代应如何重建健康的中华文明?
从上节分析,知道炎帝神农是知道“学─验─思”的──中国古人本有“科学方法”的雏形。只是,在文字还没发明之前,当时的“学─验─思”是浅薄的,形成不了理论,因而难以发扬光大。黄帝时期发明文字之后的中国,一向也注重天文历法、注重实验(特别在医药领域)、注重学理(例如发展出《易经》、阴阳五行说等等),何以到了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大幅落后于西方?这是许多学者探讨的重大历史问题。
对这一问题,爱因斯坦晚年有另一段话很有启发:“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基于两大成就之上;希腊哲人(欧几里得形学里)形式演理体系的发明,与系统实验可找出因果关系的发现(文艺复兴时代)。”〔15〕换言之,中国古人虽注重天文学也重视理论,却缺乏严格的演理体系,只研究“数算”而没发展出一套“形算”。又,中国古人虽也重视观察实验,但没发展出“有系统的”实验方法。至于并重算学理论与实验,是十七世纪西人伽利略与牛顿的重大贡献,在此不赘。
我们发展中华文化,除应保守旧文化里的精华,也要就关键处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前述“形算”的演理体系及系统实验方法当是现代“学─验─思”教育的要点。
然而在另一方面,大家也看得很清楚,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科技化”、“都市化”与“长寿化”已使能源、水源及各种天然资源的需求大增,于是气候剧烈变迁,人类生活环境急遽破坏。近年的“网络化”更使人与人间的关系疏离,思虑庸俗化,工作与游戏虚拟化。我们在省视现代文明危机的同时,一方面当期以更高明的“学─验─思”寻求解难之道,另方面也不妨从古代文化蒸馏出智慧。
炎帝神农使我们想起中国一向“以农立国”的本质。当“都市化”的浪潮汹涌逼人之时,吾人是否应当力挽狂澜,深思未来应如何为中国的广大农村重建“现代后”的文明,期作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又,当“偏重器官”的“西方医学”步入歧途与穷途之时,我们也必须深思,将来应如何发展“注重整体”的现代“中华医学”。
(本文系作者在“炎帝情,中国梦——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名家论坛”之演讲词)
注释:
〔1〕《管子·形势解》:“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同书《轻重戌》:“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
〔2〕《左传》:“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3〕《易·系辞下传》:“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论衡·感虚》:“神农之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白虎通·号》:“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通鉴前编》:“炎帝因天时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4〕《史记·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世本·作》:“神农和药济人。”
〔5〕《逸周书》:“神农之时,……作陶冶斤斧。”《齐民要求》卷引《逸周书》:“神农逐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
〔6〕《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相害之心。”《吕氏春秋》:“神农教曰:‘士有当年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织者,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自织,以天下为先,其导民也。”
〔7〕《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孔颖达《正义》:“日中为市,聚合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象物噬啮乃得通也。”
〔8〕《帝王世纪》:“自天地设辟,未有以界之制。三皇尚矣。诸子称:‘神农之有天下,地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
〔9〕所谓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阳历的重要日子。《周髀算经·下二》:“凡为八节二十四气。注: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
〔10〕《通鉴前编》:炎帝神农“因火德王,故以火纪,官为火师。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11〕《世本·作》:“神农作琴。”桓谭《新论》: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12〕见《司马温公集·乞经筵访问上殿札子》,这句话将“发明”与“学问”连起来,甚有深意。
〔13〕孙文:《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
〔14〕A.Einstein and L.Infeld: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1938
〔15〕A.Einstein致J.E.Switzer函,1953年4月23日?见Science since Babylon,by D.J.de Pric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