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品种浚研158亲本生产技术

2015-01-04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株型父本母本

浚研158在201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0018)。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综合抗、耐病能力强,抗虫性、抗倒性较好,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中高肥生态区推广种植。

一、母本L12的生产技术

(一)选育过程

母本L12为2001年从京89中发现的一变异株。变异株穗上叶宽短上冲,长势健壮,雄穗分枝小,粉量大,株型紧凑、小雄穗,综合抗病性好,经连续套袋自交6代,于2003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母本L12夏播生育期108天,株高190厘米,穗位高70厘米。幼苗叶片深绿,叶鞘浅紫色,第一叶叶片椭圆。以后生长的叶片逐渐细长,棒三叶宽长,穗上叶宽短上冲。雄穗中等偏小,粉量大。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初生时为绿色,逐渐变为浅粉色。果穗柱型,长14~16厘米左右,粗4.5厘米左右,穗行数12行;籽粒排列紧密,粒型马齿型,粒色鲜黄,轴白色。

(三)生产技术

1.选地隔离。L12的繁殖宜选择地力肥沃、均匀,排灌方便的田块。严格按规定的隔离要求,设立隔离区。一般空间隔离上风口不得少于1000米,下风口不得少于500米。

2.合理密植。L12株型紧凑,上部叶片宽短上冲,适宜密植,留苗密度以5000~5500株为宜。

3.错期播种。播种时应实行错期播种,第1期先播5行留1行,夏播区4至6天后播第2期,即播留下的1行。

4.去杂去劣。按亲本的特征特性,去杂去劣应贯穿整个自交系生长发育过程,特别是苗期、抽雄期、花期、授粉前。

5.防止人为机械混杂。在播种、收获、脱粒、包装、运输、储藏等环节都要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的种子安全保管标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人操作,明显标记,防止混入异系,异品种籽粒。

6.合理施肥。繁殖田要施足基肥,种植前沟施适当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保证肥水供应,尤其是抽穗前后,不能缺肥缺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7.适时收获。L12苞叶较厚且稍紧,脱水较慢,在夏播区繁殖时由于后期空气湿度大,收获太晚易发生粒腐,因此L12在夏播区的繁殖要适当早收,以避免粒腐的发生。

8.减少亲本繁殖代数。尽量减少亲本原种繁殖世代,以降低亲本遗传的变异与混杂概率。

二、父本FL209的生产技术

(一)选育过程

父本FL209是2001年以昌7-2为母本,P138为父本杂交后,以株型紧凑、株高、穗位较低,品质较好为育种目标,经多代套袋自交,于2003年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父本FL209夏播生育期105天,株高180厘米,穗位高80厘米。幼苗绿,长势强。芽鞘紫色,根系浅紫。成株期叶绿色,株型紧凑,雄穗分枝多而紧凑,粉量大,散粉期长,利于制种;花药黄色,花丝色浅紫色。穗筒型稍锥,轴红色,半硬粒-硬粒型,粒黄色,粒长轴细,出籽率高。高抗玉米大小斑病、花叶病毒病、黑粉病等病害。

(三)生产技术

1.合理密植。FL209株型半紧凑,上部叶片上冲,穗子较小籽粒容重高结实性好,适宜密植,留苗密度以5200~5700株为宜。

2.去杂去劣。按亲本的特征特性,去杂去劣应贯穿整个自交系生长发育过程,在苗期,抽雄期,花期等关键时期,重点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指导和监督去杂。

3.适时收获。FL209早熟性较好,脱水较快,收获时可适期晚收,以延长植株的灌浆时间,进而提高亲本繁殖的产量。FL209由于血缘的复杂性及遗传的连锁关系,在繁殖过程中有5%的白轴分离,收获后应着重注意去除。

父本生产技术选地隔离、错期播种以及防止人为机械混杂方面可参照上述母本生产技术。

三、做好亲本提纯工作

亲本的纯度和优良状会因多种原因发生混杂和退化,亲本应用过程中要在防杂保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提纯工作。第1年在亲本繁殖区内选该亲本典型优良单株套袋自交,收获时严格选穗中部籽粒在隔离区内按穗分行种植,进行比较。根据在不同生育期间植株外部性状的典型和一致性淘汰(抽雄前全部砍除)不良穗行,当选穗行混合授粉,收获后混合脱粒,供下年繁殖。

(陈新民 河南省浚县农业局 王建民 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株型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日光温室西葫芦株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杂交水稻母本抛栽高产制种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