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2015-01-04赵志学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商科工科竞争力

赵志学

(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我国高等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商科院校是我国培养经济商贸领域高素质人才的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它所培养商科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能否跟得上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是关系我国宏伟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

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与步骤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撒汀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对复杂问题作出决策的一种简明有效地方法[1].其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是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接着是构造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其元素的数值反映了各指标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随后是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在构造判断矩阵A=(aij)n*n之后,求出A的最大(绝对值)特征值λ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然后将其W归一化,即为同一层次的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重要性权重.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构造判断矩阵后,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当C=0时,判断矩阵是一致的,C值越大,判断矩阵不一致程度越严重.为此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R=,其中为多个n解随机正互反矩阵最大特征值的平均值.当随机一致性比例Cr=C/R<0.1时,A的不一致性可接受.

最后是层次总排序及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方案层的各因素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即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由最高层(目标层)到最底层(方案层)逐层进行的.设 B 层的 n个因素 B1,B2,...Bn关于 Ai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 Ci,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Ri,那么 B1,B2,...Bn关于 G的组合一致性指标为当CR< 0.1时,可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一致性可接受,否则需要调整.

2 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2.1 确定评价指标,绘制结构层级图

我们在构建评价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评价的目的.对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目前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寻找制约此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瓶颈,挖掘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手段.其次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要遵循客观性、可比性、全面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值指标,形成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层次分析法,选择“目标-指标层次结构”建立高等商科院校工科毕业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评价目标为第一层次;根据对就业竞争力相关因素的分析、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受访者通过问卷反馈回的意见,并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挑选20名长期从事高等商科院校就业工作者进行调研),提出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应主要以学校因素、专业建设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3个方面进行,这3个要素构成了评价体系的第二层次即准则层[2];上述3个要素又各自包含细分的指标因子,形成评价指标的第三层次即指标层,其中: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声望、学校所处地域、就业工作支持力度3条;专业建设因素包括专业背景、师资力量2条;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学历、性别、专业能力和学习成绩共4条.共计3大类9条,如图1所示.

图1 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层级图

2.2 构造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其元素的值反映了各决策指标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一般采用1-9标度方法,用法见表1.

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2级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如下(A-B-C层):

2.3 计算权重和结果

对计算结果进行单排序及总排序,得出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层次总排序

2.4 结果分析

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如表3所示,依次为:学校声望>学历情况>就业工作力度>专业素养>师资力量>个人学习成绩>所处地域>性别>专业背景.由此可见,在高等商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过程中,学校声望、学历情况和就业工作力度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大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和师资力量情况也是影响评定的重要因素.高等商科院校相对于其他综合院校来说具有专业的特色,而作为其中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更有其独特的性质,如何提高此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决策模型所获得结果给出了科学的指引.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支持力度

学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要以强大的人才队伍为依托.为此,高等商科院校要抓住机遇,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寻求发展源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就业工作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一是要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系统教育引导大学生.二是要指引学生加强就业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三是要创新就业工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如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等[3].

3.2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为了提高高等商科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高校可以通过引进、培养、外聘这三种手段,组织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和课程群教学团队,不断提升教师授课与科研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毕业生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3.3 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要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当代大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增强竞争与就业意识,在大学四年时间中要分阶段、有目的性地完成课程、专业等方面的学习,同时也要逐步提高自身修养,丰富内涵,成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4].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是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求得发展,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懂得多,还要有实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职业岗位也将会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5],作为有商科背景的工科毕业生,与其他综合性大学工科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同,除具备扎实的工科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一些财政金融、工商管理等商科方面的知识.其次是注重优良思想道德的培养.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很看重大学生的“德”,把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招聘的首要条件.再次要注重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后,大学生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学会倾听和沟通,谦虚做事,不搞小团体,诚恳待人,培养沟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实践,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1]蒋洪甫,赵雄伟,刘超,等.基于 AHP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12257-12258.

[2]杨春华,杨玲.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9):39-45.

[3]赵妉.财经类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269-273.

[4]唐未兵.地方商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1212-1213.

[5]黄艳.关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科技创业,2013,(10):119-121.

猜你喜欢

商科工科竞争力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