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吸氧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效果的观察

2015-01-04肖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双孔调查表鼻塞

肖颖

不同吸氧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效果的观察

肖颖

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病人探讨一种疗效确切,易接受的吸氧方法。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随机选用的90例COPD患者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单侧鼻塞吸氧,B组采用单侧鼻导管吸氧,C组采用双孔吸氧管吸氧,均与吸氧前,吸氧后2 h,吸氧后6 h分别作动脉血气分析,结合问卷调查,从而详细了解患者的耐受性。结果三种吸氧方法之间的氧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双孔吸氧管吸氧的方法对鼻咽部无剌激,病人更愿意接受。结论双孔吸氧管吸氧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阻塞性肺部疾病;耐受性;氧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和气促等。针对COPD的病因,氧疗不仅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COPD患者最主要的长期治疗措施之一。治疗原理为通过吸氧纠正低氧血症,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纠正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目前COPD患者常采用单侧鼻塞,单侧鼻导管,双孔吸氧管三种方法吸氧。在住院患者中,部分患者不能坚持用氧[1]。为此,我们对三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以及患者耐受性进行探讨,帮助COPD患者探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更易接受的吸氧方法,从而降低COPD患者肺动脉压发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10月~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确诊为COPD患者90例,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64~69岁,全部患者均无急、慢性鼻部疾患。

1.2 方法

90例患者对其年龄差、性别,病情相关因素等情况综合分析,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将90例患者分别分入A、B、C组。

A组采用单侧鼻塞,插入长度为到鼻前庭处,鼻塞大小为能塞严鼻孔为宜,约1 cm深。B组采用单侧鼻导管,插入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到耳垂的2/3(离鼻孔8~10 cm)无呛咳[2],C组采用双孔吸氧管,插入长度至鼻前庭处,约1 cm,均给予约为2 L/min的氧流量,氧浓度29%,于吸氧前、吸氧后2 h、吸氧后6 h,对三组患者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浓度,并结合调查表详细了解患者耐受情况,综合观察、判断三组患者最终的氧疗效果

1.3 统计分析

数据用SPSS 11.5版广义线性模型的Repeated Measure分析模块,按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PaCO2、PaO2不同给氧时间之间的差异

PaCO2不同给氧时间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时间点间PaCO2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间PaCO2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O2不同时间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且吸氧前<吸氧后2 h<吸氧后6 h。不同时间点间PaO2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吸氧方法间Pa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1。

2.2 调查表收回结果

表1 三种吸氧方法之间的PaCO2、PaO2

A 组收回30份调查表,其中18人愿意接受单侧鼻塞法,占60%。B组收回30份调查表,均不愿意接受此种吸氧方法。C组收回30份调查表,其中29人愿意接受双孔吸氧法,占96.67%。

3 讨论

3.1 三种吸氧方法均能取得相同的氧疗效果

氧气疗法是COPD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血气分析是氧疗效果的确切指征[3],且只对有缺氧指征需氧疗患者的效果评价才有意义。本次研究中,单侧鼻塞,单侧鼻导管,双孔吸氧管三种吸氧方法吸氧前后pH、PaO2、PaCO2的改变组间无显著差异。COPD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单侧鼻塞,单侧鼻导管,双孔吸氧管三种方法吸氧,均能缓解其缺氧症状,取得相似的氧疗效果,故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意愿选择适合于患者的吸氧治疗方法。

3.2 双孔吸氧管吸氧法易为患者所接受

从收回的调查表分析:A组仅有60%的人愿意接受此种吸氧法,原因是鼻塞对鼻孔处周围皮肤剌激性大且如果大小不合适此装置容易脱落。B组无一人愿意接受,原因是该管端易堵塞,对局部刺激大,可引起痰液干燥,患者不耐受,故患者不易接受,C组有96.67%的人接受,此法对患者鼻咽部无剌激,且易于固定,适用于患者长期使用,综上,双孔吸氧管吸氧法更适合于COPD患者的长期氧疗使用,不仅可以保证氧疗效果,且患者容易接受。

[1]彭厚贵,陈婉如.肺心病呼衰病人拒绝氧疗21例原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2,8(2):21.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3.

[3]沈丽英.实用呼吸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19.

The Observation of the Oxygen Effect of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via Different Oxygen Uptaking Methods

XIAO Ying,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 clear acceptable oxygen method for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divided the 90 patients into A, B, C three groups, group A with unilateral nasal oxygen, group B with unilateral oxygen through nasal catheter, group C with double orifice oxygen, after oxygen, oxygen 2 hours and 6 hours , Do check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patients tolerance.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oxygen effects among oxygen methods. This method does not stimulate note pharynx ministry and the patient was willing to accept.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double orifice oxygen In the COPD patients should be further promoted.

COPD, Tolerance, Oxygen effect

R583

B

1674-9308(2015)15-010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086

4620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猜你喜欢

双孔调查表鼻塞
郭清明
某双孔箱涵结构受力及施工水平影响分析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