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朦胧就是看不清?

2015-01-04邱敏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里希特烟云当代艺术

事件概要

2014年3月3日,东京画廊推出叶剑青个展“视觉维度的主体修辞”,策展人田幸人先生提出“新朦胧主义”的概念,以此概括亚洲艺术中的当代艺术新趋向。紧接着2014年10月11日,又由策展人皮道坚策划了第二届“新-朦胧主义”,展出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地区的21位艺术家的作品。

大家点评

艺术家把画面处理得模糊不清,并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表达方法,其中有一拨受德国艺术家里希特影响特别大。里希特的朦胧是一个观念性的动作。将具象的画用刮刀一刀刮平,破坏图像本身。由动作带出的图像新意,甚至用行动绘画来说他也无可厚非。里希特的图像被拿到中国来,其实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张晓刚的绘画中的朦胧,有一种历史距离感,后来“青春无名伤害”群体里很多艺术家也用朦胧模糊的图像来表现青春期的迷茫。“朦胧”一词转化为画面语言,它的概念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值得注意的是,当“朦胧”成为一种流行的绘画方法,它就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要朦胧?明明看得清的对象,偏要在眼睛里揉一粒沙子,越揉越痛。它不是个单纯的视觉感受,如果这么理解,就只有形式。

古代山水画中常画烟云,画烟云的目的不是为了看不清后面的山,而是一套来自中国的天道思想在背后支撑。它是“无形之形”,不可见的部分不是纯粹的虚无。中国的传统哲学强调的是摒弃由具体声色所激起的概念,因为这阻碍个人与自然界的沟通。“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要用身体感官去体会,而不是诉诸知识概念去接近自然真相。叔本华曾指出理性和直觉的区别,前者是付诸于知识概念,后者才是真正的体悟,借助于概念性思维只会让我们远离真实的自然。所以中国画中的烟云非现实的烟云,它是在造心中之景。宋代的米氏烟云是一种对皴法的新尝试,是笔墨的变化造成了视觉语言的变化,由技法导致了新的风格。

模糊本身是一种可见却不可把握的对象,正是因为它的不可把握性,才产生了一种对应的格式塔心里—诗意。中国古诗没有特定的时间观念,句子与句子之间也没有特别坚实的前后逻辑关系,意象的产生很难用语言概括,就是读的同时,它升起来。云山雾罩的山水都成为诗性的视觉现象。在19世纪,欧洲曾经出现过一段时期的画意摄影,利用柔焦镜头,营造一个如梦如幻的场景。当时欧洲陆续进入工业时代,机械取代了手工,大地从我们身体中逃逸,对大地的热爱和怀念引发了田园牧歌式的乡愁冲动。我们往往只注意到画意摄影那种唯美的商业性,那种自给自足的田园诗化,而忽略了其视觉图像背后的观念动机—一种乡愁的冲动和对工业时代的质疑与抵抗。如果只迷恋于唯美的形式,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平庸而媚俗的商业逻辑之中。差不多同一时期,日本艺术家受哲学家冈仓天心影响,试图从西方的现代主义绘画中找到一条属于日本本民族的艺术风格。在这一批作品中,浮世绘的线条没有了,用色彩的渐变来制造柔和的视觉层次,印象派用笔触和色彩对比表现空气、日光的瞬间印象,在日本艺术家哪里转化成为用雾、阴影来捕捉一种氤氲的空气质感,所以“朦胧体”由此得名。之后又有中国1980年代的“朦胧诗”派产生,这里的“朦胧”偏向于个性追求,而非情感的暧昧模糊。朦胧诗派的立场是非常清晰的,他们要找寻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当下的诗意。

“新朦胧主义”的这批作品,注意到了朦胧作为一个文学修辞,在画面形式上追求一种模糊的视觉效果。朦胧不等于虚无,也不等于无思想。停留在视觉表面,新朦胧就只是一个词语,不产生思想语言。朦胧不是玩弄视觉,它与不可见背后的真理相关。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就是揭示物象背后的真理,是去蔽,把隐藏的真相揭示出来,从而通往澄明之境。如果新朦胧主义只留意到风格的样式化,它就很容易滑向商业趣味下的视觉消费。朦胧不是看不清,而是为了将不可见的东西揭示出来。(文/邱敏)

猜你喜欢

里希特烟云当代艺术
里希特抽象绘画中的色彩分析
当代艺术看得懂
逃离荒诞
烟云几许著苍山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荒废之美
茶山烟云
格哈德·里希特 不朽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