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传统绘画差异
2015-01-04张静
张静
摘要:中西传统绘画成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必然存在很多差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比较:一、基于哲学与基于科学;二、写意表现与写实再现;三、以线造型与以面塑型;四、笔情墨趣与光影韵律;五、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两类绘画的本质特点,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西方传统绘画;差异
由于中西方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西方传统绘画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在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于哲学与基于科学
中西绘画成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中西方画家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不同,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如潘天寿先生所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1](P.293)
中国绘画中的许多概念,如道、气、心、物、神、韵、意、虚、实等等,原属哲学范畴。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是一种哲学化的艺术。儒、道、禅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在绘画上表现为:追求和谐美,主张不偏不倚,中和为美,强调含蓄。老庄哲学崇尚“无为而为”,主张“天人合一”,道家思想促使文人画家们超然世外,隐逸山林,在自然中追求天然之美,追求雅淡空灵的境界。禅宗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人只要静心自悟,无须修行,就可以觉悟。在中国文人画家看来,只有以虚静明澈的心灵去观照、感悟自然之美,才能达到“心物统一”、“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2](P.156)仅从中国画家对水墨的偏爱及画面留白的处理便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绘画趣味,和“见素抱朴”、“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等哲学思想。
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高于自然、强于自然,人是自然的统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律是对自然的科学反映,就严格遵循它。[3](P.104)加之西方绘画的渊源是埃及、希腊的雕塑与建筑艺术,西方的传统画风,是在二维空间中描绘出圆雕式的立体对象,这种画特别注重透视法、解剖学和光影凹凸的晕染,画面具有立体感、真实性。[4] (P.25) 在追求真实的道路上,西方绘画一直以科学理性精神为支撑。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画家将一切科学知识,包括透视学、解剖学、光学等用于艺术创作,力图达到立体空间的真实再现。
二、写意表现与写实再现
潘天寿在论画旧稿中曾谈到:“西画主眼见身临之实境,故重感觉,须热情;中画主空阔流动之意境,故重感悟,须静观。”[5] (P.8)中国绘画在表现手法上是写意的,追求意境;西方绘画在表现手法上是写实的,追求实境。
中国画家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模拟和再现自然,而是反映心中的自然,是审美客体的内化。他们超越了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再现,讲究“以形写神”、“物外求似”、“意在笔先”。总之一句话,中国画强调写意。意,指意志、意识、情意、意趣、意境等,即画家的思想感情。写,就是表达和抒发。写意就是画家寓情于景,缘物寄情,通过绘画来表达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意既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风格,又是中国画总的艺术观念,它体现了中国画家的特殊审美取向。
西方从古希腊起,摹仿论就支配着绘画创作,柏拉图曾强调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摹仿,即对物质世界的摹仿。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而更重视真。透视、解剖、明暗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将再现自然万象。油画颜料易于多次覆盖、修改,而且色彩丰富,不易剥落退色,为写实油画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切使西方写实绘画对自然对象的描绘达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境界。
三、以线造型与以面塑型
中国绘画从一开始就是以线造型。距今2000多年前的《人物龙凤》和《人物驭龙》帛画,均以毛笔勾线画成。其实,线并不在客观的物体中存在,而是画家们自己的主观提炼与概括。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画的线独具艺术魅力。中国画的线是立体的线,讲究“中锋行笔”,浑圆厚实,力透纸背。中国画的线是有生命的线,不僵硬,不呆板,讲究一波三折,提按顿挫。画家把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疾徐、浓淡、枯润等加以巧妙组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节奏和旋律,赋予线条以生动的气韵。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而成为形、意、情的综合表述。总之,线是中国造型艺术之魂,是中国画家赋予自然人化的生命中介。
西方绘画则是以面塑型的,因为西方绘画是与建筑、雕塑相联系的立体结构,表现为“眼见身临的实境”,其基本观念是空间观念,是在空间中进行“构筑”,以物体在一定光源中呈现的“面”来塑造体积是基本的造型手段。西方绘画中偶尔也用线,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安格尔、荷尔拜因的素描等等,但这仍然是渗透着体面关系的线,力图用线来表现体积,不同于中国画将线看成是具有更大独立性的造型语言。中国画也并非全无体面的表现,但这种体面观念,只近似于浮雕之类,而且不靠明暗,仅靠笔线的穿插表现前后层次,不同于西方画所具有的逼真的空间感。[6] (P.80)
四、笔情墨趣与光影韵律
中国绘画讲究“笔精墨妙”,用笔要求笔力深沉,力透纸背,讲究 “骨法用笔”;用墨主张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讲究“墨分五色”。所谓“墨分五色”就是以水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十分丰富,虽然不是五彩缤纷,却极为典雅稳重。中国画主张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但并非轻视色彩。中国画古称“丹青”。尤其唐宋时期的工笔重彩画,设色浓丽,艳而不俗,体现了极高的色彩技巧。然而宋元以来,随着文人画的兴盛,水墨写意画渐渐跃居前列,成为主流,文人画家们崇尚墨分五色,在黑白的氤氲变化中,表达胸中与天地一致的苍茫之气。
西方绘画重视色彩的运用,以光影韵律为其形式美特征,追求真实感、立体感、节奏感、明暗光影感。光的具体化就是色彩,色彩不仅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而且也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西方绘画色彩丰富,画面效果强烈、醒目。西方画家着重于色彩知识的把握,通过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对比色、邻近色的处理,以及画面上色调的深浅变化,表现物象的凹凸效果,增加画面的体积感、光感和空间感,从而使物象体现出厚重感和质感。
五、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中国绘画采用散点透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也叫“移动视点”。正是运用“以大观小”,散点透视,中国山水画才能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何谓“以大观小”?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7](P.52)沈括生动地说明了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就是俯视鸟瞰,以高观下,山川之景尽收眼底。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和“以大观小”的高视角使观者丧失其感官,而融入对天道的彻悟中,其观看方式是超验的,可称作“天目”。这种观看方式体现的是中国画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简单的说就是近大远小,极远处消失于一点。固定视点和水平视角是焦点透视法的重要特征,它符合人类的视觉经验和感知习惯,画中的空间与观者的空间因此有相连感。这种透视法使画家忠实于视觉规律,依赖自身经验来认识世界;也使欣赏者习惯于视觉再现的形式,学会依据自己的感官鉴别作品,代表了一种人与作品和世界通过感官发生联系的经验观看方式,这一观看方式可称为“人眼”。[8](P.10)这种观看方式体现了西方画家较为理性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西方人科学严谨的态度。
另外,宋元以来的中国文人画讲究书画同源,诗画相通,画上所钤印章又是集书法美,绘画美,刀法美于一身,中国画如此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正是西方绘画所没有的,也是中国画不同于世界上其它任何画种的一大特长。
总之,中国传统绘画尚意重情,讲究空、无、虚,是基于哲理的表现艺术,西方传统绘画尚形重理,讲究确、有、实,是基于科学的再现艺术;中国传统绘画以线造型,散点透视,讲究笔精墨妙,西方传统绘画以面塑型,焦点透视,强调光影色彩;中国传统绘画描绘的是心灵的故乡, 西方传统绘画描绘的是生命的家园。中西绘画各有千秋,近代以来,西方现代绘画开始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学习借鉴,而众多的中国画家们也从西方绘画中汲取养分,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熊长虹.浅议中国画的文化背景[J].美术大观,2007,(5).
[3]王占伟.理念和表现——浅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J].苏州大学学报,2003,(6).
[4]张乐毅.西方美术[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2004.
[5]万青力.潘天寿的意境、格调说[J].美术,1991,(3).
[6]曹榕.中西方绘画美学特征比较[J].松辽学刊,1999,(3).
[7]沈括.梦溪笔谈[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8]邓月影.“天目”与“人眼”——中西绘画“观看方式”的比较[J].美苑,2009,(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