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5-01-04薛建凯余忠诚李建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6期
关键词:刺络拔浮针后遗

薛建凯余忠诚李建平

(1.北京市利康劳教所医院,北京 100028;2.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薛建凯1余忠诚1李建平2

(1.北京市利康劳教所医院,北京 100028;2.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时VAS评分、疼痛面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浮针 刺络拔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患者常见后遗症[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能潜伏在脊髓后跟神经元中,常在人体劳累或者免疫力低下时,进行二次繁殖,并且沿着神经纤维移植皮肤,从而使病位产生剧烈疼痛[2],其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病程可达数月甚至几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NH的几率为10%~70%[3]。笔者采用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按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4]PHN的诊断标准进行制定。2)纳入标准: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经过治疗满1个月后出现神经痛,且明显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排除标准:属于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者,如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急性期带状疱疹者;合并有心、脑、肾及造血等系统的严重疾患,或智力以及文化水平低下不能配合试验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市利康劳教所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49~80岁,平均(66.00±9.00)岁;病程32~409 d,平均(75.1±67.0)d。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48~77岁,平均(64.00±8.00)岁;病程31~351 d,平均(70.7±57.8)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脱落和退出。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法。1)浮针。将患者置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疼痛部位,找准痛点,做好标记。根据疼痛面积决定选取浮针枚数。在痛点四周相对称点(距离痛点6~10 mm处)作为浮针进针点。对患者皮肤用75%的乙醇常规消毒后,术者右手持浮针,左手拇食指撑开进针处皮肤,呈20°左右快速刺入皮下(浮针的针尖均指向神经根出口处),然后右手握针座,使针体在皮肤内左右摇摆均匀平稳扫散,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得气感受。得气后,留针20 min。2)刺络拔罐。浮针结束后,在后遗神经疼痛部位周围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七星针(华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出品)快速反复叩刺该区域皮肤,以局部出血或微微渗血为度,继而迅速用闪罐法加留罐法,留罐5 min。取罐后用干棉球擦净局部瘀血、泡沫或淡黄色液体,并用碘伏消毒。浮针和拔罐操作均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采用普通1~1.5寸毫针(华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出品),在带状疱疹皮疹愈合的皮肤找出痛点,在痛点周边取阿是穴,针尖朝向痛点中央。患者取适宜针刺体位,采用围刺法,留针25~30 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采用10 cm长的直线,两端标明有0和10字样。0代表没有疼痛,10代表患者能忍受的最痛程度。让患者根据自己疼痛程度在直线相应位置标记后,用直尺测量疼痛强度数值,分别记录治疗组合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3个月回访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疼痛非常严重。用记号笔标出患者描述的疼痛范围,用软尺分别测量其长和宽,相乘得出疼痛范围。

1.5 疗效标准 采用自拟综合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VAS评分为0。显效:治疗后VAS评分降低≥4分。有效:治疗后VAS评分降低≥2分,但<4分。无效:治疗后VAS评分降低<2分或评分无变化甚至增加。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自身对照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1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时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时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均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 3 . 2 0 ± 2 . 0 8*△1 . 1 7 ± 1 . 5 9*△对照组 4 . 5 1 ± 1 . 5 2*3 . 0 8 ± 1 . 4 6*n 治疗前5 0 5 . 9 9 ± 2 . 1 4 5 0 6 . 3 3 ± 1 . 6 3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面积情况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时与本组治疗前疼痛面积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时疼痛面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面积情况比较(cm2,±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面积情况比较(cm2,±s)

组别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 3 6 . 2 0 ± 4 0 . 6 6*△1 3 . 4 2 ± 1 9 . 7 3*△对照组 7 0 . 4 2 ± 5 0 . 2 8*5 0 . 1 8 ± 4 6 . 3 2*n 治疗前5 0 8 9 . 9 7 ± 7 8 . 1 4 5 0 9 0 . 8 7 ± 7 0 . 3 2

2.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PHN是指带状疱疹引起的皮损完全消退后,但患处仍有持续性烧灼、针刺样迁延不愈的神经痛,约10%的带状疱疹患者可在急性发作期后出现神经痛。PHN的发作概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更年期患者约60%可有PHN[6]。该病主要特点是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7]。现代医学认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从呼吸道入侵,随后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该病毒平时不发作,但遇到免疫力低下,或老年人抵抗力弱等情况便可发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多使用麻醉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以及区域神经阻滞疗法等,但疗效均不理想[8]。

浮针疗法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疗法,是采用一次性浮针针具,以局部病变为基础,针体沿浅筋膜层行进,而后进行扫散的一种技术[9]。其治疗起效快,符合快节奏社会人们对于短时间治愈疾病的期望,此外安全且不良反应极少,可称之为“绿色疗法”。浮针治疗效果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与单纯针刺相比,浮针是将软套管留于皮肤之下,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均不受影响[9]。浮刺时进针点选择在疼痛周围,针体运行在皮下,针尖直达病灶,符合中医学近治原理及“以痛为腧”理论。

临床试验证实浮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有研究表明[10]采用浮针疗法治疗70例PHN患者可以促进组织功能恢复,具有良好镇痛等作用。

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放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疗法,由刺络发展而来[11]。《内经》中有经典的治疗原则“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采用泄邪法进行治疗。刺络可泻除体内瘀血,刺激新血再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12]。拔罐则可通经活络,助去瘀生新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刺络拨罐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火罐中负压吸力可以使局部产生类组织胺物质,进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患者免疫水平[13]。

本研究结果示,浮针配合刺络拔罐疗法对PHN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且浮针疗法简便廉验,易于操作,患者接受度也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不足之处是试验临床样本量较小,且截止文章发稿时,随访数据尚未完成。今后尚需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进行下一步验证,且试验结果有待随访数据进一步证实。

[1] 赵可意.骶管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2] 崔长弘.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策略研究现状[J].疾病监测,2013,28(12):1030-1034.

[3] 查锦东.身痛逐瘀汤联合多虑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 边天羽,俞锡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6-159.

[5] Preemptive analgesia with butorphanol in psychotic patients following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29(1):75-78.

[6] 岳国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诱因及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7] 李凤龙.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8] 王徐红,王小平,陈奎铭,等.“十伤灵”中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11):1485-1487.

[9] 朱美华,王宁,李有焕.浮针疗法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16(3):229-231.

[10]许荣正,王美萍.对目前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9):1171-1173.

[11]李银兰,韩艳玲.激光针刀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J].中国康复,2007,22(5):351.

[12]赵娜.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13]张喜娟.刺络拔罐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8.

R246

B

1004-745X(2015)06-111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6.064

2015-02-09)

猜你喜欢

刺络拔浮针后遗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刺络拔罐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刺络拔罐疗法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