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探讨
2015-01-04冯静胡微副教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 冯静 胡微 副教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廊坊 065000)
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小微企业中最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科技是此类企业的核心。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省内小微企业中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最猛、也是利润较高的企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全省企业的发展前景来看,科技型小微企业将会是带动全省经济的强有力推手。因此,重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关键性一步。河北省要摆脱在全国经济中长期落后的境况,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大局,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然而,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同行及非同行科技型小微企业间都存在合作不充分现象。独立开发的项目由于企业技术局限性所含的科技成分不高,不成熟的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寿命则较短。其次,科技型小微企业缺乏创新所必需的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和先进技术,同时,也存在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部分资源达不到最优配置以及资源闲置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都阻碍了创新的发展。再次,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也是长久以来困扰各界的一大问题。虽然近年来各方都在努力改善这一问题,但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最后,也是本文将主要分析的问题,即企业与其他社会机构团体之间的协同达不到预期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协同创新模式运行的阻力。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从这些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总体特征来看,以产业集群下的协同创新为发展模式将会是长远之计。
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发展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内外两方面因素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选择具体发展模式时所要考虑的。从内部来讲,企业自身所采取的技术战略、企业创新能力是主要考查要素;外部主要看市场竞争环境的激烈与否,本企业所在产业集群的层次和结构。下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剖析:
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概括地分为领先型战略、跟随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企业定位不同所采取的协同创新模式也有所差异。领先型创新战略的实施者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这类企业往往希望将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由企业内部掌握,不允许其他创新企业参与核心技术。因此,领先型创新战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更愿选择社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而非同行、同质企业。跟随战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通过学习外部的先进技术,自身创新的积极性不如领先型战略企业。该战略指导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倾向于与技术较为先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结盟,在合作中汲取先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提高自身创新技术和水平。采用紧缩型创新战略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依靠承担技术外包项目,从而间接地提升本企业的创新技术。从对创新的积极性来看,三种战略呈递减态势。
市场竞争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市场竞争就倒逼科技型小微企业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时,与其他企业之间协同创新就变得困难,处于产业集群中开展协同创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便倾向于选择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市场竞争缓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出于同质企业有相似技术的原因更愿与之协同创新,相互之间的认同性和理解性也高,更有利于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进行。
(二)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具体分类
科技型小微企业横向关联创新模式从字面含义就可以看出,是指河北省内处于同一产业集群中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建立创新合作关系,从而共享资源,协同创新。此外,科技型小微企业其横向关联创新模式还为跨行业、跨项目小微企业提供了合作的可能性,也弥补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这种合作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是企业之间资源的互补性而非随意的合作。这种创新模式包括横向和纵向,横向关联创新是由产品具有可替代性的企业确立的协同创新关系,纵向关联创新是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确立的协同创新关系,也是供求关系的要求。对于河北省这样的有大量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省份来说,这种模式推广起来较为迅速,普及率也较高。
与大中型企业关联创新模式主要是指在产业集群内部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同质大中型企业之间各取所需达成合作关系。合作路径主要是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大中型企业做外包项目来赢取利润,然而在这一合作中,对小微企业而言得到的不仅仅是其中的直接利润,更重要的是从大中型企业借鉴到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对大中型企业而言,这种外包式运营模式也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减少了项目成本。当然,很多大中型企业出于技术保护的原因,不会将核心技术泄露给其他企业。这种保护是政府政策无法干预,河北省省内相关部门只能从引导的角度积极鼓励更多的大中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三)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协同创新模式的优势
当今时代,科技型小微企业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科技型小微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且技术含量较高。据河北科技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小微企业数量逾10万户,其中科技型小微企业占到百分之五左右。河北省的研发机构将近一万家,单邯郸市的研发机构就达820多家。省内二批本科及以上院校40所,投资担保机构一百家左右,再加上一流的物流服务等。这些单位和机构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共同构成了各个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出色的集群条件是协同创新运行的可靠保障。河北省看到了大力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前景,也看到了其有助于提高民营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增强区域创新动力,基于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为省内科技型小微企业选择了在产业集群中协同创新的模式。
长期以来,融资问题困扰着小微企业。近年国家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不断出台新的措施,为小微企业融资寻找新出路,这一问题逐步得到改善。河北省也尤为重视这一问题,省内大量投资担保机构和投资担保公司的涌现为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希望。资金方面的困难不再是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创新问题则上升为主要矛盾。
河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协同创新模式的意义
(一)在产业集群中协同创新对企业的意义
处于产业集群中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满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需求,为其展开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协同创新使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便利,有利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及时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掌握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要求,降低小微企业单独创新的风险。同时,为科技型小微企业产业链的建设提供了土壤,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微企业创新的效率。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协同创新不仅对自身意义重大,对其他企业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带动传统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型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处于同一产业集群下的企业,受科技型小微企业影响也提高了本企业的科技水平,小微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二)协同创新模式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意义
河北省地处首都周边,而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中十分靠后。归根究底是因为河北省长期以重工业为主,发展模式较为传统。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集群中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对河北省而言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选择。珠三角地区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创新,采取新的发展模式。
科技型小微企业选择在集群中发展协同创新模式有利于调整省内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变动一直很微小,需要有一变革性事件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让创业者看到省内对科技型企业的重视是科技型企业兴起的关键所在,这将带动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是改善河北省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河北省的唐山、保定等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迫切要求河北省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无论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还是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来讲,都会是大力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协调河北省内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矛盾,以促进省内资源的整合,达到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此外,经济发展是河北省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必将会带来居民生活的科技化,提高省内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方便居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使居民的生活科学化、健康化。
协同创新模式的重点在创新上,河北省大力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必将推动河北省的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逐步提高省内创新水平,最终使河北省摆脱长期落后的状态,进入靠科技而非重工业发展的省份之列。
(三)河北省推行协同创新模式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河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大省,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河北省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集群中发展协同创新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模式的成功实践也将给我国其他省份、城市和地区提供借鉴经验。
河北省采取这一模式对我国来说,最主要的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巩固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源泉和力量。河北省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国家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走高水平、高科技含量的发展道路。以科技为核心的企业污染小,对环境的破坏性弱,有利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河北省的这一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创新技术和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转变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位,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摆脱我国在排污问题上一直受发达国家制约的窘境,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帮助亚非拉落后国家进入科技时代。
综上,在产业集群的大环境中发展协同创新模式对河北省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有绝对优势和益处。摆脱对传统产业的依赖,积极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将推动河北省向科技强省转变。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是河北省的关键性举措,这一模式的成功也将是我国在各个省份大力推行的鼓励小微企业创新的合理依据。国家方针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是这一模式广泛推行的最佳方式。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
2.李红军.刍议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2(11)
3.李明慧,雷良海.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4)
4.邝国良,张永昌.我国产业集群模式下的技术扩散政策博弈分析.改革与战略,2013(4)
5.王举颖.集群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网络化成长与协同进化研究.天津大学,2014
6.刘友金,杨继平.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博弈分析.系统工程,2012(11)
7.牟绍波,王成璋.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基于集群文化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1(4)
8.仲伟俊等.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