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推进港口智能转型引领发展“新常态”

2015-01-04REPORTER作者田振涛TianZhentaoYangBin

大陆桥视野 2015年5期
关键词:日照港新常态港口

REPORTER/作者:田振涛 Tian Zhen tao 杨 斌 Yang Bin

全国人大代表、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推进港口智能转型引领发展“新常态”

REPORTER/作者:田振涛 Tian Zhen tao 杨 斌 Yang Bin

2015年3月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全团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在审议时发言。

杜传志说,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2014年工作全面、客观,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明确、清晰,特别在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等方面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显著,报告通篇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精神,是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2015年3月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全团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在审议时发言。

杜传志说,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2014年工作全面、客观,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明确、清晰,特别在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等方面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显著,报告通篇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精神,是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杜传志说,在学习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和预算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感触最深、印象最深刻、最受鼓舞的是,国家在对外开放合作和区域发展中,更加重视和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战略,以及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国际物流大通道等建设,并且在制定和实施这些战略和建设的过程中,注重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体现了法治精神,这些无疑对港口行业特别是与“一带一路”紧密相关的港口是重大利好,为港口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指明了发展重点和方向。如果以经济新常态为标志,港口新一轮发展与以往有本质不同,过去是适应型发展,主要依靠经济高速发展来带动,资源要素投入多,建设规模大,是粗放型的、从动型的;而这一轮是引领型发展,也就是说,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是集约型的、内生型的。

杜传志认为,回顾我国港口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总体上速度很快,在全球吞吐量和集装箱量排名前20的港口中,中国大陆分别有12个和8个,这份成绩单,主要依赖我国经济的高位运行特别是货物贸易的迅猛增长。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人口、资源等“传统红利”正逐步消退,资源、环境硬约束则不断加强,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港口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日照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港口。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将兖州煤田的煤炭销往国际市场而建设日照港;到抢抓冶金和钢铁行业快速发展机遇,建设大型矿石码头,成为全国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口岸;再到顺应原油进口快速增长趋势,与中石化、中石油、东明石化合作,为长江中上游5省8个炼厂、中原、鲁南及当地地炼服务,日照港走出了一条因煤而生、因矿而兴、因油而盛的发展道路。2014年吞吐量突破3.35亿吨,居中国沿海港口第8、世界第11位。铁矿石进口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6,原油进口占1/10,镍矿进口占1/8,大豆进口占1/8,木片进口占3/5。集装箱目前是日照港的短板,也是潜力所在。日照港抢抓港区规划调整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的有利时机,举全港之力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2014年完成箱量同比增长19.5%,增速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箱量居第11位,较年初上升两个位次。目前,日照港已经从单一煤炭输出码头,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中转基地。与之同时,日照港在经济新常态和各种硬约束加大的情况下,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考验。

杜传志在发言中指出,港口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受宏观环境和政策影响最直接。面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港口新一轮发展的环境、要求和动力都将有新的变化,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合作建设,为港口发挥集成功能,打造战略支点,促进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

就港口推进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和绿色发展,杜传志提出了三点认识和看法。一是应优化设施网络,推动港口向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转变。由于水运成本低,等量运输的情况下,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的能耗比为1∶1.5∶13.9∶27.8,因此,港口承担着我国9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也由此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在港口交汇。因此,国家应该支持以港口为核心,规划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多年来,在国家和省里支持下,在日照港形成了有两条西进铁路、四条疏港高速和两条原油长输管线的集疏运网络,这为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国家应继续围绕港口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提高等级,形成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同时,在政策导向上,引导各种运输方式在港口无缝对

接、整合,积极发展海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多式联运,全面提高综合运输效能。二是应搭建综合平台,推动港口向供应链管理型转变。供应链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供应链管理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要推动交易中心、交易市场与港口等物流企业的整合、联动,这也是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对此,国家应给予大力支持,推动信息化技术、交易中心等资源要素向港口集聚,在港口整合。在这方面,日照港就整合铁矿石供应链进行了探索,主要思路是:港口打造国外矿商的分销基地;贸易商由进口商变为分销商;钢厂按需采购;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供交易、结算、金融等综合配套服务,共同建设国际铁矿石分拨中心。在此基础上,逐渐将这一模式扩展到钢材、焦炭、大豆、豆粕、原油等品种,提升港口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集成能力。三是应开展联盟合作,推动港口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现代港口的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这些都是国际先进的第四代现代港口发展方向。港口行业外向度高,是连接多种业态的重要载体。国家应出台支持国有港口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沿产业链、物流链上下游进行联盟合作的机制、政策,促进资本、业务等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港口与航运、铁路等企业间,能够开展更加紧密、深层次的合作,推动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建设、加强海洋立法等方面,杜传志在发言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统筹考虑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三大港口一体化发展。三个港口密集布局在255公里海岸线上,同属环渤海港口群,所在城市都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海陆支点。随着“青日连”城际铁路的建设,三座城市也将形成1小时经济圈。建议国家考虑港口行业的特殊性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对青、日、连三个港口的布局规划、自贸区设立等方面予以统筹规划,推动一体发展。二是建议尽快开建陕西神木至山西瓦塘铁路,打通陕北、蒙西乃至蒙古国出海新通道。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瓦日铁路西起山西吕梁市瓦塘镇,东至日照港,2014年底全线贯通。铁路继续向北延伸,可经陕西、内蒙出境至蒙古国。而且,蒙古国2015年年底要修建到甘其毛都口岸的铁路,与我国铁路贯通,沿着神瓦铁路直通日照港,形成全长约3 100公里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目前陕西神木至山西瓦塘约86公里铁路尚未通车,绕行将至少增加200公里以上运距,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建议国家尽早协调建设神瓦铁路,完善陕北、蒙西至东部沿海地区的铁路联系,进一步推进中蒙、中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三是建议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海港因海而立,依法建设海洋强国将对港口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国家级的海洋法律、法规和规章110多部,构成了海洋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但也存在海洋立法不完善、国家法规与地方法规不统一、相关政策与法规表述矛盾等问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海洋基本法》,为其他海洋立法和法规制定提供基本准则,使有关海洋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和规章等之间保持协调统一,加快构建层次分明、效力有别、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海洋法律体系。

连云港构建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口,首先定位于过境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基地,其次,定位于以出海口为牵引的陆桥运输合作政策机制创新示范基地,再次,定位于跨境贸易和国际产业合作发展基地。

猜你喜欢

日照港新常态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日照港裕廊(6117.HK)成功上市 日照港国际化战略获得强力支撑
日照港裕廊(6117.HK)成功上市日照港国际化战略获得强力支撑
日照港开展海上消防演习
惠东港口
日照港岚山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