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总裁白力群:加大实现改从革量力到度质的转变

2015-01-04REPORTER作者连云港港口集团宣传部

大陆桥视野 2015年5期
关键词:场站中哈连云港

REPORTER/作者:连云港港口集团宣传部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总裁白力群:加大实现改从革量力到度质的转变

REPORTER/作者:连云港港口集团宣传部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盛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连云港港口集团的机关干部职工和中哈物流公司的全体员工也在会议室收看这一盛况。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港口集团董事长、总裁白力群正亲临现场,近距离聆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会议结束后,白力群董事长第一时间和我们分享了他对总理报告的心得体会。

白力群:今天上午聆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超出期待、振奋人心!主要有八点体会:一是实。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局面毫不避讳;二是新。三双(“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撉”)的表述言简意赅,高度慨括;三是严。对规范政府行为、环境治理、反腐倡廉毫不留情。四是智。用改革统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全民阅读、力推“一带一路”、用活财政货币政策、呼吁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等,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如何把握质与量、激情和理性、发展与转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五是勇。面对严峻挑战,不回避矛盾,全篇体现了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充满了正能量;六是情。对困难地区、对广大群众、对百姓诉求数次提及,不惜笔墨,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七是定。连云港港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深化改革、抢抓“一带一路”战略、“绿色、低碳、智慧港”建设、“三问三求”、从严治港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都在报告中找到了回应,这是我们的优势和信心所在!因此,要有定力,借大会东风巩固提升。八是慎。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连云港港吞吐量受铁路影响下降双碰头带来的挑战体会更加深刻,要集全港之力审慎对待,尽快破解,以免影响发展大局。

记者: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港的定位是什么?这样的定位基于哪些先天优势和现有基础?

白力群: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我们的定位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共用的出海口和物流园区,第二步是再向两头拓展,向西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之外的中亚和欧洲地区,向东是日韩和东南亚国家,把他们聚集到连云港来,从物流园区做起,然后再拓展到投资、实业。

这样的定位我认为是四点因素促成的,一是我们有20多年的陆桥运输经验,从铁水联运业务上讲,连云港是连接东南亚、日韩和中亚地区乃至欧洲地区最便捷的港口,物流成本低;二是我们拥有几十年的运营经验,这个操作体系也已磨合到位,操作衔接起来更为顺便;三是我们港口已经历82年风雨,从功能方面、规模方面、运营管理方面都较为成熟,从软硬件方面能承担起目前的运营和将来的发展;四是无论党中央国务院,还是省市领导班子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给予连云港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在不同场合都给连云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介,这就表明了一些中央政府的意图,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连云港市也重新进行了战略定位,集全市之力建设港口,在“港产城”联动发展体系中,把港口作为龙头,把“一带一路”作为立市之本,方方面面都有了明确的部署。这样就形成了市、省、国家三级联动,再加上我们自有的软硬件条件,这样对我们业务的拓展都能带来积极作用。

记者: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于2014年5月19日启动,目前该项目运行情况如何?如果这一项目运行状况良好,未来有哪些新的规划?相关规划能够给哪些市场主体带来新机遇?

白力群:这个项目在2013年9月7日总书记见签后,发展良好,创造了在连云港港口合资合作企业中多项纪录,一是建设进度,从2013年9月7日到2014年2月份正式签订合资合作合同,再到5月19日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山1 000多万立方米,搬迁7个工作单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让我们的合作方哈萨克斯坦大为吃惊,也极为赞赏,这说明连云港港口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港口施工队伍的战斗力,这缺一不可;二是从2014年5月19日基本建成以后,在7月1日零点,中哈物流基地正式进入试运营,截止2014年底共完成空、重箱进出场量达64 585标箱,拆装箱量13 738标箱,货物进出库量70万吨,营业收入近1 400万元,实现了当年正式签约、当年筹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年底共实现25万元的盈利收入,虽然数字不大,但势头良好。

下一步发展我们分为两块,一是立足于目前22万平方米的物流基地,做优做强一期场站,在2015年4月份,要争取2条铁路专用线开通,把港口的过境班列、出口班列、五定班列全由中哈物流这个公司去操作,形成大进大出,虽然面积不大,但通过业务的支撑,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来提高它的效率、加快它的中转率,在单位面积上,无论是营业收入、无论是操作量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通过加快中转提升物流量,提升积极效益;二是规划好二期和三期中哈项目,我们打算把它放在金港湾物流园区,因为金港湾有广阔的区域,空间大,现在已经进行了规划,按照规划,可破解目前一期场站场地不足的困难,同时把一期场站周转率高、信息化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经验移植过去,要保证一期场站有的优势,二期三期都可以移植复制,一期存在的困难和瓶颈,二期三期都要保证克服和破解,这样无论是承担目前中哈两国的贸易往来,还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乃至两头延伸扩大的更多的国家,有更多的物流量都能做到完全应付自如。

按照这个规划,将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甚至更广范围国家的市场主体带来新的机遇,如果他们愿意过来,无论是投资、办厂,还是开展物流,这里都有平台,这里都有基地,这里都有现成的运营模式,他们采用参股方式还是新建场站的方式抑或利用老场站的方式,都有可以参谋考虑的空间。

记者:连云港港作为上合组织国家的共用出海口,被国家赋予了哪些新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将会拓展哪些对外合作的领域?

白力群: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正在探索的过程,因为一期物流场站刚刚投入运营,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正式规划目前还在讨论阶段,我们这个场站目前需要国家和关检单位给予哪些新的支持,比如从上海自贸区复制哪些新的政策,这些事情都在思考当中,和以往相比,不是国家没给,也不是我们没提,因为这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情,所以还正在考虑之中,争取在2015年上半年,伴随着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规划的出台,也伴随着我们在开班列、中哈一期运营经验和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将系统性地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我们的诉求。从现在看,在我们拜访的相关单位中,都给予了积极的应答,只要连云港能够提出来,只要国家现行政策允许,都是能够给予大力支持的。

现在要从三个方面初步考虑,一是上海自贸区能用的政策,我们都争取予以积极复制。二是在这个基础上,积极申报自由贸易港或自由贸易区。三是一些单体的项目,例如汽车进出口口岸的功能,比如一些国家限制的动植检进出口的一些功能,我们将根据业务的发展,伴随对外调研思考,将不断提出来。连云港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般港口所拥有的功能我们都已经具备,对于一些特殊功能,我们还在边思考、边总结,目前已基本满足连云港港进口所有的业务需求,随着下一步的拓展,我们也将根据自身需要不断提出,不断争取,像中亚地区的粮食将连云港作为集散地,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进口肉类也将连云港作为一个集散地,这样无论是对港口的上量,还是客户利用连云港都会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

记者:两会期间,改革话题热度不减,请您谈谈对改革的一些看法?

白力群:这个问题既关系着国家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主政的“习李新政”,已经全方位地启动了中国的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大的一个事件,这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这个问题是必改之处。中国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才、有闯劲的年轻人。实际上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规模在全世界已经排在第二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大家有目共睹,肯定是不可持续,不协调,不平衡。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从数量转向质量,没有人才是不行

的。

我思考了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营造创业的氛围,另一方面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要尽量吸纳人才。但是现在企业在吸纳人才方面,的确存在着不少令人遗撼的地方。很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职工年龄偏大,小企业又步履维艰。我认为现有企业吸纳就业,应该从两个方面解决:

一个是民企。现在民企最能吸纳就业,但是民企要想吸纳就业,它自己的日子必须要好过。现在民企在贷款、发展,在方方面面还面临着很多“弹簧门”、“玻璃门”,自身自顾不暇,怎么能够解决就业?所以说小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但小企业生存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这个问题要想解决,深层次是解决小企业、微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这必然要涉及到改革。

第二个是大企业。大企业普遍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有着国家大量的资源,普遍员工平均年龄比较大,更需要人才,但他们普遍不愿意接受。主要原因是因为国有企业享受的待遇太多了,享受的红利太多了,享受的照顾太多了,所以它已经失去了创新、博弈的精神和危机感。在这样一个没有危机感的企业,它不会去自觉吸纳大量的新鲜血液,它不会考虑长久的事情。所以说国企的改革迫在眉睫。改到什么程度呢?国企的领导真正以社会化招聘为主,把国企从业人员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了,他们才会考虑企业的未来,才会考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启用人才,重视人才。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国企的改革没有突破,国企在用人方面就不会重视,大学生的就业这条渠道也不会拓宽。

记者:您提了哪些建议?

白力群:我关注的第一点就是改革。中国走到这一步,唯有改革能够救中国,唯有改革能够发展中国,唯有改革才能破解目前中国存在的生态、文明、经济等等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定论了,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要破解这三个问题,必须通过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实现从规模到转型升级的转变。改革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我看到2014年从总书记和新一届政府,在这一年来做出了非常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他们践行了自己的承诺,看准了改革是释放中国红利、活力和动力的源泉。所以改革的步伐在稳妥的前提下越大越好,当然这里面也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因为改革必须要牺牲一部分的团体,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是改革要和利益集团博弈,这个阻力可能不小。这方面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2014年一年来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绩,已经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和信心。在这个历史的关头,绝对不能放慢脚步,也不能停下来。我最最期盼的是2015年两会能够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改革。

猜你喜欢

场站中哈连云港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新基建”背景下公交场站建设思路转变的思考
哈萨克斯坦航天发展现状及中哈航天合作浅析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弘扬睦邻精神 共建繁荣之路
——写在中哈建交25 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