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彰显视角下的老城区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朝天宫地区为例

2015-01-03蔡甜甜童本勤

城市观察 2015年5期
关键词:点状空间历史

◎ 蔡甜甜 童本勤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新的需要,城市一方面向周边地区扩张并建立城市新区,另一方面对旧城区进行着改造与更新,朝天宫地区的区位优越且具特色,它既处于南京现代化新街口核心商圈的影响范围,又与老城南历史城区一路之隔。历史上是城市边缘区,由于城市建设变为城市中心区,它的空间形态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其周边建设完好,不能采取大拆大建的模式更新,它未来何去何从,这一类型的地区空间形态怎么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如何避免这些地区丧失历史的记忆,保存城市肌理与文脉,彰显老城的历史文化及如何优化其空间形态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即是以此为对象而展开的基于文化彰显视角的空间形态研究。

一、朝天宫地区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及特色

城市空间形态记载着历史,自朝天宫地区最初的发展至今,其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代,城市建设远未至此区域,朝天宫建筑群与周边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为和谐有机的关系,而自近代以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朝天宫地区开始呈现城市的特征,尤其是近30年里,朝天宫地区空间形态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图1 旧时朝天宫意象图

(一)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1.清代以前

从历史资料可以发现,在古代漫长的时间段里,朝天宫地区基本保持着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即朝天宫建筑群是区域的制高点和地标。在古代冶山地区是当时的风景园林胜地。此时的冶山地区形成了崇尚自然又一定程度反映人工意境的有机“自由”式空间格局。朝天宫历史建筑群作为整个朝天宫地区乃至国家的功能机构,它是区域的制高点,是一片低矮环境中的地标。

2.民国时期

这一段时期,城市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朝天宫地区不是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民房等建筑。空间形态由点状形态逐渐扩张,形成块状。从下图老照片可以看出,以1-2层居住建筑为主,公共建筑的层数也为低层,但朝天宫历史建筑群因其地形原因和其相对当时其他民宅较大的建筑尺度,还属于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群。

3.建国后至今

随着现代生活需求的变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朝天宫地区的优良区位,城市建设逐步将其蚕食,一边是高楼竖起,一边又有大量违章搭建性的建筑,造成历史上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空间格局特点在此时开始有了巨大的逆转。从下图1998年朝天宫周边鸟瞰图可以看出密集低矮的建筑群变为以多层为主的居住建筑及棚户区,且外围已经出现零星高楼。

今天的朝天宫地区仍是以多层建筑为主,但整个地区处于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包围之中,朝天宫历史建筑群反而成为城市中的绿色低矮的斑块。

图2 旧时朝天宫后山向新街口方向拍摄照片

图3 1998年朝天宫鸟瞰图

(二)朝天宫地区特色

朝天宫历史建筑群是南京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不能也不应该是城市中的一座盆景或“孤岛”,它应该为周边居民服务,与周边城市功能融合。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良,历史价值独特,有着可以带动周边地区整体发展与复兴的“引擎”条件。且地区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艺术、政治、宗教在这生长、传承、碰撞、衍变,兼收并蓄,凝结成了能够代表南京城市文化发展、具有独特和唯一性的历史价值。

二、朝天宫地区现状空间形态分析

(一)整体尺度宜人

朝天宫地区整体尺度宜人,是以多层为主的空间形态,它既不属于周边新街口等开发强度大、以大体量建筑为主的肌理,也不属于周边城南地区密集院落空间复制形成的肌理,它是有疏有密的,以水平延伸为主的城市肌理。它是民居住宅单元无限延展和顺应道路走向,嵌入朝天宫历史古建筑群及汉中门、水西门广场等开敞空间。它独特的城市肌理应整体对其保护。朝天宫地区整体高度控制较好,大多控制在6层以下,但也有少量高层建筑突兀,一些历史文化空间节点视廊受阻。

(二)街巷格局相对完整

朝天宫地区历史上在运渎和中秦淮两条河道形成后,随之的街巷格局便基本稳定了下来,

图4 当今朝天宫鸟瞰图

图5 当今朝天宫地区和周边地区肌理对比

从历史上的堂子街、宫后山、黄泥巷、王府巷到如今的建邺路、冶山道院、莫愁路和王府大街,四周的街巷虽然道路不断得到了拓宽取直,但街巷空间的线型、位置和格局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始终没有经历大的变化,可以说其街巷空间格局是较为稳定、相对完整的。

(三)点状文化空间丰富,但彰显不够

朝天宫地区最大的点状文化空间为历史建筑群,它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官式”古建筑群。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地区,能够有一处相对异质的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更强烈地凸显出她的珍贵。地区建邺路以南有太平天国英王府、天后宫、草桥清真寺等点状文化空间,莫愁路以西沿线民国建筑多,其东侧自北向南有石鼓路天主教堂、莫愁路基督教堂、丁光训宅等点状文化空间;西侧的朝天宫西街也是历史名街,历史上的西州城、古城隍庙、太平天国杨秀清王府等坐落此地。朝天宫以北王府大街也有已建成的南京当代创业者博物馆、南京五中人文艺术馆等文化空间。

图6 1910年历史地图

图7 2014年地图

但这些点状文化空间多被包围在块状居住空间形态的中,缺少开敞性、可视性,有的点状文化空间被现代化城市建设封闭着,缺乏空间的交流,无法彰显出特点。

(四)街巷界面待整合

界面的连续性和可见性十分重要,但地区的部分街巷界面模糊,不利于形成整体性强、有特色的地区。

与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较弱,历史文化资源点被单位大围墙打断或被老旧居住区生硬边界割裂,空间上的交流受到阻隔,且莫愁路、王府大街、冶山道院、建邺路沿街界面为机电、居住、商业等,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互动性较弱。

图8 安品街街道界面

图9 冶山道院街道界面

(五)点状文化空间相互孤立,缺乏面上串联组织

点状文化空间斑斑点点,较为分散,相互独立,多种风格的现代建筑在点状历史资源周边无序拼贴,使点状历史资源在城市空间中显得形单影只,空间流线缺乏组织,朝天宫历史建筑群未能与周边如南捕厅、仓巷、太平天国壁画等历史文化街区或资源点取得联系和呼应,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串联。

三、文化彰显视角下的空间形态整合策略

(一)延续整体空间形态,部分微循环改造

目前针对以多层为主的空间形态进行维持,保持整体的延续,在“整体”的观念下,部分进行微循环改造。对老城区整体空间格局的延续,保护水系、道路及街巷,建筑等层面的内容,同时在不改变格局和肌理的前提下,对不满足历史文化彰显的、老城风貌的地方,进行渐进式、小规模的“微循环”模式修缮改造,有机更新。

控制新建建筑,避免高层再度聚集发展。视线通廊内的建筑的高度进行控制。如绍兴禁止在古城范围内再新建高层建筑,保护六条视线走廊。《保护规划》批准后,古城范围内没有再建一座高层建筑。

(二)整体保护街巷格局,改善两侧界面

图10 浙江绍兴古城

对其稳定完整的街巷格局整体保护。区域内任何新的城市建设都应以保护、延续历史道路街巷格局并保持它们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为前提。

芦原义信认为,当街道的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5~2时是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空间尺度比较亲切。这些尺度的传统街巷能够空间收放自如,形成公共活动的积极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憩、交往、进行信息的传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对这些尺度好的街巷不得改变其断面形式,不宜改变现有尺度。

对现状界面不理想的街巷可通过沿线节点的设置、控制道路沿线建筑风格与高度以及拆除多余建筑的方式来增加点状文化资源的开放展示界面。

(三)展现点状文化空间

通过将点状文化空间与城市节点的联系或开辟新的公共空间,将淹没在块状居住的点状文化空间释放出来,增加其开放性和公共性。

在本身建筑组织上也应进行人性化设计,布局上宜人,空间可达性强,与周边地区的空间视线关系良好,使它的历史文化特色得以展现出来,能够做到显山露水。

(四)组织串联体系,彰显文化氛围

历史上遗留的丰富文化资源如果不能组织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就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面上的联系及影响力。用水系、绿地、广场,街道等来串联各个节点,街巷是传承城市文化、记载城市历史的重要物质载体。呈线状空间展现,通过对其线性空间的组织处理,可以将其打造成历史文化遗存展示的文脉空间廊道。运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地区街区传统的生活空间和历史记忆。从而最终形成地区面上的整合,彰显其文化氛围。

(五)改善建筑风貌

为保持老城区传统风貌,彰显历史文化,还应对其建筑风貌进行改善,对老旧楼房、临街进行立面、建筑形式的改造,如穿裙戴帽、建筑色彩、材料、尺度的统一、建筑特征的延续、通过坡顶露台控制沿街界面的高度、渐进式改造代替大拆大建等措施和手法,让其更能展示地区的传统特色,与古建筑更为和谐,使老城区的建筑风貌和谐统一并体现老城文化。发挥其历史元素,尊重地区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保持界面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维持城市空间环境特色和生活的多样性。

四、朝天宫地区空间形态优化途径

从“点、线、面”进行空间形态的优化。以文化主题丰富的资源点作为节点空间,通过街巷等通廊为联系纽带,最后在城市空间格局下形成文化空间网络。

(一)突出强化历史文化节点空间

对朝天宫历史建筑群应当紧紧抓住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深入挖掘历史内涵,整理出能够代表朝天宫历史特色的空间表现形式,通过活化其功能,如作为开放的博物馆、考古研究基地、孔学传播教育基地及传统文化活动(朝拜礼仪、节庆活动)场所等。

加强历史建筑群的公共性,通过增设局部小节点和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其开敞程度。如开放泮池广场,恢复历史上“德配天地”和“道贯古今”牌坊之间的开放广场;将东部冶山小游园对外开放,与安乐园一起形成东部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转换清真安乐园北部,可保留茶文化服务功能,鼓励艺术鉴赏、字画培训、古玩鉴定等功能,在为旅游服务的同时,也为居民公共活动使用。

图11 泉州老城

图12 增加的开放空间

对于其他历史文化节点,在其周边创造新的标识空间、新的公共空间,重新组织节点空间,突出其感知型、趣味性、功能性。

(二)组织整合街道界面空间

1.莫愁路沿线

现阶段空间形态以绿化小游园为前提,可见朝天宫建筑群的部分背景,保护其目前整体界面,置换沿街店铺机电等功能,改善其建筑立面,不随意进行新的建设,强化历史文化空间环境。

2.建邺路沿线

朝天宫南部广场与古建筑群交相辉映,现代化背景建筑与朝天宫的纯黄琉璃瓦屋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出传统和当代建筑强烈的视觉反差,是南京独有的城市景观空间。保护其现有的空间形态。

3.王府大街沿线

具有传统特色的南京清真安乐园菜馆和府学东部新扩建的文物商店、冶山绿化环境和点缀的冶心亭等形成富有变化的空间界面,保护其现有的空间形态。

4.北部冶山道院

加强冶山道院沿线的公共功能和环境的营造。保持冶山道院现有的空间尺度,取消沿路停车功能,对沿街建筑底层置换功能,改善建筑外立面风貌,强化历史文化特色,与朝天宫古建筑相协调。开放整治冶山道院西部的地下人防空间,平时可作为公共空间使用,鼓励作为小型精品古玩市场。

底层功能置换,远期可将两排居住建筑拆掉,作为道教文化展示。

(三)完善控制面状空间形态

1.周边居住区增加开敞空间

对于地区周边多为居住空间的状况,对居住小区空间形态进行更新,修建道路,节点改造,增加节点空间,构建开放的公共活动体系,把小区内道路作为绿化的重点,通过垂直外墙面挂绿、拆违建绿等多种方式,拓宽道路绿化空间。如石榴新村、冶山道院小区等老旧小区,在小区内增加公共小绿地,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公共区域的整合优化

对公共空间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修缮,让其和点状历史资源协调融合,景观上适当增加砖雕、石刻等装饰,彰显老城区风貌。

图13-1 沿线街道界面

城南地区可对建筑的功能进行置换,赋予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保护和控制城市肌理特征,延续城市空间;王府大街地区可改变建筑立面、檐口等,让其建筑风格和整体环境保持协调。营造开敞宜人的公共空间。

(四)系统构建文化网络体系

通过将文物古迹、历史典故、历史街巷、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脉、公共空间、开敞空间、绿地率较好的大单位、历史地段等要素的叠加分析,形成历史文化风貌和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重点网络、地区和节点。

形成以朝天宫历史建筑群为核心,莫愁路、朝天宫西街、汉中门-水西门为地区文化主轴,发展历史、创意、商贸、科技等多条文化延伸拓展线路,串接各个文化斑块与节点,建立“一核、一带、三线、多斑块、多节点”的朝天宫文化空间网络结构。

1.一核(文化核):朝天宫地区文化之源

朝天宫历史建筑群为整个朝天宫地区的文化地标,应当以朝天宫本身的历史人文内涵为核心主题,摒弃与之无关的其他零散功能,将有限的历史文化空间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街区主题服务,进一步提升朝天宫的知名度,增强文化竞争力,打造朝天宫文化品牌。

图13-2 沿线街道界面

2.一带:汉中门-水西门外秦淮河风光带——是以河道、绿化、城墙遗址为主

北起汉中门,沿秦淮风光带、汉中门-水西门城墙遗址,至水西门内秦淮河结束,沿线串联汉中门城墙、水西门城墙,外秦淮河等资源点,其中虎踞南路至水西门一带为科技智慧主题功能段。将商务楼宇提档升级,以高端设计、研发为主,重点打造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带,形成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对沿街进行高水平绿化、亮化,完善管网等公共设施,打造融旅游、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色彩之韵”景观大道。

3.三线:汉中门——南捕厅历史文化线、艺术创意线、文化商贸线

汉中门——南捕厅历史文化线由汉中门广场经堂子街至朝天宫,往东经七家湾至南捕厅,串联朝天宫壁画、七家湾清真文化体验区、评事街、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主题线路。以文庙宫观——名人宅第——回族宗教三种类型和特色,共同展示官式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其中,朝天宫历史街区以西为朝天宫西街-堂子街。此街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朝天宫起,中间有国保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馆,终于国保明城墙汉中门广场,串联起历史上知名的乌榜村、西州城、城隍庙等人文景观。未来建议对沿街进行综合整治,出新店招店牌,统筹安排各类杆线下地,沿街门面适当置换成观光休闲为主的特色街。

艺术创意线以莫愁路串联莫愁路基督教堂、幸福生命产业园、登隆巷时尚创意产业园和朝天宫配套服务区等资源形成艺术创意主题线路。莫愁路沿线是南京民国文化元素非常深厚的一条历史街道,民国建筑多、文化名人多、古树名木多;其东侧自北向南有石鼓路天主教堂、国立中央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附属产院、国立第二临时中学、莫愁路基督教堂、丁光训宅等各式历史建筑;其西侧自北向南有明德女子书院、华中公学、金陵医院、荷兰大使馆等民国建筑;文化名人有几十位,如美国人李满夫人(明德女子书院第一任校长)、《落花生》作者许地山、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开山宗师孙明经、南京第二届十大文化名人余光中、东晋大书法王羲之、唐代大诗人李白等。莫愁路应当成为冶山地区的一条文化主轴线,建议可将北部加以归类提档,中部两侧置换出机电建材为主的经营店铺,结合地铁5号线建设,打造出一个“历史与现代碰撞,传统与时尚并存”的文化名街。

以王府大街经朝天宫,往南经仓巷至水西门,串联王府智慧谷、仓巷传统商业街区、古玩艺术街区等资源,形成文化商贸主题线路。将朝天宫的文化氛围向外延伸,组成古玩艺术品集散——文化性商贸——特色美食体验为一体的文化商贸集聚区。此片区是延续新街口国际商贸商务的重要线路,沿线也是相对成熟的地区。王府大街休闲要提档升级,新街口西象限相关地块要加快推进建设,着重导入一些国际文化元素,利用社区资源、商务楼务资源,尽可能多建一些主题鲜明的特色博物馆,如目前已建成的南京当代创业者博物馆、南京儿童版画特色馆、南京五中人文艺术馆等,加强其文化的丰富性。

五、结语

随着城市转型发展,曾是老城边缘现为城区中心的地区空间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目前建设状态基本物质空间已无法改变,未来这些地区的空间形态如何优化,如何彰显历史文化值得深思。本文结合南京朝天宫地区的空间形态现状与未来优化途径的研究,对这一类型的老城区未来空间形态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给这一类型的地区以后的规划有所帮助。

[1]嵇玮.南京鼓楼片区点状历史资源周边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83-85.

[2]张洪涛.菏泽旧城空间结构保护及更新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49.

[3]原伟.旧城改造与更新中城市核心区空间形态的设计——基于诸暨市老城核心区空间形态的设计思考[J].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2009,9:111.

[4]张杰,张飏.走向物质与非物质整合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保护为例[J],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9.

[5]李杰.苏南地区新旧城区空间意象与肌理的连续性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9.

[6]南京市博物馆.胜迹千年——朝天宫历史沿革展[M].2011.

猜你喜欢

点状空间历史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