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分析
2015-01-03董瑞红
董瑞红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
疏肝健脾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分析
董瑞红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
目的 对疏肝健脾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资料选自该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3.87%;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73%明显低于对照组17.34%: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周后以及治疗20周后的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确切,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是有效的糖尿病前期治疗措施。
疏肝健脾化痰法;糖尿病前期;效果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由正常的血糖调节发展成为异常的血糖调节,且血糖出现升高现象但又没有到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出糖耐量以及空腹血糖等受损的症状[1]。有资料显示,在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和2型糖尿病比较接近,且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有30%左右一般在5年之内就会转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其的治疗就尤为重要。该院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糖尿病前期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中脾虚痰盛及气滞的相关诊断标准。空腹时的静脉血糖在6.2~7.1 mmol/L之间。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为依据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在25~73岁之间,平均年龄(49±5)岁;病程在1~36月个之间,平均病程(18±6)个月,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0±6)岁;病程在1~3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17±7)个月,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进行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62例患者均进行运动治疗、糖尿病知识教育以及饮食治疗等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冠心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详细病情进行针对性的西药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并不采用其他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治疗,药方组成为:20g葛根、15 g瓜蒌、6 g柴胡、15 g苍术、12 g半夏、10 g白术、30 g黄芪、10 g黄芩及15g山药。针对大便干以及腹胀的患者则加10 g枳实,针对舌苔黄腻以及口苦的患者再加6 g黄连[2]。加水煎服,每日服用1剂,分2次服用。所有患者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并2周进行1次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血糖的变化情况给予严密的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3 诊断标准
首先,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以1997年我国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为主要参照标准进行诊断:饮水不多、能食和便溏症状同时出现、口渴,或者四肢乏力、饮食减少、脉滑、苔白腻、头重昏蒙以及舌淡。其次,糖尿病前期西医诊断标准。在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的糖耐量试验(OGTT)时,2 h血浆糖在7.8~11.0 mmol/L之间。
1.4 排除及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将无严重感染及外伤,无恶性肿瘤,无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纳入研究。排除标准:哺乳期以及分娩期妇女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使用了其他的降糖药物,终止服药的患者,出现急性的并发症。
1.5 评定标准
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完全消失,空腹血糖在4.4~6.1 mmol/L之间,餐后2 h的血糖在4.4~7.8 mmol/L之间;效果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显著改善,空腹血糖在6.1~6.5 mmol/L之间,餐后 2 h的血糖在7.8~8.6 mmol/L之间,或者在原来的血糖基础上下降了2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完全较治疗之前无任何改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 2 h的血糖均未出现任何改善。
1.6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 19.0软件完成相关统计学分析及其处理,用()来表示计量资料资料,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应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7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34%,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比较
在治疗治疗,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症候积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治疗10周以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症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症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0周以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症候积分比较时,研究组的症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10周后、治疗20周后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10周后、治疗20周后症候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注: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10周后治疗20周后研究组(n=31)13.15±0.9710.20±1.017.98±0.65对照组(n=31)13.43±1.0511.37±1.1510.99±1.42
3.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临床上,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调节功能就已经受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出现受损现象以及葡萄糖耐量出现减退现象两种[3]。因此,在糖尿病前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以缓解糖尿病前期的各种临床症状就极为重要。我院在糖尿病前期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中药进行糖尿病前期的治疗。现阶段,糖尿病前期的中医治疗方药通常有以下几种:活血祛瘀方药;益气健脾方药;行气化痰方药;养阴生津方药;利水渗湿方药。组方上主要是养阴生津以及益气健脾,并常和行气祛湿以及清热活血相配合,同时辅以滋补肝肾法以及疏肝解郁法[4]。以养阴生津、益气健脾为主,以祛湿、清热、化痰以及活血法相配合,以疏肝解郁、滋补肝肾以及消食健脾为辅的治疗方法,成了糖尿病前期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方规律。在糖尿病前期治疗的时候,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科学运用其方药及组方来进行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5]。
糖尿病前期在和中医辨证理论中属于食郁及脾瘅等范畴,糖尿病前期的发生还和过食肥甘、情志失调、禀赋异常以及久坐少动等因素密切相关[6]。在糖尿病前期中,情志失调是其主要的发病诱因。糖尿病前期如不尽早进行治疗,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从而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我院通常采用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糖尿病前期的治疗,疏肝健脾化痰法是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有研究显示,脾虚症和胰岛细胞的激素异常分泌具有密切的联系,而疏肝健脾化痰法能够使加胰岛β的细胞数目大大增加,同时使胰岛β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从而达到减轻糖尿病前期症状的目的[7]。在疏肝健脾化痰法中,柴胡及黄芩具有宣透郁热之功效,瓜蒌、苍术及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白术、黄芪及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葛根具有清阳、健脾之功效,全方配伍具有疏肝、键脾及化痰的功效,同时能够调节机体的体内代谢,使患者的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改善。因此,疏肝健脾化痰法在糖尿病前期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且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73%明显比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7.34%低。在治疗10周后及20周后,研究组患者症候积分的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糖尿病前期治疗的时候,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有效应用,对提高糖尿病前期的总体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症候积分。相比西医治疗,疏肝健脾化痰法对患者的机体的危害更小,副作用也更小,由于疏肝健脾化痰法是从根本上对患者实施治疗,因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加强对糖尿病前期的认识及了解,并在开展糖尿病前期治疗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应用疏肝健脾化痰法进行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其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治疗糖尿病前期的过程中,对疏肝健脾化痰法给予科学、合理的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糖尿病前期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症候积分得到进一步改善,且疏肝健脾化痰法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王学安.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8):560-561.
[2] 张婷,高东,蒋成刚,等.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14(7):54-55.
[3] 肖天梅,林泽宏,李乐愚.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1(11):88-89.
[4] 祝继英,秦佰焰,王明贤.疏肝健脾方治疗糖尿病前期46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15(14):23-24.
[5] 张萍,王世浩,刘艳萍,等.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同管理模式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1):36-37.
[6] 厉平,姜冉华,李雪,等.青少年人群诊断糖尿病前期不宜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标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386-387.
[7] 王静,沈波,郑静,等.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中的风险值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9):701-702.
R58
A
1672-4062(2015)06(b)-0128-02
2015-03-30)
董瑞红(1968.10-),女,河南洛阳人,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