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5-01-03姚允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依帕司传导有效率

姚允成

山东蒙阴坦埠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214

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姚允成

山东蒙阴坦埠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214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P<0.05。另外,观察组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依帕司他;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达60%~90%。该病主要是由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和免疫机制等原因引起,早期症状以以感觉障碍为主,患者足部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及触电样感,且往往从远端脚趾上开始,逐渐累及膝部[1]。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感觉障碍加重,且足部可出现针刺样及烧灼样感觉,走路时脚底有踩棉花感,有时剧疼如截肢痛,且夜间症状加重。如患者不及早进行治疗,严重者足部可形成顽固性溃疡,甚至因此而截肢[2]。临床上常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该院为观察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特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有40例,17例女性,23例男性;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51.26±2.84)岁;糖尿病病程为(5.66±2.47)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2.14±1.14)年;空腹血糖浓度为(15.18±2.02)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为(22.79±2.03)mmol/L。对照组共40例,18例女性,22例男性;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52.45±2.86)岁;糖尿病病程为(5.68±2.49)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2.16±1.16)年;空腹血糖浓度为(15.12±2.06)mmol/L,餐后2 h血糖浓度为(22.82±2.04)mmol/L。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空腹血糖浓度及餐后2 h血糖浓度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有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颤抖、动眼神经麻痹、感觉性共济失调、钝痛及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②有明确糖尿病史或是有糖代谢异常现象;③在确诊为糖尿病后出现神经病变;④进行足部触压检查(10 g尼龙丝)结果显示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⑤进行振动觉检查结果显示振动觉异常(振幅高于25 V);⑥进行温度觉检查结果显示温度觉异常(不能辨别冷热);⑦进行腱反射检查结果显示腱反射消失。

1.3 排除标准

①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病变,如神经根压迫、颈管狭窄;②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如静脉栓塞、淋巴管炎;③由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和由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具体如:口服甲钴胺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767,规格:0.5 mg×20 s),3次/d,每次1片(0.5 mg)。待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后,可根据其年龄、症状酌情增减用药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具体如:餐前口服依帕司他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12,规格:50 mg×10 T),3次/d,每次1片(50 mg)。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服用以上药物3个疗程。在治疗期间配合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具体如: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为患者推荐最适合的饮食指南,重点提供少盐、少脂、少糖、高纤维的食物及菜品搭配,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注意每日的盐摄入量不可超过5 g。并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类、蛋、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保持患者均衡营养。消瘦患者可适当放宽,以保证总热量,肥胖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另外,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质量,记录患者每天的活动量,帮助患者适当调节各种食物的摄入比例,并做好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的相关工作。运动疗法具体如:鼓励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和参加文娱活动,特别是肥胖患者,应根据其病情的恢复程度来鼓励其通过适当运动的方式来减轻体重,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舞蹈),注意调整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可在运动时自测心率,并注意调整呼吸。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神经紧张的文娱活动,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和胰岛α细胞,导致血糖升高。运动过后禁止饮用碳酸饮料或大量饮用白开水。

1.5 观察指标

分别应用SCV测定法和MCV测定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正中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做好记录。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将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6 疗效判定

显效:反应迟钝、颤抖、动眼神经麻痹、感觉性共济失调、钝痛及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完全效果或基本消失,足部感觉、振动觉、温度觉及腱反射恢复;有效:以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足部感觉、振动觉、温度觉及腱反射有所改善;无效:以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变甚至恶化,足部感觉、振动觉、温度觉及腱反射较治疗前无变化[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7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应用SCV测定法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4.3±3.0)m/s、胫神经传导速度为(42.6±3.6)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43.2±2.1)m/s。对照组相应的为(40.0±2.5)m/s、(39.4±3.3)m/s、(39.0±2.6)m/s。应用MCV测定法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2.9±3.3)m/s、胫神经传导速度为(43.5±3.6)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43.2±3.0)m/s。对照组相应的为(49.0±3.6)m/s、(40.1±3.3)m/s、(39.7±2.7)m/s。观察组以上指标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称为糖尿病三联症,其中,前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病首先损伤患者的周围神经,进而累及中枢神经。如患者不仅早进行治疗,严重者可导致足部发生溃疡,进而发生感染,最终导致截肢[5]。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增加其家庭经济上的负担。

临床上常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能快速进行神经细胞内,参与甲基转移、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组织,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恢复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轴突骨架蛋白的正常运输,加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其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用可导致药物的有效时间缩短,在此情况下应考虑联合用药[6]。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药,通过阻断多元醇通路来减轻糖尿病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另外,依帕司他还能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进而提高抵抗力。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呈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减轻不良反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7]。

该院给予观察组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由此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m/s]

MCV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观察组4044.3±3.042.6±3.643.2±2.152.9±3.343.5±3.643.2±3.0对照组4040.0±2.539.4±3.339.0±2.649.0±3.640.1±3.339.7±2.7 SCV组别例数

[1] 郑永玲,金涛.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3,34(6):122-123.

[2] 王杨,刘畅.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93-95.

[3] 张春驰,贺昕,董艳娟,等.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4):31-45.

[4] 邹立华,李惠,陈小丹,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269-270.

[5] 邓红玲,张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76-94.

[6] 高凌,杨颖,田源.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684-685.

[7] 陈国崇,马燕锋,廖全忠.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8):38-39.

R572

A

1672-4062(2015)06(b)-0074-02

2015-03-20)

姚允成(1972-),男,山东蒙阴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疗。

猜你喜欢

依帕司传导有效率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神奇的骨传导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