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5-01-03李月茹包婵玉
李月茹 包婵玉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儿科,湖北潜江 433124
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李月茹 包婵玉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儿科,湖北潜江 43312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24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同时,建立绩效考核等级表,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记录评分;并在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为(91.3±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2.1)分(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7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P<0.05)。结论优质的儿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带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工作有积极有效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儿科;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健康和卫生的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在就医治疗住院期间,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儿科因患儿年龄、智力、心理等方面均未发育成熟,护理人员在常规工作中需更加细心、体贴患儿,理解家长,做到更加专业、细致、全面的优质护理[1],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增加,缓解护患矛盾[2]。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我院儿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治疗的24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男74例,女46例,年龄2~13岁,平均(5.5±2.1)岁。实验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2~14岁,平均(6.2±1.4)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即遵医嘱定时给药巡房,记录病情变化发展,测量体温等基本检查,保持室内卫生清洁整齐。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是进行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规范业务操作,制订绩效考核 常规工作中,严格认真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护理工作是优质护理的基本,也是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最低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制订严格的规范标准,责任具体到每个人,并对于一些由护工完成的基础护理也转为护理人员专人负责[3]。建立护理质量考核表和绩效考核等级表,制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明确加减分数项目,根据质量考核进行绩效考核,奖励先进,督促后进[4]。
1.2.2 加强护理人员能力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面对要求日益提高的患儿及家属,护理人员需努力锻炼自身业务能力,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学习新技术、新设备使用方法。过硬的技术、娴熟的操作手法、稳准的精度等优质的护理手段,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并且稳定家属情绪。能力的培养还体现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方面,因儿科患者多数不具备成熟的心智,理解和表达方面均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引导,配合治疗。接触沟通中需要注意技巧和态度,增加与患儿的亲切度,得到家属理解与支持,使护理工作事半功倍[5-6]。
1.2.3 强化心理护理,加强护患关系培养 儿童突遇疾病,不仅在生理上疼痛、不适,心理也会处于惊恐的状态,在诊断治疗过程中,通常是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治疗,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家属的情绪也是处于敏感与紧张之中,甚至过于激动,进而感染患儿的情绪,加重患儿的不安感,不利于医护人员了解病情,因此,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①语言方面[7]:在与患儿及家属交流中注意用词与语气,避免刺激或呵斥,使用较温和的方式进行沟通。②行为方面[8]:在患儿排斥接触、治疗时,应耐心听取排斥理由,针对原因进行耐心的劝解引导,避免强行执行,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③家属方面: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慰,取得其理解,护患间建立信任感,避免对立情绪产生,使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引导患儿接受护理治疗。
1.2.4 注重整体环境维护,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儿科门诊及病房多存在患者多、家属多、人员杂等问题。患儿较小,抵抗力也较弱,在候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所接触人、物、空气多乱杂,易发生交叉感染[9],因此,为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做好整体环境的卫生维护。①及时分诊,避免不同疾病交叉感染;②候诊室、病房等公共场合需要及时定时进行通风和消毒,公共娱乐设施需要进行有效的定时消毒;③严格按照医疗器材使用要求使用一次性器材,加强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10];④在公共场合粘贴卫生健康宣教材料,提供方面的清洁消毒用具,减少家属人员接触传染。避免院内感染的同时,还应营造出不同于其他病区的温馨气氛,通过合理的装饰布置,减少患儿的不安情绪[11]。
1.2.5重视疾病宣教工作,注重人性化护理 患儿及家属的恐惧多源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在初入医院时,护理人员可将疾病的基本知识进行普及,使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基本了解,缓解其慌乱的情绪;另外,还需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补充说明,让家属对治疗方案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加其配合度,并且也让家属对患儿的病情发展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以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情绪,进而影响患儿的情绪,提高治疗方案接受度[12]。同时,在宣教过程中与家属有效沟通,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儿的性格、行为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根据患儿的特点制订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如根据口味偏好制订的合理健康食谱,根据兴趣爱好制订恰当适量的体育运动等,让患儿在治疗中得带尊重与满足,消除其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加速疾病的治愈[13]。
1.3 评价方法
①护理质量考核:根据制订的质量考核标准,每天由专人进行记录,每月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根据记录加减分数,年底进行综合分析,取全年平均成绩进行比较。②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在患儿治愈出院时,对家属进行无记名满意度调查,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的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考核平均成绩为(91.3±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2.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5)。
2.2 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
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7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比较(n)
3 讨论
儿科护理工作因为患儿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与重要。护士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纽带,家属是患儿与护士之间的纽带,护理人员与家属之间的沟通直接关系着患儿的病情[14]。儿科就诊的患儿普遍年龄小,对疾病和自身情况表述不清,家属对于病情的阐述会直接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因此,家长清楚准确地描述病情十分关键,但现实情况是孩子发生意外或患病时,家属更加的惊慌与急躁,在候诊治疗阶段急躁的情绪极易产生怀疑、不理解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再传染给患儿,引发患儿更多的惊慌与哭闹,形成恶性循环,易造成医患、护患矛盾,对患儿的医治与医院的秩序都非常不利[15]。
优质的儿科护理能够从几个方面安抚患儿及其家属[16]。①心理方面:护理人员精准纯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可以让患儿及家属获得安全感,在耐心地讲解病情知识和病情发展中建立初步依赖感与信任感;②身体方面:及时有效地沟通可以让患儿尽快得到治疗,缓解患儿的痛苦。
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更加规范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可以让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且自我能力的培养等也得到重视;同时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也肯定了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努力。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的情况,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而患儿及家属的肯定也能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关系融洽。
综上所述,优质的儿科护理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而带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护理工作有积极有效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1]刘洁.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7):2529.
[2]刘颖.护理过程中建立人文关怀在协调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2,31(17):124.
[3]李忠玲.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387.
[4]黄惠根,黄红友,贺冬梅,等.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28-29.
[5]王小苗.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4):140-142.
[6]王晓芬.探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2):312-313.
[7]姜薇.儿科护理投诉特点及化解技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258-259.
[8]柯红梅.儿科护理投诉特点及化解技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0):1288-1289.
[9]庞艳玲.儿科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2010,19(14):238-239.
[10]吕春荣.医护人员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54-255.
[11]田瑶,杜晓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23-124,129.
[12]廖云英,李红英,张玉善.护理告知工作的实施与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48,150.
[13]卢春梅.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118-119.
[14]向远东,李云芝,腾树才.试论整体护理中的医护沟通与配合[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6(2):94-95.
[15]梁健珍.注重沟通技巧对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工作效率的体会[J].医药前沿,2013,3(16):272-273.
[16]吴铁威.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J].吉林医学,2009,30(14):1453-1454.
App lication effect of good quality nursing in pediatric work
LIYue-ru BAO Chan-yu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Jianghan Oil Field General Hospital of Qianjia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Qianjiang 433124,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ood quality nursing in pediatric work.Methods240 children patients in pediatr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120)and control group(n=120)in random.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good quality nursing.At the same time,the quality of nurses′work were recorded by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rating table.And families′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as investigated by issuing satisfaction survey at discharge.ResultsThe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assessment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91.3±1.9)poin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83.6±2.1)points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74.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8.3%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Good quality nursing in pediatric can raise the level of nurses′operations,improve the patien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mobilize nurses′positively and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nursing work.It is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Good quality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R473.72
A
1674-4721(2015)09(c)-0183-03
2015-04-23 本文编辑:李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