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及市场启示
2015-01-03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200083
■ 秦 斌(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 200083)
金融模式发展研究现状
V Cherny等(2011)从投资组合优化的角度出发,为降低约束力同时还保持财富最大化,文章提出了“半三角型”的金融融资模式,以控制阻碍约束力降低的因素。Woo-Sik Son等(2011)从反馈延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动态金融系统模型,通过研究投资需求、价格指标等,根据数值分岔分析得出超临界与亚临界曲线的理论预测。谢平等(2012)从网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形势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研究了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发展,并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为案例,对这种金融模式进行了实施效果的探讨。周光友(2011)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各类金融中心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阐明了分析结果和相关启示。王光宇(2011)对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发展问题治理进行了研究,从欧美金融治理创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结果。郭清马(2010)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金融模式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模式设计分析,同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金融的风险控制。
根据以上学者近年来从不同角度对于国际金融模式的探讨可以看出,目前在金融模式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不论是针对金融危机之后的修复治理,还是互联网、供应链角度的金融模式,都具有了具体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金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问题以及相关市场启示研究则考虑较少,尤其在当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金融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关于以往国际金融模式建立和研究的实践性将呈现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应对国际多元的金融发展环境。
国际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类金融模式的不断涌现,国际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趋势也快速发展起来。在各类金融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金融业混业发展模式的问题
在世界经济集中化的趋势下,金融模式发展也展现出了混业发展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业在国际上的兼并现象就一直存在,并且在经济集中化的背景下越来越明显,通过兼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机构逐渐形成了混业发展模式,金融机构也在往巨型化、全面化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国际金融业相应的实现了风险分摊,提高了各自金融竞争力。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金融业混业发展模式也逐渐显现出了相应的弊端,而且在各国金融体系各自发展形成的特征基础上,金融业混业模式的发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世界金融体系运行模式的阻碍。
首先,国际金融业混业模式目前缺乏一种统一的管理标准。各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金融模式管理方法,由于各个国家多年来形成的金融模式管理方法是在其国家自身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其管理上的思维定势和固有特征,这在金融业混业模式的统一管理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矛盾,会严重制约全球化金融模式的统一和集成管理。
其次,金融业混业模式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机构。目前,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模式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相应的金融体系控制管理机构,从职能设定、资源组合以及功能划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管理方式不科学、不系统,不能有效地适应金融业混业模式的发展需求。
最后,金融业混业模式缺乏灵活的风险预测机制。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模式风险控制方法仍然保留传统金融模式的“事后处理”方式,即“发生问题-弥补漏洞-再发生-再弥补”,以此循环进行,一直处于风险控制和问题解决的被动状态,缺乏相应的风险预测机制,从主动预测防范的角度来控制问题的发生,造成新型国际金融模式控制发展的滞后性;另一方面,金融业混业模式的发展也逐渐导致国际金融机构的巨型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灵活性,不利于风险预测机制的建立。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在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不同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地方在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依附于网络银行、网络支付等技术平台,以互联网为工具将传统金融模式理念引入之后形成的新型金融模式。在当前多元化的国际政策基础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限制性。
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对传统以银行等实体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模式是挑战和威胁。以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现状为例,当前类似于余额宝等网络理财软件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极大的冲击了传统银行理财模式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引领新一轮的基于互联网的金融革命。而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挂钩,进而利用政府多元化政策要求来约束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突破发展,制约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全面的创新发展。
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自身也受到技术和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这两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和突破性发展。例如,当前许多品牌广告推广选择二维码“扫一扫”方式里实现,而许多病毒或不安全程序会伪装成二维码或附着在二维码上面,进而侵入人们的手机系统,对人们的理财账户产生威胁,这类问题目前还没有出现较好的解决方案,也在相关领域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局限性。
最后,互联网金融模式由于具有新时代的潮流特征,对于传统的理财思维是一种观念的挑战,尤其在当前多元化的国际政策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颖理财模式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顾虑,这也限制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突破性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一种国际金融模式,主要强调供应链上各实体企业之间的融资活动。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互动进行,行业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金融活动更加频繁,供应链金融模式从行业领域和业务范围都得到了扩展和深入,其中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首先,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发展受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随着当前国际金融政策的多元化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整体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各类干扰事件和紧急政策的颁布,都会对供应链实体企业间的融资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供应链金融模式环境的动态性。
其次,由于当前国际政策的多元化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国际政策环境的适应性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于国际政策环境变化的预测响应机制,不能对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快速响应,因而表现为根据政策的变动而调整发展模式的被动状态,制约着国际多元政策环境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转变和突破。
国际金融发展模式多元化的市场启示
通过以上关于国际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分类讨论,以及相应的问题分析,在国际金融模式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从国际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本文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市场启示:
(一)建立金融模式市场预测维护机制
在金融业混业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及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相关问题讨论中,均存在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以及政策风险预测方面的缺陷,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模式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更应该健全金融模式的市场预测维护机制。
首先,对于金融业混业模式的政策风险预测机制的建立,应该首先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转变出来,不能继续维持在“先问题、后弥补”的风险控制方法上,应该从“先预测、后控制”的角度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建立适合国际金融业混业模式发展的风险控制机制。
其次,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技术层面的风险控制,一方面,应该在新型金融技术平台建立之初,就将各类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融入到平台设计理念中,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运行后期的维护中,应该敏锐的获取突发的各类风险事件,并快速实现技术层面的解决;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变化,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信息去控制和调整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定位,对政策变化建立相应的响应和预测机制,尽量避开由于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利因素,维护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环境稳定性。
最后,在供应链金融模式运作中,更应该健全市场预测机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反映供应链下游市场反馈的融资需求信息,指导供应链各环节实体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和链条整体的资金流运作,保证供应链各个实体企业之间融资活动的高效进行;另一方面,对于行业市场内普遍发生的各类干扰事件,更要建立起市场风险预测维护机制,预测分析各类市场干扰事件形成的因素,并分类整理,建立相应的扰动因素“数据池”,通过归纳分析,对于各类扰动因素建立对应的解决方案,形成对应的扰动因素“决策库”,以此来预测维护供应链金融模式运行过程中的扰动影响。
(二)健全金融模式市场管理体系
在当下各类金融模式迅速突起的背景下,为维护国际金融模式多元化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必须建立健全各类金融模式相应的市场管理体系,保证市场正常运作,控制管理各类金融模式之间的冲突。
首先,从观念上,要大力推动新颖金融模式的市场宣传工作,让人们接受新型金融模式时代的到来,摒弃传统的金融模式观点和思维定势,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新型金融模式的建设工作中,建立强大的用户基础,快速实现国际多元政策背景下的金融模式革命。
其次,在市场功能上,要健全市场协调和维护功能,对于国际金融模式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模式的争先发展现状,市场协调和维护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各类金融模式的发展程度和领域特征,应该分门别类,建立起对应的各类发展领域和渠道,合理控制和维护各类金融模式的发展领域。在有交集的区域,要针对各个交集点建立充分的协调机制,控制各类金融模式协同发展的同时,保证各类金融模式自身的稳定性。
最后,在市场管理标准上,要充分考虑当前国际金融模式的多元化特征,建立统一的市场规范标准,约束和维护各类金融模式的安全稳定发展。
(三)完善金融模式市场监测机制
对于新型的金融模式,必须建立新型的市场监测机制,传统的市场监测机制存在金融模式运行机理方面不匹配的弊端,应该从监测理念、监测群体以及监测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首先,在监测理念方面,同样需要打破传统的事后静态监测管理方式,转变为事前的动态监测管理方式,从理念创新的角度出发,建立适合国际金融多元化发展模式的监测管理理念,创新市场监测机制,实现对于市场变动的快速响应。
其次,在监测群体方面,由于金融模式全球化的推进,传统依靠银监会、各类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市场监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国际金融发展模式,也就不能较好的指导和监管当前的金融市场运作;在这方面的改革发展,可以充分考虑社会上各类事务所、注会师的帮助,通过这些群体的参与,来大大提高金融市场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监测方式上,通过国际统一的金融市场标准的建立,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成立相应的执法机构,打造全面的监测平台,严格控制国际市场上各类金融模式的准入准出机制,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出发,对各类金融模式涉及的群体、货币、业务范围以及交易金额等进行统一监管,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统一标准的同时,也完善相应的市场监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