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金融资金来源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5-01-03徐凡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资金来源存款金融机构

徐凡迪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 201620)

1 微型金融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微型金融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在传统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发展起来的金融方式。最初由穆罕默德·尤诺斯教授在孟加拉国发起,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贷款、储蓄、保险、转账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他们进行生产性活动或小本经营,从而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微型金融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资金困难的重要方式,在缓解和消除贫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有效地补充了传统金融体系。也正因为如此,2006年穆罕穆德·尤努斯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早在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就引入了小额信贷模式,并成立“扶贫经济合作社”,在国内开展试点工作。在之后的几年中,国内小额信贷机构在借鉴国外优秀微型金融机构运营经验的同时不断发展。2005年,我国基于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微型金融业务首先在工商银行开展,标志着我国微型金融步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在微型金融发展的新格局中,我国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资金来源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在扶贫的基础上拓宽资金渠道是中国微型金融机构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2 国际微型金融资金来源的案例分析

2.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融资方式

格莱珉银行,又称乡村银行,是由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于1983年创建的、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的扶贫方式之一。它以独特的融资方式,在诸多微型金融机构为资金短缺而苦恼时,依然保持充足而稳定的资金流入。

在实际操作中,尤努斯教授深刻体会到如果没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微型金融机构很难维持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唯有实现内生性融资才能更好地扶贫、减贫。因此,其资金来源主要有:第一,政府和小额信贷批发机构所提供的低息贷款。这种低息贷款在保证了资金来源的同时满足了微型金融机构盈利性的需求,能够促进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扶贫的目的。第二,客户的小额存款。据调查显示,格莱珉银行的信贷资金全部来自储蓄存款与自有资金。2014年,格莱珉银行存款总额为21.90亿元,其中借款人存款达13.65亿元,占总存款的63%。第三,利息收入。格莱珉银行通过提供比普通银行贷款利息高出4%左右的小额信贷获得稳定的资金供给。第四,客户持股。格莱珉银行最初由政府所有,后来允许贷款客户持有股份,截止2014年,该行94%的股权由借款人持有。

2.2 墨西哥康帕多银行的融资方式

作为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康帕多银行由成立于1982年的墨西哥青年组织“让特努埃瓦”转型为拥有拉丁美洲最多客户数量的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成为世界上表现最出色的小额贷款银行。这一从非政府组织到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变,丰富了其自身的资金来源:第一,吸收存款。同所有商业一样,成功转型后的康帕多银行以吸收客户存款的方式融资。第二,发行债券。从2002年到2006年,康帕多银行的资产由7500万美元上升到3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发行债券实现的(J.D.Von Pischke,2008)。第三,股权融资。2007年,在瑞士信贷的帮助下,康帕多银行在美国和墨西哥公开上市,筹资4.5亿多美元。

3 我国微型金融资金渠道拓展及相关建议

3.1 吸收存款

分析以上2个案例可得,稳定的储蓄存款是微型金融机构融资的重要措施,也是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形式。从国际经验来看,具备储蓄功能的微型金融机构较无此功能的微型金融机构更可能获得商业融资,更少依靠商业借贷。在发达国家,通常储蓄资金占微型金融机构资金的85%至95%(Miller,Terraceetal,2004)。然而,我国目前的微型金融机构除了银行业微型金融机构外,其他的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吸收民间存款。此外,由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7家“只贷不存”小额贷款机构试点工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这种“只贷不存”的政策阻碍了微型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覆盖所需的贷款资金,限制了其正常的发展。

为了改变我国“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机构的融资现状,其一,可以学习康帕多银行转型成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商业化金融机构,实现吸收存款的目的。其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符合标准的微型金融机构吸收民间存款,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金融环境的存款体系。

3.2 发行债券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微型金融贷款资金来源于商业贷款,这无疑提高了微型金融机构的借款成本,难以实现其独立性和盈利性。而相对于银行借款而言,筹集资金数量、成本较低,且不会对原有的股东结构产生影响的债券融资,是拓展我国微型金融融资的有效方式之一。

虽然截至2014年10月,我国已有7个省市的1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但此举仍旧处于尝试阶段,未能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气候,主要是因为微型金融机构的风险过高,难以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为发行债券带来一定阻力。

为了减小这种阻力,我国应大力支持符合现有规定的微型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同时,根据所提供产品的风险程度不同,允许不符合现行规定的微型金融机构为一些较低风险等级的特定金融产品发行债券融资,以该方式筹得的资金只能用于这一产品的资金供给,从而降低发行债券的门槛,增加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3.3 发行股票

受康帕多银行的启发,我国微型金融也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由于有着充足的资金和良性的资本补充机制,证券市场向微型金融机构提供了极佳的直接融资平台,使其在获取源源不断的资本补充的同时不断自我完善,提高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提升整体价值。

然而,我国微型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资本回报率低,并且各方面政策不完善,行业整体的社会环境比较艰苦,难以达到国内外上市的标准。因此,微型金融机构上市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仍具备相当的可能性。2013年8月13日,江苏鲈乡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以6.5美元的首次发行价格发行了140万股,上市当天公司的市值近7000万美元,一年内,该股股价最高为19.39美元,最低为5.99美元,成为全国唯一成功跃过境外上市门槛的微型金融机构。

国内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微型金融机构可以借鉴江苏鲈乡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借壳”上市的经验,在海外成立一家“壳公司”,通过“壳公司”吸收国内该机构的股权实现上市。对于未能达到上市标准的微型金融机构来说,加强自身监管,增强内部风险控制能力,提升自身经营水平才是达到上市标准的根本途径。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配合,为微型金融机构的上市提供更多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3.4 吸纳民间资本

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改革,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扩大,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民间资本逐渐活跃起来。但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民间资本极易流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处于非法律保护状态下的行业中,这很可能导致资本链断裂,对整个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如果微型金融能够合理有效地将分散的民间资本聚集起来,必然能够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有潜力的市场,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同时,满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

微型金融机构要想吸收民间资本,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来吸引民间资本。通常情况下,由于民间资本的提供者为了发挥自身在信息上的优势,更愿意把资金借给那些自己了解其信用及收益状况的贷款人。因此,微型金融机构在吸收民间资本时应向投资者透明化自身业务,使他们对机构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保证长期的资金供给。其次,在进行产品定价时,微型金融机构需要考虑为不同地域、不同贷款群体提供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歧视”定价的方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资者的参与。

3.5 资产支持证券融资(Asset Backed Securities,ABS)

资产支持证券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可以运用于微型金融机构来解决其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微型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可以选择一部分已发放的贷款进行打包组成资产池,出售给一家特设信托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这种方式将对该资产所承担的风险与所享有的收益全部转让给受让人,因而不再享有权利也不承担义务。受让人作为该资产现在的所有人,将独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然后,此特设信托机构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该资产池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以此为信用基础发行资产支持债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进行融资。

这种方式很好地使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成现金资产,增强资产流动性,并且可以将未来的现金流转化成现在的现金流,避免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

3.6 互联网融资

在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标志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开始,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在这样一个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微型金融可以通过互联网吸收资金,比如通过P2P(peer to peer lending)网络信贷方式筹集资金,实现自身的“互联网+”。

[1]J D Von Pischke.Gandhi VS Gauss: Ethical Issues in Micro and Small Business Finance [J].Savings and Development,2008,32(3):127-152.

[2]周建明.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启示[J].新金融,2009(2):47-49.

[3]曹俊勇,张乐柱.国际微型金融资金来源与信贷模式发展经验与借鉴[J].亚太经济,2014(5):26-31.

[4]肖喆.拉美农村小额贷款经验的探索——墨西哥康帕多银行的商业化转型与经营之道[J].陕西农业科学,2010(2):149-164.

[5]焦瑾璞.微型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6]周孟亮,李明贤,孙良顺.“资金”与“机制”: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关键[J].经济学家,2012(11):94-101.

猜你喜欢

资金来源存款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追回挪走的存款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近代北京五金商铺的运营资金来源研究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生命的存款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海南省政府扶持型项目企业配套资金来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