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015-01-03郭艳峰
郭艳峰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郭艳峰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自2014年全国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型改革以来,许多高校在不断探索,如何把高校学生培养为技能型人才,是转型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会计专业来说,校企合作模式被不断应用在高校教学中。文章对现有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典型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完善转型高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能力,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合作,以及高校外部跨区域、跨国界与其他高校、企业或行业组织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教师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的合作办学。随着部分高校向应用型大学不断转变,校企合作已成为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校企合作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校企合作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的含义
校企合作主要指以市场及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师资合作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为重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新型教学形式,使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得到互补,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务操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培育综合素质人才和校企共赢的局面。
(二)校企合作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共同参与学生教育,扬长避短,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应用性较强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且在企业实践中能够充分的提高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接触企业的会计处理,了解企业具体会计业务,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校企合作会大大的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师资互换,建立学校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并能促进学校横向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还可以不断根据企业需求对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与完善。
从会计的职业性质来看,会计是经验型人才,越老越吃香,会计也是适应性最广的岗位,在各个行业几乎是必需的。根据对会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各行各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等方面的了解,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中找到满意的工作,不仅要掌握充足的会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做到灵活运用。而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是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会计人才的有效教育手段,俨然成为现今转型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充分把握,更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会计专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各个高校在设置会计课程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如何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传统的高校会计教育中,学生往往对会计理论掌握的很牢固,但是遇到实务操作还是不能够顺利的完成,这就说明学生的理论掌握与实际操作并没有得到融合,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从而使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转型高校在会计专业中引进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岗位实习
这种方式的校企合作,一般会安排在学生接触专业学习之后,通过一定时间的岗位实习,了解跟所学专业理论相结合的岗位工作内容;另外常见的岗位实习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会计专业知识之后,学校会提供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实战演练,大多数学校会安排半年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结束后,实习学生和合作企业进行双向选择,是否形成劳动聘任关系,由双方共同决定。岗位实习的提供机会多是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学校通过合作企业对实习学生表现的反馈信息,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安排中考虑实习企业的需求,重点弥补学生的弱项。这种岗位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以学校理论教学为主,企业实践教学为辅的“学校主导型”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岗位实习,学生能够在企业从事实际的会计工作,真正了解该行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其他岗位的联系等,这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采用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高校不会这么深入的进行校企合作,而是在教学学期定期带学生参观合作企业,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工作环境、人员配备等方面,从而使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总结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职能及作用,为以后的岗位选择奠定基础。
(二)建立会计实训演练环节
至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会计实训演练操作,大部分高校拥有一系列建立完备的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室,包括会计手工实验室(学生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演练室(电子做账)、审计实训室、财务软件实训室、税务筹划和税务代理实训室等。通过给学生提供模拟企业日常经营的会计业务材料,让学生手工做账或者电脑做账,模拟缴税和税务筹划,在实训环节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指导。实训一般可以安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或者穿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几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进行综合的实训;还可以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进行“实战演习”。这样的会计实训演练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不必去企业就能达到模拟操作的效果,是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目前所采用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就目前来说,校企合作模式下,一些老师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上课之余或者假期在企业“挂职”锻炼,作为企业的兼职员工,一方面可以帮企业做一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在企业所见所闻,带到课堂上作为实际案例讲给学生听。“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增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会计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人才的加入为教师队伍提供了新的力量,为会计实务教学提供了很大的辅助和补充。
三、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研究
根据对常见的三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的大部分高校在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岗位实习限制因素多
企业在接收会计专业实习学生的时候,往往会涉及企业会计资料的保密问题,财务部作为一个企业核心部门,要求财务人员必须保守财务秘密,作为实习学生进入企业财务部,会令公司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存在隐患,所以大多数企业不愿接收会计专业的实习生,即便是考虑到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同意接收学生来实习,但是为学生安排的岗位都是与会计不相关的或者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杂务,学生就算在企业里实习时间很长,也完全没有机会应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岗位实习名存实亡。而且一个企业的财务部所需人数有限,多则十几位,少则一、二名,反观每个高校的会计专业,基本上占到了院系的一半,不可能人人都能安排到合作企业实习,这些都会成为制约该种校企合作模式的瓶颈。
(二)会计实训演练环节与真实业务存在差距
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高校安排的会计专业实训环节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但是当学生走上不同企事业的会计岗位后,发现学校学习的或者实践的内容在现实企业里用不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会计实训室里进行的操作都是理想的、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会计业务,而现实的会计岗位会遇到许多和教材中、案例中不同的业务,这就使得学生虽然明白了教学案例的实务操作,但是并不能感受多变的工作内容,还需要在踏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因此,高校安排的会计实训演练环节难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三)“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存在不稳定性
高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实现校企的双赢,部分高校实行了对任课教师实务操作技能的考核,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应该紧密联系企业,甚至到企业“挂职”锻炼,达到理论和技能的融合,进而在理论和技能实践方面都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师队伍就是常说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但是就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而言,大多数老师都是硕士、博士,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就到高校任教,他们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高校里具有工作经验的老师还是比较少的,另外现在高校生源充足,每位老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这使得每位老师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充实自己,或者到企业锻炼提高自己的技能。反观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老师,既要承担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对学生技能实践的指导任务,比普通教师更加辛苦,但是在福利待遇、培训等方面,他们却并没有比普通的教师得到更多。这种没有区别的状况使得很多“双师型”教师工作动力不足,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研究,提出解决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如下。
(一)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管理
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参与实践技能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由于校企合作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所以对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必须建立规范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完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以达到既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又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双赢结果。另外管理制度一旦确定,就要要求企业和学校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严格执行。另外面对实习环节出现的突发情况,学校和企业都应该积极面对,在不损害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除了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之外,还应特别强调学生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在不犯错误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会计专业的岗位性质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所服务的对象应是广泛的,涉及各行各业,因此,高校应积极的、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会计实训环节,可以是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也可以是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单位,还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另外要尽可能多的进行会计实务案例的搜集,让学生得到尽量全面的锻炼,使学生未来不论在哪个行业就业,都对该行业的会计处理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不至于一窍不通,束手无策。
(三)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多采用兼职聘任“双师型”教师,聘任在企业任职的、具有教学资质的人员前来学校任教,因为是兼职聘任,所以存在不能按时上课或者待遇纠纷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行。因此高校应考虑院系开课要求完善教师引进制度,引进高规格的企业实践人才来校任教,对于从企业中聘用的教师采用适宜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并提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论指导,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另外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激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在课时要求、科研要求等方面,要将“双师型”教师和普通教师区分开来,根据不同的工作贡献,给予公平的激励,根据多劳多得原则,给予任务重的“双师型”教师更多的补贴、奖励;这样的措施一方面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激励其他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1]沈俊伟.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模式与机制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2]陈珍.基于校企合作方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3(2).
[3]杜国用,隋冰.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教育教学,2014(9).
[4]陶军.基于校企合作的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4(5).
[责任编辑:张伟]
F235.19
A
1005-913X(2015)09-0241-02
2015-07-16
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3GGJS-156)
郭艳峰(1989-),女,河南偃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财务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