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2015-01-03谢建强

北方经贸 2015年9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结构

谢建强

(洛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河南洛阳471000)

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谢建强

(洛阳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河南洛阳471000)

散热是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能量和信息系统的交换行为。本文通过分析耗散结构理论,引出职工培训体系建设的耗散结构理论解释,提出对职工培训体系建设的新的启示:开放观念;分层次、有重点开展培训;培训模式多样化;重视培训教师的选择;优化培训组织工作;企业文化对企业培训体系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组织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企业培训体系;开放

运用基本规则和自然科学的概念来理解企业的培训体系,深入了解如何进行干部职工的培训,以此促进企业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物理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要想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应该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打破一种静态的状态。本文将从耗散结构角度来研究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

(一)耗散结构理论产生背景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是伊里亚·普里戈金教授,由于对非平衡热力学尤其是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贡献,他荣获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普里戈金的早期工作在化学热力学领域,1945年得出了最小熵产生原理,此原理和昂萨格倒易关系一起为近平衡态线性区热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普里戈金以多年的努力,试图把最小熵产生原理延拓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去,但以失败告终,在研究了诸多远离平衡现象后,使他认识到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其热力学性质可能与平衡态、近平衡态有重大原则差别。以普里戈金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建立起一种新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于1969年由普里戈金在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如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评价普里戈金的思想时,认为它可能代表了一次科学革命。

(二)耗散结构理论主要内容

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普里高津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开放的系统,有序的新结构的形成并没有使自然变得无序,相反,会使自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从目前天体物理观测的事实来看,宇宙向着离开热平衡态越来越远的方向发展。

散热是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能量和信息系统的交换行为。在本文中,将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培训体系相结合,即形成耗散结构的企业培训体系理论。首先要确保企业培训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此外,对企业培训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从而使系统到达远离平衡态的水平。

二、职工培训体系建设的耗散结构理论解释

人们的想法是行动的先导,在一个组织中也不例外。企业是发展变化的,必须首先改变人们的思维,打破传统的观念,引入新的思路。在企业中就可以通过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实现观念的转变。物理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如果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之外的交流,就能够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系统生死存亡的基本条件是系统是否开放,封闭的系统会导致系统生命的终结,其运行的结果是“熵增”到最终的“寂灭”。开放有助于使系统减少熵增和内耗,开放系统是一种进化,生命由此不断更新,开放使得系统可以获得良性的循环。为了实现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开放性,二是系统。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以此促进交互的各个元件之间的相互交流。大自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员工培训是企业的灵魂,组织必须是开放的并且可以给各种思想提供多维,可接受和集成的空间。

现代员工培训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员工培训制度是必须存在的。如果否定了企业文化那就是否认了制度的存在,就没有办法实现开放了。开放的系统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各种元件相互选择的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融合需要特定的社会条件和一定时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另外,技术是快速周转的,其中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技术工艺。在培训领域要注重技术的引进以及注重时效性,员工培训指导就是系统开放的进入点和关口。

三、耗散结构对职工培训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开放观念

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是远离平衡的。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耗散结构,也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而为动力系统提供新秩序。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提高每个员工的整体素质就可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一个开放式的培训体系有利于全面开放思想的实现和各种认知实践的融合,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培训模式、教师的选择等各方面的开放性。

(二)分层次、有重点开展培训

良好的培训需求调查是员工培训的基础,要找出企业的问题就要通过培训需求的调查找到企业培训体系的缺陷,从而使系统达到远离平衡的状态。此外,培训应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才,重点培养,这就需要培训需求调查结果予以支持。根据培训需求以及经济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的不同特点,从而对高层、中层以及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主要管理人员应给予不同的培训。

(三)培训模式多样化

可以通过讲座、案例分析、现场培训、角色扮演和岗位轮换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一般来讲就是请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与外部系统的联系。为了保证训练的效果,可以采用封闭训练的形式,使得学员学会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另外,让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层次的培训课程、研讨会等,也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

(四)重视培训教师的选择

每一个教师的培训能力可以凝聚成整个企业培训和教学的能力,能够表现出企业采集、发布、共享、吸收和知识转化的能力。增加教师的知识,丰富和创新教师的意识水平会降低企业的文化熵,促进负熵的增加,对企业的知识创新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培训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大学专任教师、各级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从各个方面整合教师的力量,可以使学员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之上,从更广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水平。

(五)优化培训组织工作

培训机构是培训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对培训效果的分组和协调分工也有显著的影响,如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领导的重视程度,培训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水平和员工培训的参与意识,培训效果的跟进,计划和训练持续的时间,培训机构等。因此,优化和整合这些功能和过程是必要的。除了设立培训部主任或专职培训业务的同时也需要配备专业的培训公司,实行服务外包,从而提升整体的水平。

(六)企业文化对企业培训体系的影响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已得到了广大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对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有着积极的影响。员工可以专注于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努力营造创新的,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培训系统平台、经营理念等形式将企业文化灌输给员工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和业务培训系统的融合。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任何事物的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职工培训体系建设也必将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改革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是一个复杂的耗散系统,通过培训系统,就可以避免企业有效的知识的减少,使得熵增加,从外部环境中连续获得信息源,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负熵,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组织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1][美]I.N.LEVINE.物理化学[M].褚德萤,李芝芬,张玉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第2版.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比]伊利亚·普利戈金,[比]伊莎贝尔·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比]伊利亚·普利戈金,[比]伊莎贝尔·斯唐热.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M].湛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5]谭观音.基于熵理论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6).

[责任编辑:谭志远]

F272

A

1005-913X(2015)09-0236-02

2015-06-15

谢建强(1964-),男,河南洛阳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结构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