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模式”能够复制吗?
2015-01-03邹均
“红领模式”能够复制吗?
邹均富通东方副总裁
点评 1
传统企业的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在“互联网+”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是否愿意在IT上做持续的投入;能否在行业中建立品牌效应?
2013年,青岛红领以零库存实现20亿元营收,在低迷的大环境下逆势实现营收、利润增长150%,一时成为企业界万众瞩目的制造业新星。今天,红领已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成功典范。红领之所以受业界这么大的关注,其中最吸引人的问题就是:红领模式能够复制吗?
好消息是,理论上只要找出红领的成功模式,然后复制就行了。并且目前在网上有大量对红领案例的经典分析,它们都能较为全面的总结出红领模式的精髓,例如互联网思维,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用户到制造)模式、M2M(Make to Measure, 按量度定制)、O2O(线下到线上)、大数据、数据驱动生产、智能制造、3D打印等,不一而足。但是坏消息是对绝大多数中国的传统企业来说,“红领模式”不好复制。原因有三个方面:
1.转型期企业难以准确定位
随着市场的变化,传统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客户在流失。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明星”业务,并使之成长为未来的“现金牛”业务。但更多的企业面临的是对“问题”业务的投入决策。这些“问题”业务能否成长为“明星”业务?发展这些“问题”业务,往往带来对现有“现金牛”业务的冲击,造成“左右手互搏”局面。“现金牛”业务和“问题”业务往往需要不同的定位,需要团队、文化和管理方面的改变,甚至基因方面的改变。在12年前,红领的“现金牛”业务主要是代工、大规模标准化制衣。但当时红领总裁张代理已经敏锐的看到,“低成本+低价+渠道”模式将在不久的将来走到尽头,红领需要定位在中高端人群,用大规模定制方式取代大规模标准化方式来发展企业。这个转型需要从一个低投入、低技术含量的代工型企业,变成一个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型企业。
回到2013年,没有人能保证这个定位能成功,这样的定位决策,对大部分传统企业的领导层来说,是很难有魄力的。
2.传统企业不愿为转型进行持续的IT投入
“互联网+”转型,需要一个支持“互联网+”业务的IT架构。红领从12年前就开始打造一个先进IT系统,而大部分传统企业对IT投入非常吝啬,往往需要在短期能收效才肯投入。
3.红领已形成打造大规模定制的品牌效应,后学者不易复制。
红领在2014年国内服装行业利润排名是第12位。以红领6000人、产值20亿元计算,人均贡献33万元。虽然营收、利润增长快,但目前来看利润率不会太高。红领最成功的是打造了一个依靠高科技进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的品牌。可持续的大规模定制模式,需要有品牌效应支撑,才能形成规模,降低获取客户的平均成本。而个性化定制,需要持续的IT技术投入,它总是会比标准化生产的成本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