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2015-01-03张丽萍
文/本刊记者 张丽萍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农户秋收
免费安装有线数字电视,免费发放化肥,为全村6 2户低保户送去米面油,引导村民发展产业项目……自2014年8月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水泉村派驻工作队以来,这个蒙古族聚居村的390户,1275口人,都成为驻村扶贫的受益者。
“以前村里没钱,一直没安装有线电视,全村收不到一个蒙语台,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看电视听不懂说的是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驻村工作队帮我们落实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款项,为全村免费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还减免了一年的费用,我们终于看上了说蒙古语的电视节目了。这真得感谢工作队。”
3月11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水泉村采访时,村主任包志刚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着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做的好事实事。水泉村交通闭塞,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致富难度大。驻村工作队队长佟显庆,队员许勇、王雪瑶来到村里后,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让水泉村尽快摆脱落后面貌,他们不辞辛苦、倾尽全力。
全局动员 合力扶贫
驻村扶贫,任重道远。派驻单位的支持是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坚强后盾。
2014年8月13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刘向阳等局领导亲率驻村工作队赴水泉村进行帮扶工作对接,并就驻村帮扶工作、如何发展设施农业、招商引资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随行还送去5万元救灾款,用于抗旱救灾,生产自救,使当地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2014年11月10日,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经多方努力和协调,为水泉村送去了75吨农资化肥,当天就全部发放到了农户手中,极大地缓解了农户因旱灾所带来的备耕压力。
2015年春节前夕,局机关、直属单位189个党支部对水泉村189户低保户和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生活急需物资。
一户一策 精准扶贫
2014年夏季,阜新遭遇63年以来最严重旱灾,水泉村的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庄稼产量减半甚至绝收。未脱贫的农户贫困程度加重,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又重新返贫。针对这些情况,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精准扶贫。
村民白金山家以种植大田玉米为主,遭遇大旱后,收入锐减一大半。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副业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才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2014年10月,工作队帮白金山联系贷款2.2万元,购买了20只羊,保守测算,一只羊一年能净赚600元左右,这样白金山家一年就能增收1万多元。展望未来,白金山信心满满。
因地制宜 乡贤扶贫
驻村扶贫,不仅仅是帮助村民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村民转变观念,达到致富的目的。工作队在实践中创造出“乡贤扶贫法”,即通过发现乡贤典型,营造乡贤文化氛围,带动村民致富。水泉村喇嘛沟组的养鸡大户王海龙就是其中的一位。王海龙有文化,头脑活,懂技术,信用好,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他家养笨鸡500只,这些鸡除了冬天需要喂食玉米外,其他季节不用喂,靠上山觅食,产蛋量很高,笨鸡蛋营养价值高,很多商贩主动上门收购,始终供不应求。
为把王海龙培养成不但自己富,还能带领村民共同富的能人,驻村工作队积极为王海龙出谋划策,帮其将笨鸡养殖做大做强。目前,驻村工作队已经与县工商局相关部门协调好,为王海龙的养鸡场注册商标,并成立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驻水泉村喇嘛沟组笨鸡养殖合作社。工作队还帮其联系贷款,扩大规模,联系超市,把鸡蛋卖到城里去。年前已有10户村民加入养鸡行列,由王海龙免费提供鸡雏,等农户将鸡雏养大,产出鸡蛋,由王海龙统一销售,利润分成。佟显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鸡一年靠卖蛋能收入150元左右,如果一家养200只鸡,一年就能收入3万元左右。
驻村工作队还鼓励扶持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海宝牵头,带领党员干部利用村集体土地建立养牛示范区,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众多村民脱贫致富。
“今年,我们还要改造村部,扩建文化广场,新建村级卫生室,发展更多的产业项目,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面对村民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驻村工作队也对水泉村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