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问题探析
2015-01-02孙友
孙 友
(赤峰学院 办公室,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问题是网络虚拟社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新时期内蒙古社会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呈现出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网络政务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考验,这就要求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者、运营者和网民要具备宽阔的世界眼光,把握网络虚拟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提高网络政务水平和网络政务建设能力.那么,当前网络虚拟社会舆情导控与政务建设是否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百姓对网络政务建设的满意度如何?网络政务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如何?网络问政建设的最重要途径又是什么?……据此,本课题组在赤峰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6份,有效问卷374份,有效回收率为93.5%.其中,公务员67份、占%,教师62份、占%,自由职业者61份、占%,大学生135份、占%,医生、职员、军人、工人等49份、占%;接受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占1.23%,高中或中专占17.62%,大专或高职占21.94%,本科占46.28%,硕士、博士以上占12.93%.问卷结果分析和评述如下.
1 现状不容乐观:对网络舆情导控和网络政务建设的整体评价一般
当前,人们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情况了解如何?调查显示,在被问及“您知道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含义吗?”时,如图1所示,有27.80%的被调查者回答“理解”,有47.8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明白”,有24.34%的被调查者表示“没听说过”.
图1
在被问及“您认为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是否有关”时,被调查者回答“密切相关”和“有点关系”的分别占27.27%和62.57%,而认为“无关”的占10.16%,如图2.而问及“从引导网络舆情的角度看,您认为国家在电子政务方面做得怎样”时,认为“好”和“较好”的仅占80.75%,认为“差”的高达19.25%.如图3.这两个问题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当前网络问政认识的模糊和缺位,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当前网络问政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
图2
图3
2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原因:多元多变
关于网络问政的原因,调查显示,认为“政府网络问政应对能力差”的占15.78%,“网络问政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应有解决”的占33.42%,“部分官员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占23.80%,“政务不公开、不透明”的占27.00%.可见,使“网络问政”问题升级转化为“网络舆情”的主要原因是关键在政府,同时,网络问政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应有解决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图4所示.
图4
在网络问政的内容方面,被问及“您认为网络问政应该关注的领域包括哪些”时,认为网络问政的主要领域集中在物价、住房、教育、医疗、收入分配、贪腐等领域或方面.见图表5所示.
图表5(样本数为374个)
在被问及“您更倾向于哪种形式的网络问政”时,选择“政府网站开通的网上办公平台”者占20.86%,选择“媒体搭建平台,回复并处理网民反映问题”者占46.79%,选择“网络访谈,官民在线直接交流”者占25.67%,而选择“其他”者仅占6.68%.可见,在网络问政的形式上,网民更倾向于“媒体搭建平台,回复并处理网民反映问题”.见图6.
图6
在被问及“在网络问政中,以下哪一个要素您认为最重要”时,认为“网民积极、广泛参与”的占20.86%,认为“认真及时回复,网下及时解决处理”的占59.89%,认为“建立便于网民留言和查询的平台”的占 15.51%,认为“其他”的占 3.74%.可见,“认真及时回复,网下及时解决处理”是网络问政中最重要的要素.见图7.由此可见,人们参与网络问政问题,就是问政的问题得到网上认真及时回复,网下及时解决处理.
图7
在被问及“您选择网络问政的主要目的”时,选择“建言献策”者占24.87%,选择“咨询求助”者占27.77%,选择“投诉举报”者占39.30%,而有“其他”者仅占8.56%.见图8.可见,选择网络问政的主要目的维权,实现网民问政的咨询求助和监督的作用.
图8
3 网络问政的实效:整体状况堪忧
当前,人们对网络问政实效的情况如何?调查显示,在被问及“您觉得通过网络问政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吗?”,被调查者“能解决”占24.06%,“不可能解决”的占20.05%,而回答“不知道”的高达55.89%.在被问及“您通过网络问政反映的问题得到过解决吗?”,回答“已解决”和“已解决部分”者分别占10.43%和27.00%,“杳无音讯”的高达62.57%.通过以上两个调查问题,不难发现,人们对网络问政还不能够完全的认知和理性对待,而是对网络问政知识了解较少,同时,人们也对网络问政实效的提高充满期待.
网络问政是社情民意在网络虚拟社会的反映与表达.在被问及“如果您的留言没有得到回复或解决,您会?”时,选择“换一个平台,继续进行网络问政,直至得到关注”者占28.07%,选择“不再相信网络问政”者占50.27%,选择“一直等下去”者占12.83%,选择“其他”者占8.83%;在被问及“您对网络问政持何种态度”时,选择“赞成”者占38.77%,选择“反对”者占8.02%,选择“中立”者占44.92%,选择“不关心”者占8.29%.通过以上两个调查问题,由此可见,人们对网络问政的关注度、参与度和信任度还不高,引导人们关注、支持和参与网络问政、提高网络问政应对能力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见图9.
图9
在被问及“您认为网络问政能否对党员干部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成为防腐反腐的新阵地?”时,认为“能”的占52.14%,认为“不能”的占29.41%,认为“不知道”的占18.45%.在被问及“您认为网络问政表达个人意见是否存在风险?”时,认为“存在”的占48.13%,认为“不存在”的占16.84%,回答“不知道”占35.03%.通过以上两个调查问题,由此可见,网络问政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能够对党员干部起到监督作用,还能成为防腐反腐的新阵地,同时也表明了网络问政对个人表达意见是存在风险的.
4 网络问政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
网络问政问题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而引发的虚拟社会的政府政务问题,是现代社会政府政务问题的拓展和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在实质上是人们不再寻求法律手段,而是寄予舆论造势、道德约束、施加集体压力与政府争夺政治与文化话语权,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直接检验着政府的网络政务处理水平和网络问政的应对能力.在被问及“您认为目前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在哪?”时,认为是“各级领导还不够重视,部分地方网络问政形同虚设”的占72.19%,认为是“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留言质量不高”的占66.58%,认为是“尚未就如何回复留言形成机制,并使之常态化”作用的占54.01%,认为是“网络问政的技术平台仍有待完善”的占53.74%.见图11.可见,“各级领导还不够重视,部分地方网络问政形同虚设”“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留言质量不高”“尚未就如何回复留言形成机制,并使之常态化”“网络问政的技术平台仍有待完善”均是当下网络问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11 (样本数为374个)
在被问及“从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关系看,您认为网络问政问题是诱发网络舆情的原因”时,认为是“根本”原因的占34.76%,“重要”原因的占42.78%,“次要”原因的占17.38%,而“无关”原因的仅占5.08%.见图12.在被问及“从网络舆情导控角度看,您对国家提高网络问政应对能力的态度”时,认为是“很乐观,充满信心”的占21.12%,“比较乐观,有信心”的占32.35%,“感到忧虑,缺乏信心”的占40.91%,“其他”的占5.62%.见图13.
图12
图13
以上两个调查问题反映出了人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关注的意识很强,充满了信心,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盲点,尤其是反面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国家对网络问政问题导控和应对的乏力.
5 网络问政建设举措:多元并举,完善机制
网络问政是网络环境下现实社会问题在网络办公平台的互动与解决.在被问及“您认为改进以下哪一点更有利于推动网络问政的发展?”时,认为“网络问政途径应更加多元、开放,让更多网民的声音在网上体现”的占67.11%,认为“网络问政回复工作尽快趋于常态化,定期公布回复成绩单,形成回复机制”的占75.14%,认为是“网上问政和网下解决对接,使问政真正落到实处”的占69.52%.见图14.
图14 (样本数为374个)
在被问及“您觉得推动网络问政向前发展,网民还应做哪些事?”时,认为是“遵守公德,对自己在网络上发布的事件真实性负责”的占77.54%,认为是“提高素质,增强网络发言的有效性和可读性”的占79.68%,认为是“其他,学习网络时代的各种知识”的60.96占%.见图15.
图15 (样本数为374个)
在被问及“您觉得推动网络问政向前发展,政府、官员应做哪些事?”时,认为是“重视网络民意”的占63.90%,认为是“学会网络用语”的占52.14%,认为是“建立官民沟通、落实机制”的80.75占%.见图16.
图16 (样本数为374个)
基于网络问政的主要措施问题从以上三个调查显示,不难看出网络问政的主要措施,从网络问政应对层面,“网络问政回复工作尽快趋于常态化,定期公布回复成绩单,形成回复机制”“网上问政和网下解决对接,使问政真正落到实处”“网络问政途径应更加多元、开放,让更多网民的声音在网上体现”均是推动网络问政工作措施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网络问政的政府、官员层面,“建立官民沟通、落实机制”“重视网络民意”“学会网络用语”均是政府、官员提高网络问政应对能力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从网络问政的网民层面,“提高素质,增强网络发言的有效性和可读性”,“遵守公德,对自己在网络上发布的事件真实性负责”“其他,学习网络时代的各种知识”均是网民关注、支持和参与网络问政的重要举措.
总之,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拓展了网民对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展现了网络时代民主监督的威慑力,加快了信息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也助长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泛滥,影响和破坏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公私信息安全.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消极影响的产生,涉及到诸如官僚群体的廉洁程度、执法水平、诚信等方面,还涉及到网络运营商和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有序政治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