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的四川省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

2015-01-02蔡文春副教授杨育箐谭继成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四川广元628017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州市创新型四川省

■ 蔡文春 副教授 杨育箐 谭继成(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四川广元 628017)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区域经济产出的重要基础,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是建设高效的城市创新系统和制定城市创新战略的先决条件。加强创新型城市研究,既有助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又符合国家创新战略的目标(陈文玲等,2012)。

我国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从2006年起开始活跃。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探究创新型城市内涵、构成要素,从不同角度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各区域、各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等多个方面。其中,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创新型城市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川省城市规模不尽合理,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差别很大,城市职能专门化程度不均且不高,经济结构较偏重于“小而全”。资源性城市存在着“一业独大”,“一矿独大”的问题,甚至面临着资源枯竭的转型难题。同时,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劣势制约着部分城市的发展。因此,构建适宜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层面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当务之急。而当前研究四川省创新型城市的相关文献仅限于就某一城市,没有对整个城市体系做系统的分析、评价和聚类,本研究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文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两个方面考虑;从普通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及高新企业三个方面对创新主体进行考核;从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两方面评价创新投入;创新效率注重生态与环保理念,倡导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可比性及代表性原则,本文建立了一个由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所构成的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见表1)。

评价方法与步骤

采用级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赋权法对标准化后数据赋权。首先,根据专家建议,对系统层指标进行主观赋权,记作Ki。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指标分别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5%左右的少数几个因子得分系数及其贡献率进行数学处理(见表2、表3)。具体方法是:将每一个因子得分系数乘以对应的因子贡献率,然后加和,取每一个指标占总和的比重,记作权重wi,这样每一层次各个指标的权重之和为1(见表1)。以创新环境层次X1的权重w1的计算为例(公式1),依照此种方法,依次计算出其他指标的权重。

公式1:

四川省各地区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样本,经过数据整理,采用前文所述方法对四川省21个地州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见图1)。根据评价结果来看,四川省21地州市创新能力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省会成都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及四个分层的评价得分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州,处于第一层次。这与四川省首位城市独大的特点相吻合。但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型城市体系的支撑。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城市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将城市发展重点放在大力支持中等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内涵建设,同时积极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小城市。因此,省会城市必须加强与其他地州的合作,促进省会城市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图1 四川省21地州市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层次分布图

表1 四川省21地州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四川省21地州市创新评价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及指标权重

表3 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

第二,绵阳市、德阳市、南充市等10城市构成了第二层次。这些城市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成都市周边。但从四个分层面来看,某一分层的落后制约了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如绵阳市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效率排名分别是第7和第10,该市是四川省科技城,科技创新是该市的生命力。但相对不够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与该市所辖几个山区县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相关。这就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该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再如德阳市,综合创新能力排第3,但创新效率排名第8。德阳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城市宏观经济环境、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主体得分都较高,但偏重于经济增长,相对忽略了重工业带动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积极探索提高创新效率的途径,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其余地州市构成了第三层次。该层次中,阿坝州、甘孜州及凉山州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位居边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创新能力的各个层面得分都落后。其中,凉山州的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及创新投入都排名靠后,但创新效率排名第2。该州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但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积极开发利用资源,探索提升经济水平的过程中,较为注重区域的内涵建设,有一种“后发”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今后创新环境的建设仍然是该州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的首要问题。而广安、达州、攀枝花市都是资源性城市,这几个城市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忽略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创新效率得分均位列最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从评价结果来看,一个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重视创新型城市的系统建设。注重各个层面有机协调整合,缺一不可。在创建优越创新环境的前提下,需要将建设创新制度,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城市创新网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持久健康的动力。同时,各个城市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与合作,在学习和比较中认识本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区域整体水平的提升。

结论

本文在解读创新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目标层、系统层及指标层构成的创新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四川省21个地州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首先,四川省省会城市独大,成都市的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得分均远远高于其他地州。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扩散效应,在带动其他地州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其次,四川省部分边缘少数民族聚居地州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部分资源性城市偏重于依赖自然资源,忽略了城市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加大创新力度。

尽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探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具体举措,将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研究的重点问题。

1.陈文玲,周京.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2(12)

2.代明,王颖贤.创新型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1)

3.李莹华,蔡文春,李具恒.欠发达地区创新型城市评价实证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2,34(6)

4.牛欣陈,向东,张古鹏.典型创新型城市创新特征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9)

5.吴敏,刘主军.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22(6)

猜你喜欢

州市创新型四川省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魔方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基于TOPSIS的新疆15个地州市碳排放经济效率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