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品出口结构变迁及产品竞争力评价
2015-01-02葛家玉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省创新基地南京003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0006
■ 葛家玉 高 锐(、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省创新基地 南京003、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 0006)
引言
已有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商品出口的增长贡献较大,基于此有关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及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不断涌现: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研究我国出口多样化结构变迁特点(沈程翔,1999),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马慧敏,2008),从要素禀赋、环境等不同角度研究我国出口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马建平,2011)。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国民收入对我国的出口结构有着正的促进作用(肖文、潘家栋,2013)等。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带一路”建设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战略贯穿我国内陆和海域,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及产品走出去提供大好机遇。山东省地处沿海,无论是内陆贸易还是海外贸易,只要抓住机遇都可以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此形势下,研究山东省商品出口结构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出口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近10年来山东省出口规模结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其主要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山东省以后制定科学有效的出口贸易政策提供依据。
山东省对外商品出口贸易现状
(一)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高达2771.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447.5亿美元。由表1可知,近十年来山东的出口规模一直在扩大:2004年山东省商品出口总额为358.7亿美元,到 2013年增长至1345.1亿美元,居全国第六位。从出口增长率来看,2008年以前山东省出口年均增长率在28.5%左右,这可归功于我国加入WTO 对贸易产生的促进作用。2009年,山东省出口总额受到前一年危机的影响下降了14.46%,2010年迅速回升,出口增长率超过了30%。但是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2012年以来山东省商品出口增速急剧下降,2013年全省净出口总额只有18.6亿美元,山东省商品出口贸易面临巨大挑战。
(二)山东省出口贸易市场分布结构
目前山东省的商品出口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其次为欧盟、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贸易出口较少涉及南美洲和非洲等地。统计数据显示,亚洲是山东省商品出口的主要区域,年均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的50%以上,其中有60%以上的商品出口至距离山东省较近的日本和韩国。2004年山东省总出口额358.7亿美元,亚洲的出口额201.5亿美元,占比高达56.2%。亚洲商品中约有40%出口至日本,28%的商品出口至韩国,而亚洲其他地区如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出口占比不足5%。同年,山东省出口至欧洲的商品额占总出口额的17.9%,出口至北美洲的商品额占比为18.5%,而在北美洲的这些商品中有91%出口在美国。近10年来,山东省出口至各国和地区的商品额虽然有轻微波动,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一直保持在山东商品出口地前四的位置 。2013年,亚洲地区的商品出口占据山东省总出口的46.6%,其中日本进口25.8%,韩国进口20.3%,比十年前有所下降。同年山东省总出口中欧洲占比15.72%,其中83%以上的商品出口至欧盟;北美洲占比17.67%,美国进口了其中90.6%的商品,与十年前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三)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主要出口商品种类构成。根据山东省采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即HS编码)分类的商品出口数据,从商品出口种类来看,出口较多的商品是:第七类的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第十一类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以及第十六类的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重放设备及其零件等(以下简称为塑胶类、纺织类和机械类)。表2显示2004-2013年期间,塑胶类产品出口额和占比逐步上升;纺织类商品的出口呈上升趋势,但是其占比却在波动中逐步下降;机械类产品的出口比重最大,10年来该类产品出口额不断上升,比重保持了稳定状态。
出口多样化动态变迁出口结构的测度方法有很多,为了反映山东省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本文借鉴他人文献中采用的赫芬达尔指数衡量山东省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计算公式为:Ht=∑(Xit/Xt)2。其中Ht代表t时期内的出口结构指数,Xit是t时间段内出口行业i的出口额,Xt是该时期的总出口额。Ht的取值在0到1之间,值越小,出口多样化程度越高。根据图1可以看出:山东省近10年来的出口多样化指数基本在0.11-0.13之间波动,说明山东省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较高,且出口多样化程度较为稳定。
山东省主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分析
(一)数据与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山东省统计年鉴,对商品类别的界定主要参考海关协调编码制度(HS2002)规定的商品项目分类。根据前文的分析,山东省出口的所有商品中出口额占比均值的前三位商品是塑胶类、纺织类和机械类。因此,本文在分析贸易额时,着重这几类商品。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本文选取以下三个指标为代表来衡量山东省塑胶类、纺织类和机械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指山东省某商品出口额与我国该商品出口总额的比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AC,指山东省某产品的出口比重与我国该产品出口比重的比值;贸易竞争力指数,指山东省某产品净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值。一般位于(-1,1)之间,若大于0,说明山东省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越接近1,竞争力愈强,反之则竞争力愈弱。
表1 2004-2013年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单位:亿美元,%)
表2 2004-2013年山东省出口主要商品的品种构成(单位:亿美元,%)
图1 2004-2013年山东省商品出口的赫芬达尔指数
表3 2004-2013年山东省出口商品主要种类的竞争力指标
(二)主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从主要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塑胶类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强,机械类产品的竞争力最弱,市场占有率均值为3.44%,2010年达到最高4.15%,但近四年逐步降低。纺织类的市场占有率多在7.5%至9%之间上下波动,基本保持稳定。尽管如此,该三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其出口贸易额比重恰恰相反,出口占比最高的机械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低。此外,还要注意到近3年的数据显示这三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呈轻微下降趋势(见表3)。
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塑胶类商品的比较优势最强,其平均值约为2.13;机械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最弱,最低值仅为0.4。根据一般衡量标准:RAC<0.8表示比较优势较弱,0.8<RAC<1.25代表比较优势很一般,RAC>1.25则比较优势较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山东省主要出口的商品中比较优势最强的是出口比重较低的塑胶类商品,且三种商品中只有塑胶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微弱的上涨趋势。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山东省纺织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最强,其中2004-2011年塑胶类商品的值小于0,说明山东省是该商品的净进口省份。机械类产品在2005年以后TC值大于0且逐步上升,表明山东省从2005年由净进口省转变为净出口省。尽管近几年来,这三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逐步上升,其综合贸易竞争力依旧很低。
结论和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得如下结论:首先,山东省商品出口结构不合理。一是商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面向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二是商品出口种类较集中,塑胶类、纺织类和机械类的商品出口额占比较高;三是商品出口规模较小,三种主要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很低,且出现下降趋势。其次,山东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整体较弱。三种主要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都较低,且出口额最大的机械类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比较优势都很低,且山东省主要出口商品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塑料类商品长时期是净进口品。
上述结论表明,山东省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出口贸易:一是要丰富出口产品种类,改善出口结构,降低出口风险。因此,应鼓励省内厂商扩大和丰富产品出口市场,结合省内丰富资源调整出口结构,以降低出口的波动风险。二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机械类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政府和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例如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工业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培育出口商品的优质新品种,研制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商品。三是要抓住机遇,深化合作,拓展出口贸易新空间。目前,我国联合亚洲区的很多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此举将促进我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新一轮流动,山东省要抓住发展机遇,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扩大出口贸易的新空间。
1.马慧敏.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1989-2004年时序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2.肖嵘.我国植物油籽出口结构及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5)
3.刘修岩,吴燕.出口专业化、出口多样化与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8)
4.Addison,D.Productivity Growth and Product Variety:Gains from Imitation and Education.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3023,2003
5.Agosin,M.R.,Export Diversification and Growth in Emerging Economies.Cepal Review(2009),vol.97
6.Herzer,D.,Nowak-Lehnmann,D.F.What does Export Diversification Do for Growth? An Econometric Analysis.Applied Economics vol.38(1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