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流成本上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5-01-02徐春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流通业总成本商贸

■ 徐春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引言

商贸流通业是为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所提供各类服务产业的总称,如批发零售贸易业、仓储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6.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据中国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仅在商品流通环节就消耗了近90%的物流成本。可以说,“商流”是商贸流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液所在,而“物流”则是保障血液流通的渠道。在当前我国物流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为深入研究物流成本上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本文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攀升,网络零售额高速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理念持续更新,对商品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持续攀升的格局。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6.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相较于2006年的7.6 万亿元,九年间增长了3.45倍(见图1)。2006-2014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为15.8%;即便是在2008、2009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仍旧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B2B、B2C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迅速崛起,网络零售额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格局。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2.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7%;相较于2009年的0.26 万亿元,六年间增长了10.77 倍。2009-2014年间,我国网络零售额平均增长率为53.2%。总体而言,随着国内商品不断繁荣、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促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攀升,网络零售额呈现高速增长的格局。这也标志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繁荣、规模的扩大。

(二)商贸流通企业总量持续上升,进入多元竞争时代

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总量、从业人员也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共有法人企业18.5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7.6%;2009-2014 六年间,我国商贸流通法人企业增加了近两倍(见图2)。商贸流通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也持续增加,2014年达到了12.1百万人;2009-2014年间,从业人员年均增长7.3%。长期以来我国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商品物资匮乏,商贸流通业发展滞后,且由国营企业长期垄断。自我国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商贸流通业市场化程度更高、开放程度加大,越来越多的私营、民营、外资入驻,结束了长期以来由国有企业垄断商品流通的计划经济时代。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已进入多元竞争时代,私营、民营、外商、国营企业齐头并进。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2.11%,较2009年上升0.3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1.64%,较2009年上升0.28%;私营、民营、国营等内资企业占比96.25%,较2009年下降1.96%。总而言之,我国商贸流通业蓬勃发展,企业数量不断攀升,已进入多元竞争时代,但在短期内仍旧以内资企业为主导。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贸流通业经营模式向连锁化、网络化、电子化发展

在过去很多年,我国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商贸流通业发展停滞不前。长期以供销社、物资公司等形式存在,经营模式单一,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已难以满足居民对商品、服务的需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商贸流通业发展日益迈入多元化。具体表现于三个方面:其一,商贸流通业的连锁零售门店数量急剧攀升,遍布大中小城市,满足居民全方位的生活需求。据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增至24.31万家,从业人员近823万。其二,我国商贸流通业信息化程度日益增强,互联网普及程度日益提高。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中互联网办公率达到79.4%,使用互联网发布信息比率为48.3%。其三,依托于Internet,我国商贸流通业逐步向电子化发展。B2B、B2C等电子平台数量不断攀升,线上交易不断扩大,为居民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商品流通需求。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3.0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7.0%。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2.17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73.2%。另外,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与网络零售)达到1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

图1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网络零售额变化趋势图

图2 2009-2014年我国商业流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

表1 2005-2014年各变量序列的ADF 检验结果

表2 基于VAR 的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表3 Granger 检验结果

(四)商贸流通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比率较高,物流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企业中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比率高达70%左右。然而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与技术的落后,导致物流配送薄弱、成本居高不下。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制约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实体连锁零售经营为例,大中型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比例不断上升,但效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据零点研究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商品100%统一配送的比率为0,实现商品40%统一配送的比率为20%,配送率介于40%-70%间的比率为65%,配送率介于70%-90%间的比率为15%。此组数据可见,尽管我国连锁零售经营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积极性较高,但效果并不理想,且阻碍了独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整体而言,受专业化、配送技巧、管理理念、网络布局等限制,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物流配送效率较低,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实证研究

(一)变量与数据选取

为了研究我国物流成本上升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实证研究中选择以下变量:商贸流通效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T)表示,物流成本用社会物流总费(WL)表示,居民消费能力用居民价格指数(CPI)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用国民生产总值(GDP)表示。为确保数据的线性化,剔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四个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即Ln(CT)、Ln(WL)、Ln(CPI)和Ln(GDP)。

另外,本文选取2005-2014年10年间的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确保变量的平稳性是实施协整检验的必要环节。在本文研究中所选取变量均为时间序列,由此采用ADF检验法对变量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对Ln(CT)、Ln(WL)、Ln(CPI)和Ln(GDP)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均大于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变量本身为非平稳序列。对变量一阶差分后的序列进行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5%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表现平稳。故变量Ln(CT)、Ln(WL)、Ln(CPI)和Ln(GDP)是一阶单整I(1),满足进一步实施协整检验的条件。

2.协整性检验。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进行协整检验,以观察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置信度1%各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Ln(CT)、Ln(CPI)、Ln(GPD)分别与Ln(WL)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由此说明,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Johansen极大似然法检验,得到商贸流通效率、居民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物流总成本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采用Granger 检验法,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及因果影响方向(见表3)。

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临界值5%显著水平下:第一,商贸流通效率(CT)与社会物流总成本(WL)之间不构成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商贸流通效率是社会物流总成本上升的Granger原因,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使商品物流配送愈加频繁,致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呈现上升的趋势,对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反过来,社会物流总成本并非商贸流通效率的Granger原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上升,成为阻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因素。第二,居民价格指数(CPI)与社会物流总成本(WL)之间不构成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社会物流总成本是居民价格指数上升的Granger原因,即物流成本的上升,最终转嫁于消费者,由此推动居民价格指数的上升;反过来,居民价格指数并非社会物流总成本上升的Granger 原因。第三,国民生产总值(GDP)与社会物流总成本(WL)二者之间不构成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国民经济增长,导致商品流通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物流成本的上升;反之,物流成本上升并非国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4.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Granger 因果检验说明,Ln(CT)、Ln(CPI)、Ln(GDP)和Ln(WL)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关系,并建立无约束的VAR模型进行估计:

模型1:Ln(CT)=-2.04231Ln(WL)-1.03454;模型2:Ln(CPI)=1.34124Ln(WL)-1.28118;模型3:Ln(GDP)=-1.00177Ln(WL)-0.14261。

模型1、模型2的解释能力较高,分别为0.9257、0.8752;模型3 的解释能力较差,为0.3242。从估计结果来看,这也验证了前文的相关检验:商贸流通效率与社会物流总成本呈现高度负相关关系,即社会物流总成本成为制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因素;居民价格指数与社会物流总成本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即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上升会转嫁于消费者,导致居民价格指数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社会物流总成本来看,由于成本上升,制约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间接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实证结论

本文利用2005-2014年间商贸流通效率(CT)、居民价格指数(CPI)、国民生产总值(GDP)、社会物流总成本(WL)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居民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三个指标与社会物流总成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商贸流通效率、国民经济增长是社会物流总成本的单向Granger因果;社会物流总成本上升是居民价格指数的单向Granger因果。第三,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商贸流通效率、国民经济增长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居民价格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社会物流总成本上升制约了商贸流通业、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居民价格指数上升,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我国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一)深化市场主导型的体制改革,转变商贸流通产业政策理念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政府要转变政策理念,走市场主导型的体制改革之路。其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地方保护色彩,消除区域壁垒,促进在商贸流通业中引入完全竞争机制;推进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产权变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的重组、并购,逐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商贸流通集团。其二,转变商贸流通产业政策理念。促进“生产、流通”齐头并进,加强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推动以商贸流通业为“链主”的价值链重塑,重构国民经济运行体制;整合制造企业资源,推进国民经济运行重心逐步转向商贸流通企业。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商贸流通业技术转移与效率提升

尽管我国商贸流通业已打破国有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然而技术效率较低。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健康、持续增长。具体可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其一,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注重技术、管理的吸收与应用,促进技术转移、效率提升;有效利用国外先进资源,资金力量,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持续增长。其二,扩大商贸流通业对外开放力度。减少政府干预,营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品流通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并鼓励外资投入到中西部地区;促进外资参与国内商贸流通企业重组、并购,促进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其三,坚持适度保护的商业开放政策。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实施有效规制;调整商业网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产业安全,警惕产业过剩等负效应。通过这一系列手段,避免外资因经营、管理、技术等优势,制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有序增长。

(三)加速发展独立第三方物流企业,促使商贸流通领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我国商贸流通业中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比率较大,制约了独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反过来,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导致商贸流通业纷纷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由此,从全社会层面来看,必须加强发展独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商贸流通业物流外包,从而促成商贸流通领域的“低成本、高效率”。具体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其一,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融资政策,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如2014年“营改增”税收政策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行,极大地加速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其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拓展服务范围,促进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如除了传统的仓储、配送、运送服务外,为客户提供维修、电子跟踪等增值服务;扩大与零售商的合作空间,注重专业水平的提升;从零售商、供应商视角出发,缩短供应链,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其三,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交通网络的科学布局,促进低成本战略的实现。实施客户资源整合,创建并维护良好客户关系;推进信息技术普及,提升码头、仓库等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布局交通网络,提升物流效率;加强物流成本控制,寻求企业与客户间的最佳契合点。

(四)加强商贸流通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本对促进技术效率、管理理念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商贸流通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一,政府发挥统筹职能,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产学研联动机制的形成;设立复合型人才专项基金,推动人才引进与交流;政府引导,实施高级流通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加强商贸流通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引导高校、职校设立商业、贸易、流通等相关专业;促进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培育应用能力强、技术精的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商贸流通领域人才培养,给予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在职培训、海外培训,优化商贸流通领域人才结构。第三,建立畅通人才引进机制,吸收并引进国外优秀管理、技术人才。促进国内商贸流通业人才的国际交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为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1.蔡进.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流通成本的核心[J].中国流通经济,2013,26(12)

2.文启湘.商贸流通业现存问题与改革走向[J].商业时代,2013(22)

3.王选庆.加快商贸物流发展 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 J ].中国流通经济,2013,26(12)

4.谢振华.我国流通成本构成与物流成本优化分析[J].商业时代,2014(10)

猜你喜欢

流通业总成本商贸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