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网络中物流创新扩散路径探究

2015-01-02博士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成都600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0期
关键词:接受者元胞供应链

■ 崔 异 博士 施 路(、西南交通大学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成都 6003)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产业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物流服务创新不仅是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新通过循环促进和传播等作用在企业间不断流动,即创新扩散。通过扩散,更多的企业了解新的创新成果,或紧跟创新步伐,为自身谋取利益,或推陈出新,改进创新成果及自主创新,这些都可以促进物流业整体发展,满足物流服务宏观目标。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网络中物流创新扩散参与主体及扩散路径的分析,能够区分不同的创新扩散路径及其效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创新扩散的速度和形态。

供应链物流创新概述

物流创新是物流行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供应链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是可以永远持续存在的,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它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竞争优势,即来源于企业的持续创新活动(刘刚,2011)。

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讲,物流创新主要包括物流企业创新与物流行业创新两个层面,其中物流企业创新是针对特定的企业,在物流领域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吸收经验再创新等方式,在战略、市场、服务模式与技术层面形成创新,从而在行业内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物流行业创新是指创新形成在物流领域内,其研发主体不仅局限于单一企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等类型企业都有可能形成物流创新。

物流企业创新具有个体性、独特性、私密性等特征,是独立企业根据其业务特点设计的、表现其科研能力与竞争能力的智慧体现;物流行业创新具有普适性、通用性、传播性等特征,是企业创新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供其他企业借鉴的、并可以通过相应手段适应于各企业经营运作的知识成果,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部分企业通过吸收、借鉴而再次创新。物流企业创新可以转化为物流行业创新,物流行业创新通过在企业之间的扩散,也会激励新的物流企业创新产生。因此,物流创新扩散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物流创新扩散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供应链网络则是创新扩散的主要载体。一项成功的物流创新在供应链网络内进行扩散,那么所有物流创新应用的参与主体都是潜在的扩散源点。在供应链网络中应用这项物流创新各个供应链成员都应该属于该范畴,可能包括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客户、物流服务提供商以及IT、金融、教育等相关领域。

其中,核心企业是物流创新最主要的受益者,也是物流创新逐渐被他人关注的重要源点。物流服务提供商则是物流创新的实施者与执行者,客户是物流创新的隐性受益者,而上下游企业、IT和金融领域则是物流创新可能的参与方。这些企业都是物流创新向外界扩散的潜在传播点。

物流创新扩散路径及微观仿真分析

创新扩散路径是指创新从一个企业传递至其他企业所经历的节点与渠道,大致可分为大众扩散路径和人际扩散路径(小众扩散路径)。大众扩散路径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扮演将信息传送给广大社会企业的角色,在创新认知阶段具备快速有效告知潜在接受者有关创新问世信息的功能。人际扩散路径是通过近距离沟通的方式说服企业采用创新事物,效果更好,但扩散范围较小。对于物流创新扩散来说,扩散路径的本质不变,但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根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扩散的仿真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潜在采纳者总体统计行为的宏观层面的数学模型;一类是基于潜在采纳者个体采纳决策行为的微观层面的仿真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观仿真模型逐渐应用于创新扩散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Agent模型、渗流模型、临界值模型、元胞自动机等。虽然这些模型在构建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类似,基本思想均是通过模拟个体的行为和互动,个体的加总得到宏观结果。因此,根据物流创新扩散的参与主体分析,在供应链网络中物流创新扩散路径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扩散

一般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当物流的管理与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成功采用时,为了物流作业环节的标准化,减少不必要的冗余操作,往往上下游企业会根据核心企业的要求进行物流模式或作业环节方面的统一,并且将会向供应链两端逐渐发展成一致的形态。此时物流创新相应地由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产生扩散,在这种扩散的形态中,上下游企业是在核心企业驱使下,被动地接受了创新的扩散,该扩散效应仅局限于单一供应链内部,如图1所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是此类扩散形式的典型代表。

图1 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扩散图

图2 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图

图3 相关领域的外源式创新扩散图

图4 离散元胞模型图

图5 企业之间的创新扩散图

图6 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图

图7 物流网络内部的创新扩散图

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扩散规律是一种由“线”主导的“点”扩散形态,即是指创新成果沿其所在节点经由供应链网络的线路向上游和下游各结点扩散,也可以说是创新成果的纵向传播,属于人际扩散路径。供应链网络中的“线”在扩散中处于主导,明确扩散路径的方向;“点”则是扩散的媒介,扩散必须经由结点向下一级传播,决定着创新扩散的程度。

微观模型则可以采用一维连续agent或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以核心企业为原点,将供应链拆分成若干条单链,每一条单链均可以看做一维agent或元胞自动机模型,为方便统一,均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加以分析,如图2所示。

每一条单链均作为一个一维元胞空间M,其上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元胞Si,企业数量即为元胞数量d,其中核心企业为S0。若i<0,Si代表其上游企业;若i>0,则Si代表其下游企业。

(二)上下游渠道的外源式创新扩散

在供应链中,除了原材料供应商外,还有为企业提供资金的银行、信息技术的IT行业、人力资源的教育行业,这些也都属于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因此,有些形态的物流创新不单是物流领域的内部创新,而是物流与这些供应商共同合作研发而产生的,例如RFID、物联网以及融通仓、仓单质押等功能服务。此类创新的应用不仅局限于物流领域的范畴,甚至于大部分创新的技术和操作层面更多的属于其他领域。这种类型的创新扩散路径比较多样化,既能经由供应链网络上创新企业向外扩散,也可经由IT、金融、教育等相关行业与部门,甚至是下游的零售商和客户等潜在受益者进行推广,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并存,如图3所示。

IT、金融等行业处于区域供应链网络之中,接触面更广,更大程度地增加了创新扩散范围,因此其扩散规律是相关领域(如银行)作为一种相对于企业而言的外生扩散源,凡是与之有业务联系供应链企业,可认为都在光源的照射之下,是接受创新扩散的潜在结点。适用于创新的企业是接收创新信息并产生变化的结点,不适用的企业相当于接受创新信息但不发生变化的结点。当时机与收益适当时,创新扩散即会发生。此类路径属于大众扩散路径和人际扩散路径的结合。

微观模型则可以采用一系列离散元胞进行仿真。元胞各自之间没有联系,均只与外生源相邻,当自身状态满足创新应用的程度时,即可产生创新扩散,如图4所示。

其中元胞空间为M,其上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元胞Si,企业数量即为元胞数量d,但两两之间没有关联。

此类扩散路径可以把光源式节点看作一种传播渠道,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创新也可以看作此类范畴,区别在于银行、IT、教育等行业节点是创新应用的一个环节,而媒体传播仅起到创新扩散的作用,是一条不存在供应链节点的路径,属于大众扩散路径。

(三)企业之间相互学习、模仿、借鉴等形式的创新扩散

当一项物流创新成功采用,其应用企业因此获得良好收益时,同类型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或者行业内部为了更好的推动行业发展,都会进一步推进该项创新的扩散,扩散形态不仅仅是单纯移植,而是在具体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或变形,可能因而产生新的创新。该扩散效应也不再局限于单一供应链网络内部,而是发生在各类不同行业的立体供应链网络中。此类扩散是最常见的扩散形式,是企业对创新的主动学习与应用导致的扩散,可能发生在各类型企业之间,如图5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型扩散路径的可能性很多,既有可能是前几种路径形式(供应商扩散、外生渠道),也有可能是创新企业自身的宣传,甚至是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推广,因此此类扩散更常见、更广泛也更容易产生扩散效果,属于大众扩散路径和人际扩散路径的结合。

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创造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JIT生产方式,其后引起其它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并逐渐在欧洲和美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行开来,是生产物流创新在生产企业之间扩散的典型。

企业之间的创新扩散规律是由“点”引生“面”的扩散,即是指同一行业中有一个结点做出改变并收到良好效果,行业中其他结点为保存市场份额必须跟上创新节奏,通过模仿和再创新等手段弥补差距,创新因此得到扩散,也可说是创新成果的横向传播。“点”是供应链网络上不同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主动学习形成创新扩散,是扩散的主导诱因,并根据“点”扩散引起的变化明确了扩散路径;“面”则是扩散的影响范围,一方面包含整个行业,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和行业相关的供应链整体,创新所能带来的收益往往决定着创新在“面”上扩散的程度。

由于时间的变化,整个供应链网络会随着市场的变动而不断变化,网络体系中随时可能有企业离开网络,也随时有可能有新的企业加入到网络中。网络是动态的,新加入的企业可能带来创新,但这种情况与通过学习、借鉴的情况在扩散本质上是类似的,扩散规律也一致,因此属于同一类型。

图8 0、1、8时刻创新扩散的仿真结果图

此类扩散采用二维模型加以仿真(Goldenberg J et al.,2001),元胞状态向量是0和1,0代表不接受创新,1代表接受。邻居类型是摩尔邻居,如图6所示。模型中假设元胞一旦接受创新,状态不再发生变化,未接受者受接受者影响以一定的概率接受。

二维元胞模型很好的描述了“点”扩散引生“面”扩散的规律。在初始状态下,行业中没有创新接受者,但每个企业均有一定机会从其他行业的物流创新中学习和吸取经验,实现创新转移,产生“点”扩散。需要注意,“点”扩散可能是多个企业同时接受创新。当行业中出现了创新接受者,则行业内部创新扩散被接受的概率大大提升,扩散速度加快,引生了“面”扩散。

(四)物流网络内的创新扩散

有些物流创新是物流企业的内部创新,具有明确的物流企业特色,是在物流服务应用中的一系列模式与操作方法,具有物流的社会性特征,例如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模式创新、物流节点布局与优化等。此类创新的应用局限在实体物流网络中,其他领域企业难以模仿或应用,是物流企业特有的创新形式。这种类型的创新扩散路径较为单一,仅由物流行业内部推广或在物流网络内传播,以主动扩散为主,被动扩散较少,属于大众扩散路径和人际扩散路径的结合,如图7所示。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以其独特的“6+1”服务功能体系为标志,快速实现了服务资源、物流需求资源、物流载体资源和物流管理服务资源的集聚与整合,为电子商务和制造业物流提供了一个物流服务平台,形成具有传化特色的“第四方物流”体系,而这种模式在相当数量的物流节点规划与实施过程中被广泛模仿与照搬,是物流模式创新在物流行业之间扩散的典型。

实体物流网络同样处于供应链网络之内,而此类经由物流网络的扩散路径与结点可能是一些区域交通或物流枢纽,例如港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供应链中的企业只是创新应用的直接或间接受益者。因此,这类区域交通、物流枢纽也可看作是一种外生渠道,与之有业务往来的物流企业有可能接收到创新的信息。其仿真模型类似于第二种。

综上,物流创新扩散的形态大致可分为上述四种,每种形态表示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类型,创新源点与扩散路径的不同,意味着创新接受者获得创新的途径不同,主观能动性有所差异,更主要的是将会影响其扩散时间、扩散速度以及扩散程度。

物流创新扩散仿真结果分析

综合物流创新扩散的四种不同形态,根据其特征,采用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加以仿真,元胞状态向量是0和1,0代表不接受创新,1代表接受。邻居类型是摩尔邻居,如图6所示。模型中假设元胞一旦接受创新,状态不再发生变化,未接受者受接受者影响以一定的概率接受。

局部规则中综合考虑了两种因素,具体规则为:

其中,P0←1代表元胞从状态1变化为状态0发生的概率,P1←0则相反,p代表大众扩散路径系数,是关于创新应用效果系数k和时间t的增函数,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增加,创新应用效果越明显,潜在接受者接受创新扩散的概率就越高;q代表人际扩散路径系数,代表附近或熟悉的企业之间的交流效果。n(t)代表t时刻邻居中接受创新的元胞数。当n(t)=0 时,P1←0(t+1)=p,说明当元胞邻居中没有接受者时,其接受概率只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当n(t)≠0 时,采纳概率同时受p、q和n(t)影响。

不妨设k=0.02、q=0.2,则t=0、t=1、t=8时刻的扩散结果如图8所示,其中黑色元胞代表创新应用,白色元胞代表还未接收创新的潜在接受者。

结果可以看出,0时刻创新产生,1时刻创新产生企业周边的概率要高于距离较远的企业,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大众扩散路径系数逐渐增大,采纳创新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人际扩散路径系数的存在,使得其周边受到的带动也越来越大。最终,整个图中的元胞将全部接受创新,也可以看出大众扩散路径系数影响全局元胞,但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体现,而人际扩散路径系数影响范围有限,但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本模型是所有元胞均为同质个体,没有考虑个体的创新性、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邻居只使用常规定义,体现在规则中也只是简单计算;局部规则非常简单,没有考虑创新的生命周期,具体的市场策略,诸如广告、价格等因素。设计这些基本模型的目的主要是为更方便的理解物流创新扩散路径的不同形态,将会在后续研究中逐步对元胞类型、状态、邻居、规则等参数进行扩展。

结论

物流创新扩散研究是在创新扩散研究基础上针对物流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物流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研究体系,涉及领域、参与主体众多,并依托于供应链网络这一复杂网络之上。本文旨在对供应链网络内物流创新扩散路径的不同类型加以分析,给出不同创新扩散路径的产生机理,讨论其扩散特征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微观仿真基本模型。基本模型反映了不同类型的物流创新扩散路径的发生原理、规律和传播规则,重点体现创新扩散路径的基本形态,对微观仿真模型各参数的逐步扩展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实现。

1.刘刚.基于产业互动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5)

2.Garcia R.Uses of agent-based modeling in innovation/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2(5)

3.黄玮强,姚爽,庄新田.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多智能体仿真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2)

4.周琦萍,徐迪,杨芳.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4,28(1)

5.Goldenberg J,Libai B,Solomon S,Jan N,Stauffer D.Marketing percolation[J].Physica A,2000,284

6.Granovetter M.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83(6)

7.张廷,高宝俊,宣慧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创新扩散模型综述[J].系统工程,2006,24(12)

8.马思杰.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元胞自动机仿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0

9.Goldenberg J,Efroni S.Using cellular automata modeling of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on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1,68(3)

猜你喜欢

接受者元胞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Flu Study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基于元胞数据的多维数据传递机制
基于AIS的航道移动瓶颈元胞自动机模型
零边界条件下二维元胞自动机矩阵可逆性分析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