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问题思考—基础关系、商业成本和影响节点
2015-01-02赵连明博士生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 赵连明 博士生(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国际贸易或“通商”是跨越国境的货物和服务交易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拥有竞争性国际贸易能力是一国经济谋求外向型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国际贸易开展的具体实践中,跨国物流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工具载体和贸易媒介,跨国物流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国开展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对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微观和中观视角的观察分析不可或缺,跨国物流活动形成的独特贸易商业成本在货物仓储、运输、管理以及交易的财务费用、时间投入等方面形成了维持二者基础关系的纽带,跨国货运数量、物流通道、物流枢纽、设备、管理以及物流政策与贸易的共振共同推动国家间外向型经济活动的繁荣,本文的研究思路以此展开。
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基础关系
(一)跨国物流推动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涉及到所交易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在国家间进行空间交换,只有跨国物流基础工作做扎实,商品或服务才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空间和所有权转换,进而贯通国际贸易的全流通环节。从以往学者对于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成果来看,跨国物流成本直接构成对于国际贸易利润的常态化扰动项,二者存在显著的反向相关关系;Hausman(2006)通过对美国国际贸易中货物物流时间和贸易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贸易中物流时间每延长10%,贸易量则下降5%-8%。低成本、快速的跨国物流可以有效推进国际贸易的开展还体现在国际贸易的综合比较优势方面,即在传统分工比较优势的国际差距逐渐缩小的条件下,跨国物流响应速度、服务质量、货物保有量以及物流信息化等非劳动力价格因素会重新调整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差距,维持国际贸易继续开展。
(二)国际贸易带动跨国物流
跨国公司的大量建立使得国际货物、服务和信息交换需求激增,进而带动跨国物流在上下游商业地位、业务利润以及组织创新能力等领域都有了更为深入的提升,跨国物流行业从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建设水平都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通经济领域变革与进步的巅峰。以港口物流作为典型代表,国际贸易对于货物在通商港口的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报关通关等工作需求日益强烈,这直接推动了港口物流行业服务水平、建设规模以及货物吞吐能力的提升。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运营态势及未来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100亿吨,同比增长9.7%,中小港口由于缺乏高基数压力更是实现两位数的吞吐量增长,这在反映外部经济需求回暖的同时,也无疑直接给跨国物流业引入了巨量消费需求。
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商业成本
在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从微观到宏观相互提携的基础关系构成中,维持二者伴生共存的另一个重要利益要素便是商业成本,这可以在经济数学的基础范式中得到证明。
(一)经济数学证明
假设开放经济体系中的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国际贸易可以获取相对国内贸易更高的利润水平,则企业即获取了开展国际贸易的动机。设产品A的国外市场价格为PA,国际贸易利润为RA,国际销售成本为CA,国际流通成本为LA,国际贸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其它成本为EA;国内市场价格为PB,国内贸易利润为RB,国内销售成本为CB,国内流通成本为LB,国内贸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其它成本为EB。国际和国内销售成本差异可归结为制度性经济因素;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同,均为X,则国际贸易相对国内贸易的利润差额RC为:
本文定义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商业成本BC包括销售成本C、流通成本L和与贸易达成所需要其他一切成本支出E的总和。
这里“△”是差额符号。如果国际贸易的相对商业成本△BC小于同种产品在国际和国内的价格差,则国际贸易就存在发生的动机,而商业成本又可以拆分为销售成本、流通成本和其他成本,△L直接决定了跨国物流的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E的大小往往体现了国际贸易壁垒与互惠条件的深度和广度,△E越小,则说明国际贸易环境越宽松,跨国物流效率越高,从全球范围来讲,全球贸易福利也会整体上升。
(二)商业成本分类
继续对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商业成本进行拆分,流通成本L还可以精细划分为直接仓储成本和直接运输成本,贸易达成所需要的其它一切成本支出E还可以划分为财务成本、时间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具体来说:
1.直接仓储成本。跨国物流由于需要协调的国际间对口部门较多,在进行实物商品的国际间转移时,其对于货物仓储在时间安排和提货调运方面的要求相对于国内贸易都更高,考虑到国际贸易关税和库存货物利息等成本要素,跨国物流的仓储成本是仅次于跨国直接运输成本的第二大国际贸易流通成本。
2.直接运输成本。跨国物流的直接运输成本包括国际间实物商品转移所需要的空运、海运以及公路运输等费用,直接运输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货物要求的运输规格、运输载具种类、中转站数量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的完备性等要素,在同类运输载具和运程范围内,直接运输费用对于跨国物流利润的影响最为直接。
3.财务成本。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商品交换往往是成批次进行的,单次运输费用以及批次商品价格都较高,即便是大型跨国企业,如果不利用供应链融资也很难独立持续地开展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因此,无论是物流融资还是出口货物信用贷款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财务成本支出,这部分成本也涵盖在国际贸易和跨国物流的整体成本支出中。
4.时间成本。跨国物流和国际贸易的时间成本是其相对于国内物流和贸易最具有同类商业属性的成本支出,举例而言,新鲜乳制品、鲜花类贸易商品对于物流和保管要求十分严格,而这类商品的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运输里程更长,在途风险也更大,时间成本一旦超过特定范围,将会直接阻止与损害国际贸易的达成。
5.管理成本。在国际贸易与跨国物流的开展过程中,国内贸易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政府之间、本国企业与贸易对象国企业之间、对象国企业与所在国政府之间都需要开展多层互动,以实现国际贸易的达成,期间发生的相关管理费用也都构成国际贸易全部成本的一部分。
跨国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节点
在商业成本的贸易直接利益属性之外,跨国物流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实际上还包括货运数量、物流通道、枢纽节点、物流设备、物流管理以及物流政策等非贸易直接利益属性节点,如表1所示。具体来说:
(一)货运数量
跨国物流货运数量的多少和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的差异都会影响到贸易成本和贸易完成时间,以跨国水路运输为例,水路物流运输量越大,则平均单位运输成本越低,但贸易完成时间较长;跨国航空运输的货运量越大,单次运输成本越高,但贸易完成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二)物流通道
跨国物流通道特指具备交通运输功能的公路、铁路、航空或者管道、信息通道等硬件和软件载体,是国际贸易开展的底层条件基础。物流通道数量和通达区域数量影响国际贸易的可达度,交通基础设施布设密度则关系到最具效率和最具效益线路的选择问题,从而在更宏观上向国际贸易的效率和效益进行传导。
(三)枢纽节点
枢纽节点是跨国物流在进行运输工具转换时的中转地,相对于国际间复杂的地理地形而言,枢纽节点建设水平和作业能力关系到跨国物流的效率和物流营业外支出水平的高低,跨国物流枢纽节点的货物吞吐量、枢纽作业量也是衡量特定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开展深度和广度的指标。
(四)物流设备
跨国物流设备同跨国物流通道一样,是促成国际贸易商品标的物在国际间顺利转移的重要底层基础条件,一般包括装卸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化基础设施等,设计到位、功能发挥优良的跨国物流设备对于节省物流费用、提升物流效率和增进国际贸易利润都大有裨益。
表1 跨国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节点
(五)物流管理
在所有涉及跨国物流的硬件基础条件之外,跨国物流软实力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跨国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跨国物流风险保障机制的设计和执行程度、物流金融贷款到位的及时与否都关系到跨国物流从意向谈判到实际完成全部贸易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甚至高于硬件基础设备。
(六)物流政策
跨国物流政策与跨国物流壁垒是以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开展分析,与物理管理一道,同属于跨国物流软实力的内容,国家出台的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条例、协议、优惠政策、壁垒政策、贸易保护条款等均会对物流和贸易形成制约,往往对于二者完成全内容运作具有决定作用。
结论
本文从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互相带动、伴生共存的基础关系分析出发,基于贸易理论和商业运作理论对维持二者基础关系的商业成本进行了解构研究,在利用经济数学试图证明“商业成本作用论”的同时,将作为商业成本主要内容的二级成本(流通成本和贸易达成所需要的其它成本)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划分,最后基于非贸易直接利益而对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互为影响的硬件基础条件和软实力基础进行了论述,遵循了“基础关系-维持关系-拆分关系”这条研究主线。当然,本文也有不足,如跨国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商业成本构成还可以进行更为精益的三级划分,从微观企业到宏观经济、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商业成本要素都可以进行后续研究;跨国物流与国际贸易的软实力基础也不局限为国家政策和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今后进行相关研究可以选择的方向。
1.王诏怡.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院报,2013(2)
2.钟洁.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化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发展[J].物流技术,2014(7)
3.经有国.基于收益共享的两个FLSPS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契约[J].统计与决策,2015(3)
4.征远.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物流外包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在华跨国公司为例[J].物流科技,2015(1)
5.苏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跨国公路物流走廊性能检测[J].综合运输,2014(3)